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2年版《锅炉房设计规范》即将修编。本文简要介绍了《规范》修编的前期工作之一--高层和民用建筑锅炉房设置专调研情况,并提出对《规范》修编内容的一些思考,供共同做好《规范》修编工作研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从其受力状态分析、设计的基本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提出了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变截面高耸结构的横向风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行的高耸结构设计规范中横向风振还只能考虑等截面结构的局限,本文在基于气动弹性理论的锁定区域研究和等截面结构的横向风振讨论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变截面高耸结构的锁定激励响应,并据此提出了其横风向抗风设计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工程中所采用的高耸结构横向风振设计验算法在共振区域的确定和验算风荷载等方面应作重新评价。文中给出的工程实例表明应用本文提供的理论方法进行的高耸结构横向抗风验算是合理而简便的。  相似文献   

4.
何伟斌 《安装》2013,(9):18
正我是何伟斌,是广州市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也是通风空调分分秘书长。现在,在国外交流中,我们在参编一些国内外空调标准的修编中都涉及到一些国外规范,渠道很难找到。如何和国外这些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接轨,我们需要搜集、了解和接触一些国外空调、电等安装规范,这些都需要科技委能够提供一些信息渠道和规范标准。刚才在会上听了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工  相似文献   

5.
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华腾  莫大奎 《爆破》1998,15(4):26-31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从其受力状态分析,设计的基本原理,定向爆破拆除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同时提出了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了初次研制的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专家系统的结构 ,详细论述了各模块的功能。同时 ,通过 4个工程应用实例 ,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效果。实践证明 ,该系统用于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的设计 ,基本上是可行的 ,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必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陈华 《安装》2018,(6):19-20,24
本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SHA3-31-2016)中第十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第一章"通风空调工程"定额修编过程为例,介绍了轨交定额修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轨交定额修编的方法及修编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耸结构驰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我国规范,提出高耸结构稳态驰振响应和驰振临界风速分析方法。并根据风洞试验提供的气动参数着重分析了矩形横截面高耸结构的驰振,得到了正方形和长宽比为2∶1的矩形横截面高耸结构稳态驰振响应计算公式,及驰振发生与突变的临界条件。最后,应用本文方法计算了一矩形横截面高耸结构的驰振响应和临界风速,得到了一些对工程设计很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根据修编标准图的过程,对该图集的编制背景、适用范围、绝热层厚度计算中一些数值的取值原则以及图表的选用方法等,作出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自立式高耸结构的特点,设计了环形TMD、TLD和TLCD三种调频减振装置,并推导了其力学模型;随后,基于等效阻尼比的概念和我国规范的抗风设计方法,建立了自立式高耸结构风振控制的统一设计方法;最后,针对数值算例,进行了风振控制装置设计,并通过时程分析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种环形调频减振装置适用于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建立的简化设计方法与时程分析的结果平均误差仅为5.37%,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自立式高耸结构的风振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何珊瑚  窦超 《工程力学》2012,(Z1):162-165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249-2011《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拱》)中拱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已有拱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试验数据采用《拱》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拱》计算的承载力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同时选取典型算例,进行拱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与相应空钢管结构的承载力对比设计,结果表明在拱形钢管结构的弦管内部填充混凝土对结构的承载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常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求解器解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康生  袁驷 《工程力学》2004,21(3):31-35,77
对于工程中的常微分方程(ODE)特征值问题,已有一套完整的算法,并据此算法开发出ODE特征值求解程序COLEGN。该程序需要用户输入直接求解(非线性)和逆幂迭代(线性)两套ODE体系,输入繁琐,不便于使用。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这两套ODE体系间的内部联系,建立了从非线性ODE体系获取线性ODE体系的具体途径,并据此改写了COLEGN程序,简化了用户的输入,使之更易于使用,另外,还对边界条件含特征值的情况作了相应处理,拓宽了算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discrete element matrix formul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bifurcation problems of some elastic structures is introduced. This, combined with a discrete perturbation technique, is implemented into a computer code to solve buckling and initial postbuckling problems of elastic struts.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加筋板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热响应是近年来复合材料力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热变形和热应力。基于Mindlin假定导出了一阶剪切变形层合板梁理论。这两种理论也适用于中厚板和深梁。考虑的热载可以是瞬态的也可以是稳志的,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根据本丈模型研制的计算机程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东 《工程力学》2007,24(8):105-110
超长结构因水化热与日光曝晒的环境影响,在结构的受力构件内产生不均匀的变形,当边界支座受到强烈约束时,可使结构产生随混凝土硬化龄期变化的附加内力。按照设计规范的技术发展水平,计算考虑水化热对结构的影响有很大的难度,当结构形状较复杂时尤为如此。以此为研究重点,采用粘弹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摸拟了水化热对超长结构的影响,可以得到结构使用前的应力状态和对承载力的影响,直接判断混凝土控制截面处是否存在开裂及发生破坏,在设计和施工中得到控制和避免。  相似文献   

16.
具有T单元张拉膜结构的找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魏德敏 《工程力学》2005,22(4):215-219
论述了张拉膜结构找形分析的力密度法,同时对边界索进行T单元的强化处理;建立了索边界主结点和索网内部T单元结点的静力平衡方程,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给出的计算结果与德国著名软件EASY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结构动力分析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采用等效杆系模型对强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了杆件的弯矩-轴力相互作用,钢筋粘结滑移的影响以及P-△效应。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及其程序计算时间及占用内存少。同时亦能很好地解释震害和预测地震时结构可能发生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大型复杂、“超限”的建筑结构相继建立,这些工程大多属于不规则结构,甚至是特别不规则结构,在对这类结构进行设计时,往往会遇到超过规程适用范围或者规程中未规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能套用现行标准,并缺少明确目标、依据和手段。该类问题往往需要以工程力学原理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文针对奥雅纳工程咨询公司(ARUP)在国内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对该类工程力学解决方案进行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19.
All‐metal sandwich construction holds promise for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tiffness, strength and blast resistance for built‐up plate structures.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andwich plates under various loads, static and dynamic, requires modelling of face sheets and core with some fidelity. While it is possible to model full geometric details of the core for a few selected problems, this is unnecessary and unrealistic for larger complex structures under general loadings. In this paper, a continuum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modelling the core. The constitutive model fall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compressible rate‐independent, anisotropic elastic–plastic solid. The general form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along with algorithmic aspect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n a finite element code, and selected problems are solved which benchmark the code against existing codes for limiting cases and which illustrate features specific to compressible cores. Three core geometries (pyramidal truss, folded plate, and square honeycomb) are considered in some detail. The validity of the approach is established by comparing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using the mode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a full three‐dimensional meshing of the core geometry for each of the three types of cores for a clamped sandwich plate subject to uniform pressure load. Limitations of the model are also discussed.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杨红  韦锋  白绍良  王珍 《工程力学》2005,22(2):155-161
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8 度区二级抗震等级平面框架为例,采用大小不同的柱弯矩增强系数进行框架设计,利用杆系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AFJD 对这些框架进行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识别柱弯矩增强系数取值对框架在强震下形成的塑性铰机构的控制效果,并分析达到不同控制效果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优化柱弯矩增强系数取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