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及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构建哮喘模型,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在实验第25天、26天、27天灌胃橙皮苷(浓度分别为:12 mg/kg、24 mg/kg、36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对小鼠进行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和肺组织炎症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对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进行分类计数,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和肺组织炎症评分升高,肺泡灌洗液中IL-4、IL-5、IL-13水平也升高,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升高,肺组织中NF-κBp65蛋白水平升高。橙皮苷灌胃处理后过敏性哮喘小鼠哮喘发作情况行为学评分、肺组织炎症评分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减少,IL-4、IL-5、IL-1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也升高,与未经橙皮苷处理的哮喘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橙皮苷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炎症,调节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哮喘小鼠模型中气道炎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雾化吸入卵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雌性SPF级BALB/c小鼠18只,分为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6只。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кB(NF-кB)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瑞氏染色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结果阳性对照组嗜酸粒细胞升高、黏液分泌增加,MMP-9及NF-кB蛋白表达,IL-4水平及IgE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IFN-γ水平下降(P<0.05)。白藜芦醇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嗜酸粒细胞计数稍升高,MMP-9、NF-кB蛋白表达均降低,IL-4水平和IgE含量均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干预可降低气道炎症,改变哮喘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致敏原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血清特异性抗体IgE、IgG2a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5只雌性BALB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含鸡卵蛋白(OVA)的PBS缓冲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注射含10、100、1 000 μg OVA的PBS缓冲液,第15 ~20天以雾化吸入OVA生理盐水激发致敏,制备过敏性哮喘模型.结果 各给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低剂量组最为显著;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gE、IL-4、IL-5水平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血清IgG2a、IL-12及IFN-γ水平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不同剂量的OVA可能影响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所产生的细胞因子类型,低剂量OVA造模的效果最为显著,高剂量OVA可能导致小鼠发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IL-12)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IL-4、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50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哮喘模型组、AdCMVIL-12组、AdCMVLacZ组、激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并于第20天分别鼻内吸入50μL生理盐水和5×108 PFU AdC-MVIL-12。第28天收集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IL-4、IFN-γ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4、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与对照组、AdCMVIL-12组相比较,BALF中的IL-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IFN-γ在AdCMVIL-12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RT-PCR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4mRNA的表达与AdCMVIL-12组、激素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AdCMVIL-12对哮喘小鼠的气道及肺组织内的IL-4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dCMVIL-12阻断IL-4的表达,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饥饿素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清蛋白(OVA)造模]和治疗组(OVA联合胃饥饿素),每组10只。构建小鼠哮喘模型,应用病理学和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评估气道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应用免疫组化及病理学评估胃饥饿素对小鼠哮喘的治疗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肺组织中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巨噬细胞浸润和炎性评分显著改善(P 0.05)。Masson染色及气道反应性检测发现治疗组小鼠肺纤维化显著改善,呼吸系统阻力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FN-γ、IL-5及IL-1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肺组织中NLRP3表达量显著降低,NLRP3、Caspase-1及白细胞介素-1B(IL-1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胃饥饿素可通过减轻细胞焦亡程度治疗哮喘,其可能为治疗哮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5O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激动组、激素激动组、激素组、哮喘组和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IL-4的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切片做PPARγ免疫组化染色、计数PPARγ阳性细胞数。结果哮喘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应用罗格列酮的激动组和激素激动组低于哮喘组,但激动组仍高于激素组。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显示哮喘组评分最高,对照组评分最低,激素组评分低于激动组。各组血清中IL-4的水平(pg/ml)分别为152.24±1.54、127.88±2.31、128.13±2.05、164.39±4.90、124.07±3.66。哮喘组IL-4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激动组比较,P<0.05;与另外3组比较,P<0.001。各组肺组织的PPARγmRNA水平分别为26.70±0.52、25.00±0.75、17.70±0.42、19.30±0.50、15.00±0.49,OVA吸入后PPARγ表达增加,应用PPARγ激动剂后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肺组织PPARγ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40±0.67、16.10±0.97、10.20±0.42、13.10±0.82、7.50±0.72,应用PPARγ激动剂后阳性细胞数高于哮喘组、激素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ARγ在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中具有抗炎症作用,PPARγ激动剂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卵蛋白(OVA)致敏小鼠气道MUC5AC及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干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小鼠,32只小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变化,实时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MUC5AC mRNA表达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小鼠气道MUC5A mRNA表达(0.377±0.021)相比,哮喘组(1.103±0.087)明显增多(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0.403±0.038)及血必净治疗组(0.437±0.031)小鼠气道MUC5A mRNA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2)与对照组小鼠BALF表达IL-4[(22.812±1.978)ng/L]及IFN-γ[(101.232±9.664)ng/L]比较,哮喘组BALF表达IL-4[(87.234±6.901)ng/L]水平升高(P〈0.01),而IFN-γ表达[(47.231±3.887)ng/L]明显降低(P〈0.01);与哮喘组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36.289±3.012)ng/L]及血必净治疗组IL-4水平[(38.112±2.761)ng/L]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降低IL-4和MUC5AC的表达,提示在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控制哮喘方面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200对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2例为哮喘患者为哮喘组,14例正常人为正常组,检测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iR-200a、miR-200b、miR-200c和血清中IL-33表达,分析IL-33与miR-200a、miR-200b、miR-200c的相关性。