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文章研究分析了平顶山矿区深井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体系的发展应用现状,根据《防突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现场实测方法优化改进技术思路,期望在进一步提高现场预测可靠性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刘保福  朱晓恩 《煤》2010,19(12)
分析了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对防突措施进行了反思,指出了低透高突煤层超前排放防突措施的局限性,以及深孔控制卸压爆破防突措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赵总彦 《煤》2013,(5):22-25,30
结合魏家地煤矿瓦斯赋存条件和实际生产特点,制定了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及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对严重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根据现场资料分析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和突出规律的基础上,从采区及工作面瓦斯地质规律、工作面瓦斯赋存模型、工作面区段突出危险性等方面对工作面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工作面瓦斯地质动态分析及管理系统,对工作面进行瓦斯地质信息的动态管理和防突工作的全过程控制,绘制了渐变图式工作面地质图。现场应用表明,工作面瓦斯地质规律分析及控制技术使工作面防突措施更有针对性,能减少防突工程量,提高工作面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分析近几年回采工作面的突出案例,找出了突出工作面区域防突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普遍存在瓦斯基础参数缺乏,突出区域预测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合理,地质构造带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回采工作面开拓部署不合理,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大量测试瓦斯基础参数,掌握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赋存规律,根据煤层的变质程度考察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编制回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加强地质构造带抽放钻孔的施工力度,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确定合理的瓦斯抽放预抽期,进行工作面消突效果预评价,确定检验孔的布置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高压注水防治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突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焦作矿区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掘进速度慢这一问题,通过对中高压注水措施防治掘进工作面突出的研究与实践,使这一防突措施在焦作矿区取得了成功,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中高压注水综合防突措施能有效地防治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  相似文献   

7.
基于综合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的突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指标法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常用方法,但由于煤层地质条件的不同,煤层对预测指标的敏感程度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不同矿区,或同一矿区的不同煤层的预测不够准确.在分析了现有的预测瓦斯突出危险性方法的局限性和预测结果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综合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预测工作面的采前瓦斯突出危险性.对煤矿现场工作面消突措施薄弱带进行抽样钻孔取芯,实测煤层瓦斯参数,采用综合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对工作面采前瓦斯突出危险性做出了预测,并对预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的实测结果,对该面后期回采时所采取防突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一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并以平顶山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找出了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影响主要因素,有效减少防突工作的盲目性,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焦作矿区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掘进速度缓慢这一难题,通过用中高压注水措施防治掘进工作面突出的研完与实践,使这一防突措施在焦作矿区取得了初步成功,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中高压注水综合防突措施能有效地防治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石港煤业15^#煤层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问题,给出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根据工作面煤与瓦斯预测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突措施以及相关设计参数。通过对现场验证判断措施的有效性,保证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的安全,为类似情况矿井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方案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展过程及特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该矿区出现了具有矿山冲击和煤与瓦斯突出双重危险的复合型动力灾害;平顶山矿区动力灾害分布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分为弱突出区和严重突出区;在分析复合型动力灾害特征和发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治对策,对平顶山矿区深部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淮北煤田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矿区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淮北矿区防突工作由"四位一体"的局部防突治理向以解放层开采和强化煤层瓦斯预抽的区域性治理转变,淮北矿区近年来开展了以上(下)保护层开采、顶(底)板穿层预抽、煤层长钻孔预抽、煤层压裂预抽等为代表的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程实践,实践证明区域性瓦斯治理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措施,是突出矿井实行安全高效开采的根本保证.淮北矿区区域性防突的应用实例,对相似煤矿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平顶山十二矿六采区瓦斯地质特征分析,运用“煤体结构破坏是瓦斯突出的主体,地质构造控制煤体结构破坏,煤体结构破坏控制瓦斯突出”这一新观点,从而形成了通过地质构造预测煤体结构,通过煤体结构预测瓦斯突出的工作模式,据此模式对平顶山十二矿己15-17-16160采面瓦斯突出危险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综采工作面卸压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区煤层瓦斯地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卸压瓦斯抽放技术的原理及方法,以平顶山矿区三个严重突出矿井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不同瓦斯抽放方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卸压瓦斯抽放技术在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放率上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放率及综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由于焦作矿区不具备解放层开采条件,地面抽采效果差,只能采取井下区域预抽的区域防突措施,但由于开拓滞后、接替紧张,区域预抽时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采掘和抽采的矛盾,九里山矿在16021工作面试验了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从而延长了区段预抽时间,提高了抽采效果,被掩护掘进面16041运输巷掘进过程中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区域措施、水力掏槽局部防突技术,加快了掘进进度,降低了效检超指标率,减少了瓦斯超限次数。  相似文献   

16.
高应力松软煤层工作面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将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7):39-41,38
为提高淮南矿区新庄孜矿严重突出高应力松软B4煤层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准确率,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获得了B4煤层试验区56204采掘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钻屑量4.0 kg/m、钻屑瓦斯解吸指标0.30 mL/(g.min1/2)。经试验区1 380 m巷道掘进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准确率100%,研究确定的指标及其临界值合理有效,符合试验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建国  兰天伟  王满  高明忠  荣海 《煤炭学报》2019,44(6):1698-1706
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深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当前总体缺乏准确的预测理论与方法。为了提高平顶山矿区深部开采阶段动力灾害发生的预防与治理水平,在分析矿区自然地质动力条件的前提下,以平顶山东部矿区为研究目标,基于最大主应力、应力梯度等因素对矿区动力灾害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了预测分区,发现地形曲率对平顶山东部矿区的煤与瓦斯突出概率产生较大影响。平顶山东部矿区的正曲率半径范围内煤与瓦斯突出比率占总突出次数的80. 21%。同时,基于煤与瓦斯突出系统的能量特征,确定了平顶山东部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临界能量为106J。在前期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划分Ⅰ~Ⅴ级活动构造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开采活动作用的影响,明确目标煤层、目标采区动力灾害发生的模式,进行动力灾害二级预测。对八矿、十矿和十二矿规划区域划分Ⅵ级和Ⅴ级断裂构造,确定该区域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相应的空间信息分析系统,分析活动构造的活动规律,发现平顶山东部矿区的煤体瓦斯主要受控于褶曲构造、断裂构造和构造之间的复合、联合、组合等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在地质构造带的次数占总次数的69. 6%。同时,确定了平顶山东部矿区的区域断裂构造的分布方式,Ⅵ级和Ⅴ级活动断裂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