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纯剖宫产术干预,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后分析两组治疗各指标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并发症、产后恶露干净时长、术后宫缩素使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通过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达到很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同时并不会增加剖宫产出血量或延长住院时长等相关手术指标,达到一项手术双重效果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疗效以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要选取同期无子宫肌瘤的孕妇66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增长,但是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孕期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剖宫产肌瘤剔除术是非常安全以及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诊治方法。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178例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分娩方式和肌瘤类型及大小给予分组,对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耗时和术后住院恢复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诊断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102例,诊断率为57.3%;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和剔除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手术耗时和术后住院恢复天数和单纯行剖宫产术患者术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类型和生长位置不同,在术中、术后的出血量、手术耗时和术后住院恢复天数比较也有不同差异。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采取及时的诊治措施,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发症、生育要求和子宫肌瘤的大小和类型等因素合理选择分娩的方式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8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88例单纯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单发肌瘤55例(62.5%),多发肌瘤33例(37.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在术前需要充分评估,并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备血,进行有效的止血和缝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10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术,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各项指标显示,两组孕产妇在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手术所用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行肌瘤切除术需依据患者身体情况、肌瘤大小与位置、病情等进行选择性治疗,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观察组)和31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肌瘤个数与最大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母婴结局和剖宫产术的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患者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4例和同期住院单纯进行剖宫产的孕妇52例分别为A组、B组和C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产褥感染率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等情况与B、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产后出血、输血情况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率与B、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率和妊娠并发症较高,进行剖宫产术同时对巨大子宫肌瘤进行处理安全可靠,应注意强调围手术期管理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避孕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避孕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术中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4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62.65±16.21)min,高于对照组(44.21±10.1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缩宫素的使用量(35.31±4.67)U,高于对照组(25.32±3.85)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尿潴留、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剧烈疼痛率9.09%,高于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再行剔除肌瘤术处理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行肌瘤切除,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阴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感染、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阴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各项手术指标更加优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恢复时间,如无禁忌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能实现不错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有效清除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进行近期随访,患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3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余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7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产褥病率、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剖宫产手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与安全性都较为理想,术后恢复情况与普通剖宫产产妇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指标水平较对照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率和流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患者的21.1%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安全、有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发生率观察组为8.1%,对照组为2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7%,对照组为18.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壁无瘢痕,且治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68例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不同开腹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肌瘤复发率低于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开腹手术治疗中要根据肌瘤的部位、大小、个数和盆腔黏连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尽可能保留子宫、盆底机构及阴道的完整性,严格遵守开腹手术的禁忌证和适应症,指导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筛查宫颈癌变,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传统开腹手术纳入到参照组,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纳入到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89.21±2.32)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21±1.22)h、术中出血量(50.21±4.22)ml、住院时间(4.52±0.32)d、并发症发生率3.33%,对比参照组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分娩的无子宫肌瘤产妇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行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5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为(171.5±56.0)ml,手术时间为(54.1±13.0)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5.3±61.7)ml,手术时间为(47.5±14.7)min,在此两者手术情况对比当中,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可采用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能够促使患者顺利度过妊娠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剔除手术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子宫肌瘤均超过8 cm,对其进行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选取同期100例肌瘤小于8 cm的患者来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采取了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治疗,没有转为开腹手术的病例,巨大肌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完成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性有保障,效果好,医生的经验和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