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ICU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1~80序号排列,奇数为对比组,偶数为研究组,每组均40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常规治疗+ICU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情况优势更明显(P 0.05);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5%更低,优势更明显(P 0.05);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ICU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好,且患者行ICU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故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用于急性重症肺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有床机械通气,对比通气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以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结合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以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化痰和抗感染、有创机械通气(IPPV)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指标、血气、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77.78%,P0.05。两组IPPV、通气和住院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在2015年6月—2018年12月接治的1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与对照组77例(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住ICU时长、总机械通气时长、有创通气时长、病死率、VAP发生率、收缩压、HR及RR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方法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有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5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诊的84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通气质量、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用氧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通气质量,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提高呼吸功能,促进其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预后评定。方法采集本院80例2015年6月-2018年6月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纳常规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组则采纳常规药物加上对症支持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对症支持治疗组疗效;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重症APACHEⅡ评分;死亡率。结果对症支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指标和重症APACHEⅡ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症支持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药物加上对症支持治疗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和分析影响重症感染所致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ICU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感染所致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CU住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不超过2天;对照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在2天以上,分析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乳酸水平、氧合指数方面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IC和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影响的相关因素有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乳酸水平、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晚期发生呼吸衰竭的弥漫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晚期发生呼吸衰竭的弥漫间质性肺病患者,根据通气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有创通气,观察组行无创通气。对比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晚期弥漫间质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ICU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取高频振荡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取常规叩背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呼吸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气道峰值吸气压力(PIP)、气道阻力(RAW)、呼吸做功(WOB)均较治疗前降低,动态肺顺应性(CLdyn)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PIP、RAW、WOB均较对照组低,CLdyn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频振荡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比较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86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分为观察组(SIMV+PEEP)和对照组(CPAP+PSV),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参数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O_2、PaO_2、PaCO_2等血气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PaO_2/FiO_2低于对照组,但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具有良好的疗效,需要根据临床实际,合理予以选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严重创伤术后ICU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并诊治的小儿严重创伤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ICU治疗组两组,常规组(n=36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ICU治疗组(n=36例)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CU治疗。分析两组患儿APACHEⅡ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ICU治疗组患儿APACHEⅡ评分(10.12±0.35)分,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ICU治疗组患儿PT水平值(11.08±1.04)s、APTT水平值(34.13±1.12)s,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ICU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小儿严重创伤术后ICU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凝血功能指标正常,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加快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减少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的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集束化护理组开展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情况;护理前后生存质量、APACHEⅡ评分以及不良心理评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满意度、生存质量、APACHEⅡ评分以及不良心理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方案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80例2016年2月-2019年2月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急诊治疗组则采取全面急诊治疗。比较两组重症心力衰竭疗效;重症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的时间、心功能改善两级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平均心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不良反应。结果急诊治疗组重症心力衰竭疗效、重症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的时间、心功能改善两级的时间、舒张压、平均心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全面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症状,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1月确诊并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及24 h尿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EF及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观察组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及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心力衰竭不同处理方式、处理时机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心力衰竭患者210例,均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依据所采取的分娩方式、时机、心功能状态、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分组,比较不同类型组别分娩结局。结果相较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组,经阴道分娩终止妊娠组新生儿窒息率居较高水平(P<0.05);剖宫产手术时机方面,介于32~36^+6孕周组,相较37~39^+6孕周组,低体质量儿率居更低水平(P<0.05)。剖宫产手术心力衰竭控制时间方面,≤48 h组,相较>48 h组,肺透明膜病率、新生儿窒息率居更低水平(P<0.05)。剖宫产手术心功能方面,心功能Ⅰ~Ⅱ者,相较Ⅲ~Ⅳ组,围产期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居更低水平(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妊娠期心衰患者,宜采取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妊娠,且终止妊娠时机宜在32~36^+6孕周内开展,同时,在进行剖宫产术时,需积极稳定产妇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8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与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可靠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急诊治疗急性心衰实施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举措,观察及分析效果情况。方法在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衰病患,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心衰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率、LVEF水平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治竭疗效果明显,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PCI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IMI帧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曲美他嗪联合PCI术治疗,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降低幅度较大,TIMI帧数也有进一步降低,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心肌微循环有效改善,降低损伤心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曲美他嗪联合PCI术治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酚妥拉明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硝普钠组(50例,硝普钠单一药物治疗)和酚妥拉明组(50例,酚妥拉明单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硝普钠组LVESD和LVEDD结果明显低于酚妥拉明组,而其LVEF结果则高于酚妥拉明组(P<0.05)。硝普钠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0%,而酚妥拉明组治疗有效率仅为84.0%(P<0.05)。硝普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而酚妥拉明组则达到20.0%(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硝普钠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强化细节护理干预对ICU肺炎患者心理状况、生理指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疾病患者,总计90例。结合护理方案,进行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45)重症肺炎患者行ICU常规护理,研究组(n=45)重症肺炎患者配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重症肺炎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相关生理指标情况。结果两组ICU重症肺炎患者干预后SAS、SDS以及APACHEⅡ评分和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