选取4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OVA+miR-200b组、OVA+miR-200c组,每组各10只。采用OVA建立实验性哮喘小鼠模型,之后用miR-200b或miR-200c寡核苷酸通过鼻腔给药干预OVA小鼠,对照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小鼠对不同浓度醋甲胆碱的气道阻力,及血清、BALF及肺组织中IL-33的含量,肺组织中miR-200b、miR-200c、IL-4、IL-5、IL-13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患者BALF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显著降低(P 0. 05),miR-200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 05),此外哮喘组患者血清IL-33的含量显著增加(P 0. 05)。哮喘组患者血清IL-33的含量与BALF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 0. 05)。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miR-200b和miR-200c的表达显著降低(P 0. 05),血清、BALF及肺组织中IL-33的含量显著增加(P 0. 05),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4、IL-5和IL-13含量显著增加(P 0. 05),对8 mg/ml、12 mg/ml和16 mg/ml的醋甲胆碱的气道阻力显著增加(P0. 05)。与OVA组比较,OVA+miR-200b组和OVA+miR-200c组小鼠上述指标均逆转(P 0. 05)。结论 miR-200b/c表达降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其可通过调节IL-33信号通路,可作为哮喘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IL-10、TNF-α、INF-γ检测意义及与气道阻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15只。观察两组大鼠肺组织形态、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及肺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分析IL-10、TNF-α和INF-γ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形态观察较对照组存在明显改变,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气道阻力、Pa CO2水平、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和INF-γ水平明显升高,而肺顺应性、p H值、Pa O2水平、血清及肺组织中IL-10水平较对照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IL-10水平与气道阻力呈负相关,P0.01;而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水平、INF-γ水平与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大鼠模型中,炎症因子失衡在COPD气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昆布多糖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重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昆布多糖对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昆明系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吸入组、昆布多糖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8只.经OVA致敏激发制模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0.3 ml灌胃干预,激素吸入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4 ml(200 μg)+生理盐水3.6 ml干预,昆布多糖组采用昆布多糖50 mg/kg灌胃干预,均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激发和灌胃干预.各组动物于42 d后麻醉,行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BALF),并取右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在光镜下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于光镜下进行评价;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及激素吸入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IL-4、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IFN-γ显著升高(P均<0.01);激素吸入组MMP-9、TIMP-1及昆布多糖组TIMP-1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昆布多糖组各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昆布多糖组比较,激素吸入组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IFN-γ、病理学评分、MMP-9、TIM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昆布多糖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急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探讨多西环素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多西环素干预组。应用给予哮喘大鼠雾化吸入多西环素,观察干预后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磷酸化的 p38、血清中 IgE 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多西环素干预组 MMP-9的水平显著升高(P <0.05)。哮喘模型组血清 IgE、肺组织磷酸化的 p38磷酸化的 p38/β-actin 水平明显高于多西环素干预组(P <0.01)。结论多西环素可减少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数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多西环素可下调 MMP-9的水平,从而减缓气道重塑。通过对血清 IgE 和肺组织磷酸化的 p38的影响,多西环素减缓哮喘的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c1,NFATc1)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观察尼卡地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以及NFATc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ELISA法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气道周围淋巴细胞中NFATc1蛋白的表达.结果:IL-4、IL-5的水平与NFATc1阳性率有线性正相关(P<0.05).哮喘小鼠IL-4、IL-5水平以及NFATc1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卡地平干预组IL-4、IL-5水平和NFATc1表达较哮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ATc1的激活可上调IL-4和IL-5的表达,促进哮喘的气道炎症;尼卡地平可抑制NFATc1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4、IL-5的水平,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对照组(B组)和尘螨疫苗治疗组(C组),每组8只。A组小鼠始终采用生理盐水处理;B、C组小鼠采用尘螨过敏原经腹腔建立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后,B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C组采用粉尘螨疫苗治疗。治疗7d后采用尘螨粗提液雾化激发B、C组小鼠,末次激发24h后取小鼠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炎性反应变化,取小鼠气道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IL-17浓度,取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IL-17浓度。结果光镜下可见B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紊乱、充血及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A、C组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B组小鼠气道IL-17表达明显高于A、C组小鼠。同时B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浓度显著高于A、C组小鼠(P0.01),而A、C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可降低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IL-17的表达,减轻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黑大蒜提取物对小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组、药物组、鲜大蒜组和黑大蒜组.阴性组及各治疗组用鸡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用OVA诱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空白组用PBS代替.其中各治疗组分别于激发后注射富马酸酮替酚溶液、鲜大蒜提取物溶液和黑大蒜提取物溶液.