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上月佳能和奥林巴斯的产品全部到达之后,其余厂商的数码相机也先后完成了测试。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工作,我们终于完成全部35款数码相机的测试和评价,可以向读者们交上一份完整的答卷了。在本月的测试报告中,我们可以对完整的测试数据作出评价,并评选出编辑选择奖。到我们的评测截止时间,一共有七大品牌的35款小型数码相机先后到达《个人电脑》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yeahning 《大众硬件》2004,(6):137-139
从本期开始,数码相机拍摄应用系列文章告一段落,接下来将为大家讲述数码相机拍摄方面的技巧性问题以及相关应用。本期文章就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用数码相机完成证件照的拍摄,学习之后, 大家就可以用数码相机给自己和家人拍摄证件照了,再也不用到专门的照相馆接受摆布。  相似文献   

3.
“搏”     
王江 《数码摄影》2004,(8):106-113
亚洲杯即将结束,雅典奥运会就要开幕了,我们收集了著名体育记者王江的一组赛场风云照,这些照片全部是数码相机拍摄的,在感受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同时,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是不是也在蠢蠢欲动了?  相似文献   

4.
范淼  师毅 《个人电脑》2006,12(5):143-163
继续上个月的主流数码相机专题评测.我们在本月完成了余下15款产品的测试。至此,35款面向主流用户的数码相机全部测试完毕。  相似文献   

5.
承健 《个人电脑》2004,10(1):178-179
柯达公司的中文网站一个有趣的新变化是把包含了消费类数码相机的类别称为“大众摄影”,小型数码相机和一次性胶片相机、民用胶卷归到了同一个类另别。显然柯达现在对数码的普及定位清晰的中文名称。近一年多来我们也可以看到柯达在小型数码相机产品上的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6.
亿哥 《个人电脑》2004,10(6):232-233
目前数码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而且许多消费级数码相机也具备了原本在高档或者专业数码相机上才出理的功能。不过普通消费者对这些功能了解不多。能够在实际拍摄中经常实用到的就更少,我们下面就来谈谈数码相机中一些较为实用的功能应用。本次我们要谈的是直方图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于数码相机的镜头光学变焦倍数.似乎是一个可以无限增长的数值.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这确实是可能的。不过当我们真正用上超级大变焦数码相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具有很大光学变焦比的数码相机在使用方式和拍摄技巧上与普通数码相机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范淼 《个人电脑》2006,12(8):154-155
“一机走天下”这句话近两年在各种数码相机报导中频频出现.高倍变焦数码相机的兴起,说明这类产品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厂商都是很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数码相机厂商都有高倍变焦的型号.而且不停会有新产品推出来争夺市场。PovverShot S3 IS就是佳能今年新推出的12倍变焦数码相机,这款600万像素的产品具备齐全的手动曝光控制功能和丰富的场景拍摄模式,可以同时满足准专业爱好者和一般家庭用户的需要,配合小巧的体积和灵活取景的旋转液晶屏.Canon Powershot S3 IS比较适合外出旅游携带。  相似文献   

9.
冯华 《微电脑世界》2003,(24):48-48
大变焦比数码相机已经成为2003年底至2004年初的一大流行趋势,活跃于市面上的10倍(及以上)光学变焦产品已经达到了8款以上,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今天测试的Kodak EasyShare DX6490。  相似文献   

10.
《个人电脑》2005,11(5):74-77
你也来参与每一年技术的进步都对我们的数码相机测试手段提出新的挑战,实际上,我们每一次专题测试也在尽量寻找简洁直观的测试方法来为读者提供容易理解而且有意义的测试数据。与以往不同的是,根据我们的长期规划,《个人电脑》实验室将为CNET中国评测中心建立完整的数码相机数据库,本次专题评测的数码相机就是进入数据库的第一批产品和测试数据。在建立了稳定的测试体系之后,除了按照杂志编辑计划进行专题测试,每一台新发布的产品都可以按照这个体系单独测试,并获得可比较的测试结果。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和读者都可以利用数据库直观地比较…  相似文献   

11.
苏锋 《微电脑世界》2002,(24):48-55
2002年是数码相机新品层出不穷的一年,各大厂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布,相比起传统胶片相机的停滞不前,我们看到了数码相机超越传统相机的希望。另一方面,数码相机的价格在2002年下降速度也开始加快,用户最看重的性价比变得越来越突出。数码相机的发展如果用化学上的实验现象来比喻,可以说是快要达到滴定突跃,在缓冲了众多的量变之后,终于积蓄到可以发生质变的力量了。  相似文献   

