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NaCl、NaOH和Na2CO3改性Ca(OH)2作固硫剂进行型煤固硫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钙的固硫率明显高于未改性的氢氧化钙的固硫率.通过对固硫剂固硫前后的扫描电镜的分析,认为改性氢氧化钙固硫率提高的原因是碱金属离子的加入导致氧化钙晶格的改变,使氧化钙的孔径变多,有利于气体的扩散,从而提高固硫率.  相似文献   

2.
氧燃烧方式下高浓度CO2气氛使得石灰石与SO2的气固反应存在直接固硫和间接固硫两种方式。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石灰石直接硫化的实验,考察了温度、SO2浓度对直接固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球形颗粒气体扩散理论,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从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SO2反应级数的新方法。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产物层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不同温度、SO2浓度条件下石灰石直接固硫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温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对产物层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发现温度对有效扩散系数影响很显著,而孔隙率、平均孔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石灰石的煅烧分解及其吸收二氧化碳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天然气或合成气制氢过程中,借助于石灰石煅烧分解与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循环反应,去除反应产物,破坏化学平衡,可以连续地驱动化学反应进行,从而提高氢气的产率,同时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多功能热重反应器(TGR)内就化学循环反应过程中的颗粒尺寸、温度煅烧分解率等对吸附剂煅烧分解和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实验研究.当吸收反应温度在500℃~620℃范围内时,CaO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与石灰石中钙的利用率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石灰石分解后产生的氧化钙的利用率增长比石灰石的分解率增长慢,分解率高,吸热量也高,因此,简单地提高石灰石的分解率并不是提高石灰石钙利用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在煤的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固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EMPA,SEM对四种石灰石在煤气化(水蒸气+N_2)过程中固硫能力的对比,系统研究了石灰石组成、结构、分解温度及Ca/S比、添加物对石灰石固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分解温度是所研究煤气化过程中影响石灰石固硫量的主要因素;石灰石粒度为180~200目时,Ca/S比在1.0~1.5范围内固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张乐堂 《中氮肥》2013,(5):26-28
1 CFB锅炉的脱硫原理理论上,通过向炉内直接添加石灰石粉固硫来控制SO2排放是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最适宜的脱硫方法。炉内喷钙脱硫具有初始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燃烧与脱硫同时进行、没有副产品和二次污染、操作简易、管理方便等优点。投入炉内的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然后在炉内850℃温度下,CaO、SO2和O2反应生成CaSO4,相关的化学反应方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在煤的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固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朱素渝  冯杰 《煤炭转化》1995,18(1):48-52
本文通过EMPA,SEM对四种石灰石在煤气化(水蒸气+N2)过程中固硫能力的对比,系统研究了石灰石组成,结构,分解温度及Ca/S比,添加物对石灰石固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分解温度是所研究煤气化过程中影响石灰石固硫量的主要因素;石灰石粒度为180-200目时,Ca/S比在1.0-1.5范围内固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山东铝业公司赤泥和石灰石固硫反应过程,利用等效粒子模型计算分析了其固硫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压汞仪、SEM分析了赤泥煅烧前后的微观结构,探讨了赤泥固硫机理,为利用氧化铝生产中排放的大量赤泥代替石灰石用作燃煤固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赤泥的钙利用率是相同条件下石灰石的2~3倍,赤泥煅烧后较石灰石具有更多的中孔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和反应深度;另外,赤泥中较多的三氧化二铁和碱金属盐也可提高赤泥固硫反应速率常数和有效扩散系数,但温度过高会降低固体熔点而易导致烧结,削弱其固硫活性.  相似文献   

8.
常丽萍 《煤炭转化》1996,19(1):57-61
以流化床煤气化工况为参数,采用热力学数据,对石灰石(白云石)在煤气化过程中的固硫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O和CaCO_3均具有固硫能力;适量石灰石的添加,对灰渣及气化效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灰石固硫反应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燃烧固硫试验系统和LCT-2型热天平上对石灰石固硫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石灰石煅烧与固硫反应同时进行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的计算机处理,得到CO_2通过固硫剂颗粒的扩散系数D_(co_2)与传质系数a_(co_2).模型的合理性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石灰石在煤燃烧过程中固硫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石灰石在煤燃烧过程中固硫反应的机理和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碳酸钙的硫酸化作用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机理,并且提出了若干石灰石炉内脱硫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A semi-empi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extent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calcined Greer limestone and hydrogen fluoride. Grain expansion due to the reaction, and the effect of changing porosity on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of hydrogen fluoride through the calcined Greer limestone we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Initial effective diffusivity of HF through the calcined Greer limestone and the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kinetic rate constants were utilized in the model.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against the data reported by Byer, et al. (1) and has shown to predict accurately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calcined Greer limestone below 790°C.  相似文献   