空白组和阴性组于激发后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末次治疗后采集小鼠血液,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FN-γ、IL-4、IL-33和IgE水平,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全血中嗜酸粒细胞数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阴性组IL-4、IL-33、IgE水平和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升高,而IFN-γ明显降低;各治疗组可有效降低IL-4、IL-33、IgE水平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同时可升高IFN-γ的水平,与阴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黑大蒜组小鼠的各项检测指标(IL-33除外)均与鲜大蒜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黑大蒜提取物对哮喘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除通过调整Th1/Th2型应答平衡外,也可能通过抑制IL-33-ST2信号途径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细辛脑对哮喘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IL-25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细辛脑在哮喘小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取40只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细辛脑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用鸡卵白蛋白(chicken ovalbumin)致敏和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均以生理盐水代替;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小鼠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25(IL-25)浓度;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方法(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5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可见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细辛脑及地塞米松组炎性浸润程度较哮喘组轻;哮喘组中嗜酸粒细胞总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中嗜酸粒细胞总数均低于哮喘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及BALF中IL-25的浓度较对照明显增高(P<0.05),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中IL-25的浓度比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5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细辛脑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细辛脑能减少嗜酸粒细胞及IL-25的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对治疗哮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哮喘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NGF阻断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血清IL-4及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血清IL-4水平(pg/ml)分别为114.23±15.00、151.17±19.04、134.67±13.44,哮喘组IL-4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L-4含量低于哮喘组,P<0.05.各组血清IFN-γ水平(pg/ml)分别为29.34±6.84、17.16±4.43、23.34±5.79,哮喘组IFN-γ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GF阻断组IFN-γ含量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明显增强,NGF阻断组肺组织GATA-3 mRNA表达较哮喘组减弱,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对GATA-3表达的增强参与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5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组),OVA)致敏、激发并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10只。于末次激发后24h后各组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25、IFN-γ及IL-4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结果 1、B组多数小鼠未见明显行为学异常反应,肺组织病理损害较A组明显减轻,BALF中EOS计数(126.2±10.8)×103/L亦显著低于A组(324.7±13.6)×103/L(P〈0.01)。2、A组小鼠血清IL-25、IL-4水平[(80.66±3.06)pg/ml,(124.7±4.13)pg/m]均高于C组[(46.25±1.90)pg/ml,(32.73±2.20)pg/ml],IFN-γ水平[(45.25±5.34)pg/ml]低于C组[(80.56±2.49)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高于C组(P〈0.01),B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和IL-4mRNA表达均低于A组(P〈0.01)。A组小鼠肺组织IL-25mRNA表达量与BALF中EOS计数呈正相关(r=0.901,P〈0.01)。结论 IL-25参与了哮喘小鼠的发病,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炎作用,其促进哮喘发病的作用可以被激素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比较不同致敏方式在相同尘螨粗提浸液(CDM)激发下的结果,评价CDM哮喘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致敏程序致敏,试验第15~18天采用相同剂量与方式的CDM浸液激发。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磷酸盐缓冲液替代过敏原。从症状、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介素(IL-4)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细胞计数与肺组织病理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各模型组从症状,组织病理,BAIF细胞计数、分类(细胞总数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大,与对照组比较,P0.05)及细胞因子检测(IL-4与对照组比较,P0.05)等均表现出了过敏性哮喘的特点。但是模型组间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模型组均能够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证明了CDM的免疫耐受与常规过敏原不同,同时验证了抗原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参五味子汤预防小鼠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药人参五味子汤预防小鼠哮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布地奈德治疗组(C)、人参五味子汤治疗组(D)、人参五味子汤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组(E)5组,每组8只。用卵白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人参五味子汤对哮喘小鼠进行早期治疗4周。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自细胞介素-4(IL-4)与γ-干扰素(IFN-γ);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原位杂交结合免疫组化测定骨髓细胞表达IL-5Rα mRNA^+的CD34^+细胞。结果 与B组比较,C、D、E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比例及IL-4、IL-4/IFN-γ比值均显著降低,IFN-γ升高;肺组织中MMP-9、TIMP-1、MMP-9/TIMP-1比值亦显著降低(P均〈0.01);C组和E组IFN-γ较D组升高,其余指标均较D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C组与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C、D、E组小鼠骨髓CD34^+细胞数和IL-5Rα mRNA^+的CD34^+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和E组较B组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人参五味子汤可通过影响小鼠骨髓CD34^+造血细胞和IL-5Rα mRNA^+的CD34^+造血细胞向嗜酸粒细胞的转化和对气道炎症过程等途径,影响小鼠哮喘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尘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以OVA致敏/激发,在其每日供水时加入EGCG;在最后一次激发24 h后,留取标本,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BALF、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外周血和BALF中Foxp3+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哮喘小鼠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经EGCG治疗后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BALF中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IL)-4、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oxp3+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计数、IL-4和IL-5水平、Foxp3+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EGCG可有效抑制哮喘模型小鼠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诱导Foxp3+T细胞的产生和IL-10的分泌,进而抑制Th2型免疫反应,这提示EGCG也许可以应用于哮喘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