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1,(4)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出血性传染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绀、淋巴结与内脏严重出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非洲猪瘟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也将此类疾病列为一类疫病。为了进一步提高非洲猪瘟防控水平,结合实践对非洲猪瘟防控综合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7)
首先探究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确诊,并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讨,需要不断强化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摸底调查、严格落实病猪无害化处理等,提升我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的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4)
非洲猪瘟的暴发流行给我国养殖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目前生猪养殖业需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除了对非洲猪瘟的严密防控还需要对猪群中的其他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治。在非洲猪瘟的疫病流行的形势下,一定要注重猪群疫病防御工作,从而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对非洲猪瘟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6)
非洲猪瘟自发现至今,对我国的养猪业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小型猪场受影响严重,且疫病的迅速传播,严重威胁到生猪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非洲猪瘟没有适合的疫苗去进行免疫,所以非洲猪瘟的防控,当前主要还是采用综合预防的措施,去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基于此,对小型猪场的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可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防控ASF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早期确诊、扑杀和严格的封锁隔离。从非洲猪瘟流行特点和主要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制措施,为非洲猪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1):86-87
非洲猪瘟本身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各种野猪和家猪所引发的出血性、急性以及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认定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同时,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近几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了非洲猪瘟疫病,不仅对整个养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威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7.
张友 《畜禽业》2023,(2):73-75
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处于平稳状态,但仍存在较高的疫情反弹风险,防控非洲猪瘟依然是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猪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须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力度。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理变化概述了非洲猪瘟,阐析了非洲猪瘟与其他急性、热性、出血性猪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中小规模养猪场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建议,旨在为高质量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4)
非洲猪瘟疫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该疫病传播路径以及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发生概率。从非洲猪瘟传播路径入手,分析非洲猪瘟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提出非洲猪瘟疫情综合防控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3)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高致死的猪病,该病会造成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疫情,我国探索出区域防控对策,对疫情进行分化防治,达到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防止类似突发性疫病的侵害,必须建立防控长效机制。以此为背景,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释,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区域防控方法,稳定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以非洲猪瘟防控关键风险评估为重点进行阐述,以非洲猪瘟暴发的风险为主要依据,从注重口岸管理的加强、注重疫病监测的加强、注重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强、注重疫病的科普宣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有效提高非洲猪瘟防控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0,(4)
非洲猪瘟疫情大范围传播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个别地区在防治非洲猪瘟疫情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使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如此现状,提出当前非洲猪瘟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求快速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ASF)是我国明确规定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近年来非洲猪瘟(ASF)疫情从非洲、欧洲逐步扩散至亚洲地区,在俄罗斯等邻国扎根蔓延,使我国边境地区面临巨大防控压力。实验针对四川省规模场及散养户,选取51份临床及病理特征与非洲猪瘟相似的猪组织病料,采用北京世纪元亨非洲猪瘟实时荧光PCR试剂盒,持续进行区域扩大性监测,结果表明51份组织样本均为ASFV抗原阴性,四川境内暂未发现ASFV。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可高达100%,而且难以扑灭。其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规定A类动物疫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其发生与流行可造成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就其病原、病毒检测、流行病学、疫苗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近年来在我国生猪养殖领域出现的新型疫病,其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对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对非洲猪瘟疫情分布、传播途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0,(2)
由于当前还没有非洲猪瘟疫苗,也没有有效的药物防治,非洲猪瘟防控只有采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因此,受养猪场户防疫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型养猪场在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忽视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检疫效果的检测评价,同样也存在很大的疫情风险。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压力下,做好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和检测评价,必须做到人员、物品、采样和检测等环节的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ASF虽然不传染人,但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一旦发生疫情只能采取扑杀和净化等措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A类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0,(10)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动物疫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等特点,该病暴发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自2018年8月3日我国公布第一例非洲猪瘟以来,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和三明市尤溪县先后发生了非洲猪瘟,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各级政府要求,全面对所有存栏生猪进行非洲猪瘟紧急排查日报告制度,同时提出生猪调运监管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之一。根据福建大田县乡镇工作实际情况,浅谈在新形势下,以防控非洲猪瘟蔓延为主要措施的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1)
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时高达100%,这种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接触性、烈性和急性的动物疫病。这种疫病也是我国政府要求防疫部门应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病毒之一,当前因该病毒传播十分迅速,杀伤力巨大,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防控形势都十分严格,也是动物卫生法典要求感染区必须申告的动物疫病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1):71-72
非洲猪瘟是我国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农村,很多猪舍的选址布局都存在较强的不合理之处,整体的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不能切实达到自动化目标。并且,各个养殖户之间距离比较近,而管理又十分松散,缺乏良好的消毒和防疫意识,最终导致非洲猪瘟出现。基于此,对农村养猪场非洲猪瘟展开了深度剖析,明确了非洲猪瘟传播的因素,并制定了具有较强可行性的防控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8)
非洲猪瘟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生物传染病,若其大范围扩散,将会为区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致命性打击。自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我国的生猪产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规模化养殖场的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问题,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在根源上扼杀非洲猪瘟的产生,推动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