12.
SUN 《电脑》2003,(6):23-23
方便实用的数码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而数码相机成本的降低,售价越来越便宜也使得更多的人在购买相机的时候,选择了数码相机。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其像素值的多少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其售价,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售价都在2700元左右,2000元以下的可以说很少能见到,而这次笔者就拿到了由爱国者送来的一款在2000元以下的3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A340,那到底这款售价为1999的3百亏像素的数码相机性能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3.
现在数码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可以用“非常迅速”来形容,而众多小型数码相机,必须依靠电池供电。这就不得不牵扯到一件事情:该选择怎样的电池呢?目前数码相机所使用的电池主耍是专用可充电锂电池和高容量五号镍氢充电电池两种。由于两种类型充电电池的成本和售价都很高,不良JS们为了牟取暴利.制造了不少假冒电池,一时间假冒电池泛滥于市。本文的目的是揭示部分假冒电池的本质,帮助大家挑选正品原装的电池。  相似文献   

14.
就外形来看.IXUS950IS保持了IXUS系列相机的风格.金属机身的手持感觉很好.而且经过哑光处理的表面不易沾上手印。它在操作方式上同样保持了佳能数码相机的传统,拇指控制按键.食指控制变焦杆.只需右手即可完成全部操作。IXUS950IS保留了光学取景器,这在现在的消费类数码相机里并不多见.通过取景器取景可以避免光线的干扰.也能达到节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数码精品世界》2007,(9):146-148
18倍光学变焦成为今天大变焦数码相机新的代名词,首先是奥林巴斯率先推出了具有18倍光学变焦的SP-550UltraZoom数码相机,接着松下公司和富士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具有18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丰富了18倍光学变焦数码相机的种类。对松下公司的DMC—FZ18数码相机的性能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后推出的这些18倍大变焦数码相机集成了更多的一些特色功能,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6.
承健 《个人电脑》2004,10(4):144-147
被冠以“Pro”前缀的佳能数码相机并不多,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三台。在佳能丰富的产品线中数量并不多,但是每一台都代表了当时佳能制造数码相机的最高水平。最高的PowerShort Pro 70虽然只有一百七十万像素,但是在1998年时这是极少的提供了光圈优先曝光方式的数码相机,《个人电脑》杂志当时也使用一台PowerShot Pro70拍摄测试产品的数码照片用于杂志印刷,  相似文献   

17.
承健 《个人电脑》2004,10(4):148-150
传统上,照相机厂商大多在每年二月份推出当年的第一批新产品,因为此时正逢PMA展会在美国召开,到了数码时代,这个传统仍然继续,毕竟PMA仍然是影像界的COMDEX,今年2月份可以说是数码相机新品丰收的一年,所有厂商都推出了大量新品,达到了数码相机历史上的最高潮。  相似文献   

18.
购买了数码相机,当然是要拿着它狂按快门先过足瘾,好好让自己兴奋一下。不过数码相机并不是儿童玩具,属于精密仪器,如果不好好保养就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后果。灰尘、潮湿的空气、污迹,高温等等都是数码相机的大敌。那么如何呵护你的相机自然是长期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保养就必须使用一些工具,它们虽然不能让你心爱的相机“万寿无疆”,但至少能够延长寿命,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保护数码相机的“七种武器”。  相似文献   

19.
吴双桐 《大众硬件》2005,(3):102-104
一部数码相机,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它去拍摄身边的漂亮MM,脚下的花花草草,更可以去拍摄身边突然发生的一切。孩子天真的欢笑,女子隽秀的一瞥,或者一些在重大历史场合偶然或必然发生的事情,全都可以摄入我们的镜头之中。这种抓拍,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要比那些专门摆好了pose让你拍摄的人像照片,更接近于真实。  相似文献   

20.
承健 《个人电脑》2004,10(6):202-222
数码相机一年热过一年.到了2004,你要是摸出个傻瓜腋片相机来照相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随便到国内一个旅游景点就会发现.数码相机的使用率已经可以和胶片相机平分秋色.甚至某些地区还可能占据了优势。购买新相机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已经不是选择胶片还是数码.而是选择什么牌子型号的数码相机。今年的PMA展会数码相机新产品的发布空前热闹.市场上众多品牌型号足以让大多数没有下功夫研究的人不知如何选择.《个人电脑》联合了蜂鸟摄影网和新浪网科技额遭共同进行了这一次小型数码相机的专题评测.就是为了绐读者们提供一个当前市场上小型数码相机产品情况的基本参考.在选购产品时也可以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