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分析,提高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8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硬膜外血肿55例,硬膜下血肿14例,小脑血肿6例,混合性血肿5例,伴有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或血肿30例.就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38例保守治疗痊愈,4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30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4例;死因有术前呼吸骤停2例,伴严重对冲性额颞叶损伤或血肿2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致呼吸骤停;有枕部外伤史伴头痛、呕吐或照片示枕骨骨折者应高度怀疑,及时头颅CT检查可确诊.血肿量≤10ml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10ml或病情趋恶化应手术治疗;有对冲性幕上损伤应同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治和预后.方法 对46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病情变化及出血量的多少而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46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2例,恢复良好9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34例,恢复良好28例,伤残3例,死亡3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的临床征象不明显,容易漏诊,对枕部有损伤,特别有枕骨骨折或小脑挫裂伤者,应早期严密观察及动态CT检查,抓住手术时机,以防遗漏迟发性血肿,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及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额颞叶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ml左右,除外伴有其他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额颞叶急性硬膜下血肿较其他部位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报道急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0例,其中5例术前呼吸骤停,经手术治疗,6例治愈,4例死亡。结合有关文献对血肿来源、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呼吸骤停的抢救进行了讨论。认为血肿主要由于静脉窦或窦汇裂伤出血;枕部头皮伤痕及枕骨骨折,尤其是横跨横窦向枕大孔延伸的骨折线是最重要的临床体征。CT扫描为血肿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颞叶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及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以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 ml左右,除外伴有其它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颞叶血肿较其他部位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 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36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20例,治愈12例,好转4例,死亡4例;非手术治疗16例,治愈12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应早期诊断,妥善处理,及时手术,密切观察病情,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适应证和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及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将1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GCS计分随机分为微创手术Ⅰ组36例(血肿量≥30ml)、开颅手术组32例(血肿量≥30ml)、微创手术Ⅱ组32例(血肿量<30ml)及保守治疗组36例(血肿量<30ml)4组,比较4组间的疗效、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各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创手术Ⅰ组中无效8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组中遗有颅骨缺损伴轻偏瘫7例,保守治疗组中有延期癫痫3例,微创手术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本院2002-2008年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患者总结分析。结果68例保守治疗痊愈,死亡3例;生活不能自理4例;手术治愈1例。结论根据治疗效果得出外伤性颅内血肿保守治疗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内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发生率约0.5%~1.0%,大部分位于额、颞叶,约占80%左右。以往手术治疗采取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2例外伤性脑内血肿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骨钻孔引流在硬膜外血肿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明 《江苏医药》2008,34(9):960-960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若能及时正确地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传统的观点认为幕上硬膜外血肿量大于30 ml为手术适应证;小于30 ml的血肿则采用保守治疗.硬膜外血肿往往难以吸收,机化后则长期脑组织受压,导致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对于部分病例采用创伤较小的钻孔引流的方法也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儿童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10例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例均有枕骨骨折或者颅骨骨缝分离,头痛和频繁呕吐是突出的:临床症状。8例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是救治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应用GOS评估法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3月至1年,痊愈6例(12.77%),轻度残疾11例(23.40%),中度残疾13例(27.66%),重度残疾11例(23.40%),植物状态2例(4.26%),死亡4例(8.51%),手术治疗有效率为63.8%.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治疗额颞叶对冲性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本院38例重症颅脑损伤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患者送手术室急诊手术处理时进行麻醉。结果:3例术中再次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后,仍完成手术,安返病房治疗;有2例手术中去颅骨板时,颅内压突然升高,心跳、呼吸再次出现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3例术中未再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麻醉顺利。结论: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都应紧急重建人工呼吸循环,以保护脑、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尽早恢复心跳、呼吸,为手术患者创造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原因,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68例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救治体会。结果血肿量〉30ml4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余24例行保守治疗;其中死亡5例,伤残6例,恢复良好57例。结论密切临床观察、动态CT复查及合理治疗是提高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苏永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68-16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外伤致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44例,行手术治疗12例,总结和比较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行双肾CT及B超或彩超检查,阳性率为100%;手术组12例中有7例先经保守治疗后中转开放手术,5例急诊手术.死亡3例,均为多发伤伴休克的危重患者,余均痊愈;3个月~1年后复查BUM、Cr、CO2-CP基本恢复正常,复查B超或CT等示血肿明显或完全吸收.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轻、中度肾损伤患者如果无严重并发症,可保守治疗,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血继续加重,其他合并脏器损伤未能控制,并发症加重,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额颞叶挫伤早期并发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5例患者其中伤后2 d内出现精神症状16例,一周内出现精神症状23例.情绪低落6例,妄想4例,幻觉3例,躁狂5例,定向认知障碍5例,采取保守配合镇静及手术治疗.结果 单纯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5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8例,钻孔引流7例,治疗后精神症状持续5~60 d,2例因严重精神症状转入精神病医院外其余均全部治愈.结论 颅脑损伤后早期精神症状发生率在闭合性脑损伤中较高,损伤部位主要在额颞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孝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4例,死亡2例,死亡率6.25%。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血肿多出现于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内血肿后72 h内,高峰期为24 h内,所以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和生命体征不稳定是迟发性血肿临床特征,需高度警惕,动态或定时头颅CT复查,早期诊断并掌握保守和手术治疗指证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院一九九六年四月至一九九八年四月共收治硬膜外血肿22例,对该病治疗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10-70岁。均为头部外伤后头颅 CT 检查为单纯硬膜外血肿或伴有轻度脑挫伤或线形颅骨骨折。血肿量10-80ml,平均40ml,血肿部位从额颞、颞、颞顶为主14例,顶枕6例,后颅窝2例。治疗方法,开骨瓣血肿清除10例。开小骨窗血肿清除6例,钻孔引流抽吸2例,保守治疗4例。治疗方法选择如下。1.1 血肿量40-60ml 以上。术前中一深昏迷,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尽快手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19.
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73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本组存活58例(79.5%)。根据GOS标准:康复良好34例,中度残废16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5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治疗以对冲性额颞叶底部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或已发生脑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报告54例急性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多数由于头部在运动状态时遭到严重对冲性损伤所致。分析了血肿发生的部位,提出了诊断注意事项,并认为超声波头颅定时连续检查,可供诊断时参考。治疗上主张先颞后额各钻一孔,明确血肿的确切范围后,大骨瓣开颅,脑挫裂伤严重时,去骨瓣减压。手术时注意合并血肿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