12.
水泥生料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高精度热重仪对水泥生料及其石灰石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普适积分法、微分方程法以及多重速率扫描Kissinger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解机理,求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生料及其石灰石分解符合相边界反应的收缩圆柱体反应机理,并且还发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随试验条件的改变呈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A KINETIC STUDY OF THE DRY SO2-LIMESTONE REACTION AT LOW TEMPERA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ry reaction between SO2 and limesto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low temperatures. The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wet-dry scrubbing application.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included: temperature: 313-353 K, SO2 concentration: 50-4000 ppm, oxygen concentration: 0-9 percent,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0-10 percent, relative humidity 0-92 percent, limestone panicle diameter: 4-100 microns, and limestone conversion: 0-95 percent.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ve humidity, the particle diameter and the limestone conversion have the most dramatic impacts on the reaction rate. A suggested reaction mechanism is outlined in great detail.  相似文献   

14.
The dry reaction between SO2 and limesto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low temperatures. The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wet-dry scrubbing application.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included: temperature: 313–353 K, SO2 concentration: 50–4000 ppm, oxygen concentration: 0–9 percent,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0–10 percent, relative humidity 0–92 percent, limestone panicle diameter: 4–100 microns, and limestone conversion: 0–95 percent.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ve humidity, the particle diameter and the limestone conversion have the most dramatic impacts on the reaction rate. A suggested reaction mechanism is outlined in great detail.  相似文献   

15.
贝壳的微观结构与煅烧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见重  路春美  王永征  邵延玲 《化工学报》2002,53(11):1128-1132
采用热分析方法对几种贝壳的煅烧特性和固硫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贝壳煅烧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并求出表观活化能 ,结果表明贝壳的表观活化能比石灰石小约 10 0kJ·mol-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贝壳断面的微观结构 ,根据电镜图片比较了各种贝壳与石灰石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最后从孔隙率出发对贝壳固硫效果好的原因进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灰石在煤气化过程中的催化和固硫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杰  同小妹 《煤炭转化》1993,16(2):31-38
基于CaO在煤气化中的催化和固硫作用,以及石灰石加热分解的性质,石灰石有可能作为煤气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固硫剂。本文根据国内外对石灰石在煤燃烧和煤气化中作用的研究,从石灰石结构、Ca/C,Ca/S,可能的反应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指出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贝壳和石灰石作为燃煤固硫剂的微观结构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长期以来贝壳多作为垃圾被抛弃掉 ,将其作为燃煤固硫剂的设想早在 1995年的第三届国际煤燃烧会议上就由日本的Naruse等提出[1] .他们的试验结果表明贝壳的钙利用率明显高于普通石灰石 ,85 0℃时贝壳的钙利用率是石灰石的 1 5倍 .为探讨贝壳钙利用率高的原因 ,本研究对贝壳与石灰石的微观结构特性进行了电镜实验分析 ,并利用LCT 2型热天平和高温管式炉对其固硫反应能力进行了实验验证 ,以便为选择合适的燃煤固硫剂、改善固硫剂的钙利用率提供依据1 反应原理贝壳与石灰石的化学成分相近 ,其主要成分都是CaCO3 ,所以它们的…  相似文献   

18.
几种添加剂对石灰石固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郑瑛 《煤炭转化》2003,26(2):68-71
利用石灰石脱硫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脱硫率较低和吸收剂的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优化石灰石的煅烧和硫化工况外,添加剂常被用来改善石灰石的脱硫性能。选用两种不同含硫量的煤,与添加了不同比例SrCO3,BaCO3,Sr(OH)2,Ba(OH)2,K2CO3和KOH等六种化合物的石灰石均匀混合进行脱硫实验,分析了各种添加剂对石灰石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热同步分析仪,在纯二氧化碳气氛、升温速率为10~30 K/min的条件下,对4种不同粒径的石灰石进行热分解特性研究,并采用改进的双外推法求解石灰石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石灰石粒径与其分解所需的活化能成正比例关系,粒径越小所需要的活化能越小,反之越大;升温速率越快,对应的分解反应温度越高,达到同一转化率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反应进程越快;纯二氧化碳气氛下,4种不同粒径的石灰石热分解均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模型,不同粒径的石灰石对应不同的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变化范围为1/2~2;不同升温速率下石灰石热分解反应速率不同,粒径范围为38~250 μm的石灰石热分解反应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