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依留申小弹塑性变形理论,研究了结构形式为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和土基的三层柔性路面体系。路面各层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幂硬化规律且层间光滑接触。载荷图式为双圆或四圆垂直的均布荷载。文中给出了柔性路面的应力及位移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2.
胡珊  任瑞波  王树森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0):50-54
在充分考虑碎石基层非线性(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吉林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面层底面及半刚性基层底面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通化试验路2种具有碎石基层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地区公路路面状况、结构情况及材料设计参数的调查,对路面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抗裂排水型路面结构的使用,并结合地区特点,推荐出了土基回弹模量、基层底基层材料、面层材料等路面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变形的粘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敬梅  陆阳  周永江 《公路》2003,8(6):61-6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粘弹塑性材料(沥青混合料面层)及弹性—粘塑性材料(路基、土基)组成的复合层状结构。由循环轮载引起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内的粘弹塑性变形,可由粘弹塑性模型加以模拟;同时该模型可与弹性—粘塑性模型统一于一个数值分析程序里,以模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各种环境下的工作状况。与传统的层状弹性计算方法相比较,粘弹塑性分析既能反映路面结构对行车荷载大小的应力及变形响应,又能获得不同行车作用时间下路面的塑性变形。算例分析表明,半刚性基层的刚度及厚度是影响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2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因素,故设计中应对这2项参数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全厚式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面各层间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全厚式沥青路面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并采用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以及土基顶压应变3大指标分析其对路面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全厚式路面来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比面层与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更为重要.根据路表弯沉计算最大路面寿命,若沥青稳定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是不连续的,则其路面寿命由沥青层底拉应变决定;反之,路面寿命则由土基顶压应变决定.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沥青混合料、级配碎石和土基等材料具有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FWD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别考虑了不同水平下沥青面层、碎石基层及土基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研究结构层材料的水平方向弹性模量与竖直方向模量比对路面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并根据AI破坏准则对其服务寿命进行了预估分析。结果表明,面层和基层的模量比对路面动力响应和服务寿命影响较大:面层和基层弹性模量比对沥青层底应力应变及土基底部压应变影响都很显著,基层模量比对路表弯沉影响也较大;当面层模量比减小到0.2时,控制疲劳开裂和车辙的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分别减小了87%和65%,当基层模量比减小到0.17时,则分别减小了82%和59%;土基模量比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和服务寿命影响较小。基于各向同性特性的现行路面设计偏于危险,应适当考虑道路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  相似文献   

7.
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鑫 《公路》2013,(10)
为了明确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位功能,就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和模量3个路面结构参数对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面层厚度增大,基层最大剪应力降低,且面层厚度为9 cm时面层剪应力最不利,12 cm时面层层底拉应力最不利;基层厚度对基层剪应力影响不显著,且当基层厚度为30 cm时,面层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均出现最小值;当增大基层模量时,面层最大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和基层最大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二级公路柔性路面典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 《公路》2004,(3):19-23
针对河南省当地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土基支承条件和材料供应条件,根据试验路和现有道路的大量调查结果与路面力学分析相结合,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计算融合在一起,而提前做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是联结路基(或垫层)与面层之间的一种路面结构层,它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轮荷载的垂直压力,并把它扩散,均匀地分开到土基(或垫层)中,这就要求: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扩散应力的作用:基层应具有较高平整度,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基层、底基层和面层应具有很好的结合性,以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避免面层沿基层滑移和推挤,以提高行车速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水、温  相似文献   

10.
面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厚度的面层是路面正常使用的根本保证。本参照美国AASHTO方法,利用已建立的路面行驶质量标准衰变方程,在面层类型、基层、垫层和土基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探讨一种新的柔性路面面层厚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温度场研究结果,视碾压水泥混凝土(RCC)与沥青混凝土(AC)为各向同性热线弹性材料,土基和基层为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层间为连续接触,用三维等参元法计算RCC+AC路面结构翘曲温度应力,按Bradbury法进行整理,形成了计算R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应力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侯相深  刘明 《公路》1994,(8):41-43
根据黑龙江省黑色路面结构强度的大量调查资料,对黑色路面结构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不同土基干湿状况,不同面层透水程度,不同的半刚性基层结构条件下的强度衰减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中的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半刚性材料作基层结构的越来越多,在多雨地区由于雨水造成路面出现各种破坏的现象较常见。文中分析了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殷威  冯培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1):145-146,167
沥青混凝土路面广泛应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重点。着重研究在相同交通条件下,不同面层材料、基层材料组合对路面使用性能及其价格的影响,结合分析过程提出可行的路面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状武金堤路重载、超载车辆较多的特点,在加强超载管理控制的基础上,新武金堤路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中考虑结构冗余,采用钢筋混凝土面层,贫混凝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组合,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土基的回弹模量,从道路结构的面层、基层、土基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延长重载、超载情况下路面结构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对行车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面层、基层和土基强度、面层厚度及车辆荷载等不同参数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复杂起落架飞机A380荷载作用下沥青道面多轮叠加效应,建立了机场沥青道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土基材料和粒料材料非线性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组数的增加,轮载在道面结构内产生的响应不断增加;随着轮组数的增加,材料非线性效应对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逐步减弱,多轮荷载叠加效应表现明显。半刚性基层沥青道面,不同轮载组合作用时,土基非线性对道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与线弹性的差异在5%以内;粒料非线性与土基和粒料皆为非线性时,两者之间的力学响应差异不到5%;柔性基层沥青道面,土基非线性对道面表面弯沉影响较大外,对于其他力学响应指标影响差异在5%以内;粒料非线性与粒料和土基皆为非线性两者之间的差异在5%以内,建议分析过程同时考虑土基和粒料材料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贫混凝土沥青路面受力在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下的状况,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应力吸收层厚度、应力吸收层模量和裂缝宽度对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表明:在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复合式路面结构中,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对防治反射裂缝十分有效,而通过提高沥青面层强度的方法来减少反射裂缝效果不明显;一定厚度和模量的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降低沥青面层底面应力水平;贫混凝土基层裂缝宽度对沥青面层底面受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重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宁晓霞  王耀军 《公路》2013,(1):165-170
剪切型破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之一,超重车辆的存在加剧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剪切破坏。针对超重车辆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开展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背景,分析了不同轮胎接地压力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剪应力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超重车辆对路面内部剪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垂直车辆荷载和水平摩擦力综合作用下,最大剪应力极大值出现在路面表面,最大剪应力随轮胎接地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对于超重车辆荷载作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当选择抗剪强度好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等材料,同时应适当提高中面层材料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20.
柔性路面面层厚度设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美国AASHTO方法,利用已建立的路面行驶质量标准衰变方程,在面层类型、基层、垫层和土基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探讨一种新的柔性路面面层厚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