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法配合中药烫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松解腰臀部痉挛软组织、纠正错位小关节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治愈8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显愈率为93.33%.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患者痛苦,维持椎体力学平衡,对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牵引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9.11±5.03)分,对照组为(22.15±5.1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显著缓解腰椎滑脱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落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腰椎滑脱落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症基本消失,治疗有效率为91.66%,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 腰椎滑脱落的患者通过中医正骨的方法治疗后,能快速改善该病症状,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值得被广大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推拿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5例,采用牵引和理疗;治疗一组50例,采用牵引和推拿;治疗二组39例,采用推拿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分为治疗期和巩固期.治疗期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巩固期以继续治疗的患者与中断治疗的患者进比较.疼痛评估采用VRS量表,症状、体征及生活能力评估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结果 3组治疗前后VRS量表比较,P<0.01;治疗后比效,治疗一、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3组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一、二组与对照组比效,P均<0.01;巩固治疗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中断治疗.结论 推拿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较好法,但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5):658-660
目的:观察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参茸延龄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症状体征与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较治疗后两组显著改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与滑脱椎体位移距离、角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性(-1r0,P0.01)。结论: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明确,可有效复位滑脱椎体,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具体确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51-1953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单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RS评分、JOA评分和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腰椎活动度及下肢感觉障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运用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对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61例和西医组60例,中医组采用中药颗粒剂内服治疗、手法治疗和练功,西医组口服氨糖美辛胶囊、腰部牵引、佩戴腰围,两组共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JOA评分和VAS评分,X线测定平行、角度位移,于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VAS评分及JOA评分上,治疗后及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中医组治疗后和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3.5%、95.1%,西医组治疗后和随访时总有效率均为81.7%,中医组疗效优于西医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滑脱腰椎平行位移及角度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保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肯定,并且优于西医综合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推拿治疗腰痛有确切疗效,进行两种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对比观察,以期探索推拿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最佳手法。方法:将12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及病情分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其中Ⅰ度34例,Ⅱ度27例;对照组60例,其中Ⅰ度34例,Ⅱ度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两组在进行相同软组织推拿基础上,实验组采用脊柱微调手法,对照组采用屈髋屈膝垫枕法。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Ⅰ度患者愈显率均有显著差异(P〈O.01),Ⅱ度患者总有效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较好,且病情越轻,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9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治愈18例,显效5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愈好转率为91%;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有利于腰椎滑脱症状的缓解,病愈后坚持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住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刘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何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恪脊手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手法操作规范、适应症和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自拟症状体征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与体征、X射线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叶氏正骨腰椎十步手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李庆 《河南中医》2012,32(1):87-88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引起的下腰痛4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均以下腰痛为主要症状,运用叶氏十步正骨手法结合功能段炼进行治疗,按日本外科学会腰痛疗效评价标准(JOA SCORE)29点法计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引起的下腰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与康复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5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康复操治疗,对照组接受腰椎牵引+佩戴腰围治疗,进行VAS评分、JOA积分评价,疗程3周,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VAS评分、JOA积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72.14%,对照组有效率为60.38%),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两组JOA积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66.79%,对照组有效率为53.2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与康复方案疗效肯定,随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调式三屈位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垫被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治疗组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治疗21 d后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配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麻醉下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腰椎功能评定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RS、SLRT及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LRT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功能评定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常规推拿术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麻醉下正骨推拿术能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葛青叶 《光明中医》2009,24(4):732-733
目的:通过临床相关研究资料,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推拿治疗手法.方法:对临床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推拿治疗手法的研究资料作综合概述.结论:推拿手法是退行性腰椎滑脱保守治疗的主要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很可靠,根据其作用特点可以归纳为刺激性手法和矫正性手法两大类,目前针对推拿手法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关于推拿治疗本病获效机理研究还很少见,因此在腰椎滑脱症的推拿手法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者做更多的工作,找出最合理、完善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从而为推拿疗效的提高和推拿疗法的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