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结合艾灸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康复疗效。方法 2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脾胃调理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P0.05)。结论调理脾胃结合艾灸疗法治疗DGP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芍六君汤加减疗法,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观察组患者胃排空时间、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后两组胃排空时间及胃动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芍六君汤加减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艾灸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并控制血压、血脂,治疗组加捏脊并予艾灸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4.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肯定并能减少患者服药负担。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4例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按1∶1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健脾和胃消痞冲剂、热奄包穴位热敷、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每组均治疗1个疗程,停药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 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李娜  李正  高尚秋  李乾  姜荣钦 《光明中医》2022,(7):1251-1254
目的 探究与分析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血糖指标、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组加用健脾理气消食中药,并给予艾灸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胃舒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糖胃舒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2%,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率36.8%,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胃舒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满意,优于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8.
郭东义 《光明中医》2016,(8):1102-110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记录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经上述相应治疗后,研究组获得高达86.67%的临床总有效率,而对照组仅获得64.44%的临床总有效率,两组对比结果 P0.05则提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胃泌素及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胃动素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消化道症状,降低血糖和胃肠激素分泌水平,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秀琴 《光明中医》2009,24(8):1477-1477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耱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对照组,巷有效率68_89%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较于西药治疗,中药疗法半夏泻心汤更值得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徐静 《光明中医》2016,(3):391-39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收入院的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给予针刺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比较,所观察数据使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隔姜艾灸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予多潘立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姜艾灸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随着治疗和护理的进展逐渐减轻或缓解,而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艾灸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法对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促进胃肠动力;观察组予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冲穴放血疗法辅助血糖监测、针灸治疗、饮食调理及情志护理等调肝理脾护理方法干预。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和胃泌素血清浓度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采用X线钡剂检查、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GC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SQI差值显著低于观察组,提示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GCSI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胃轻瘫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调肝理脾辨证施护能够明显提高肝郁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动素及胃泌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曹艳华 《光明中医》2014,(9):1915-1916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健脾养胃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针灸、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应用针刺、艾灸结合健脾和胃汤口服的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多潘立酮,3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显率80.6%、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58.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脾胃虚弱证糖尿病胃轻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晓华 《四川中医》2010,(10):71-7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为了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否有积极因素以及疗效状况如何,采用了如下方法:病例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随后对比观察各证型病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差异。得到了临床实验结果如下:8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各证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得到如下结论: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存在积极因素并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术和胃丸,治疗4周,观察胃排空的变化、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6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胃排空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2组病例原治疗方法不变,治疗组加服健脾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加服吗丁啉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消化道症状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发挥了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脾救瘫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原饮食健康指导和西药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运脾救瘫汤、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7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脾救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子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芍六君子汤,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