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考察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和依折麦布10 mg/d,n=52)和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n=53).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脂、谷丙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经4周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下降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水平上升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显著地改善血脂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血糖控制良好的158位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各10m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两组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谱、降低UAER、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且无肝脏、肾脏及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3.
刘龙华 《右江医学》2013,(4):534-535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阿托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和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组(联用组)进行治疗12周。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d,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与依折麦布10mg/d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四项的变化。结果三种调脂方案均能使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得到提升。联用组与其余两组TC、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独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  相似文献   

4.
耿彦平  郭华  陈淑霞  谷剑  齐鹏  王学超  陈华 《重庆医学》2016,(22):3096-3099
目的 对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疗效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 在CNKI、PubMed检索2004~2014年国内外研究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作者独立阅读文献,纳入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用Revman 5.2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 2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口服瑞舒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TC)水平(SMD=-22.50,95%CI:-26.46~-18.55,P<0.0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SMD=-17.93,95%CI:-20.26~-15.59,P<0.01)、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SMD=-9.74,95%CI:-17.03~-2.45,P=0.009),但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SMD=-0.15,95%CI:-0.87~-0.56,P=0.67).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降低血浆TC、LDL-C、TG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但对于HDL-C变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振辉 《吉林医学》2011,(17):3433-343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治疗对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降脂疗效。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TC、TG及LDL-C,使HDL-C明显提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有效率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降脂效果明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糖尿病(DM)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做实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依折麦布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TC、TG、LDL-C、H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M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降低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CK)升高值.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LT、CK升高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同时需要监测ALT及CK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 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9.
氟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氟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独应用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6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使用氟伐他汀4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进行治疗,记录病程;对照组33例,单纯使用氟伐他汀40 mg进行治疗,记录病程.将治疗后2个月内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观察组LDL-C水平降低29例,对照组LDL-C水平降低16例,两组治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氟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比单纯使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的疗效要提高,表明氟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更有利于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NST-ACS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NST-ACS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住院当天即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观察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第7、30天TC和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而联合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肝酶升高、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病例。结论: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NST-ACS,其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血脂康与血脂康单独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方法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组”,n=20)与血脂康单独治疗组(简称“血脂康组”,n=20),分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或/和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10 mg,1次/日)与血脂康(600 mg,2次/日)、或单独血脂康(600 mg,2次/日)治疗。在第6周观察治疗后禁食12小时空腹血脂水平。结果与各组基础血脂水平相比,6周后两组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6周后的空腹血清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血脂康组( P<0.05)。结论依折麦布与的联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比单用血脂康具有更强的调脂疗效。  相似文献   

12.
文蕾  李辉  王丽 《疑难病杂志》2014,(6):579-58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石)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将13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64例,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及IMT、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TNF-α、IL-1、IL-6、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对照组TG、TC、TNF-α、IL-1、IL-6均下降(P<0.05),而LDL-C、HDL-C、IMT及斑块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G、TC、LDL-C、TNF-α、IL-1、IL-6均下降,IMT及斑块面积均缩小,HIDL-C升高(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LDL-C及TNF-α、IL-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减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13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调脂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脂水平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oA1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和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HDL-C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和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变化不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和ApoB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G、HDL-C和ApoA1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莉  张鸿举  丁少娟 《当代医学》2010,16(36):140-141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65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一日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患者TC、TG、LDL-C、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降低hs-CRP水平,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对照1组采用依折麦布治疗,对照2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E)、内皮舒张功能(FMD)、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观察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较低,观察组患者LVEE及FMD均较高,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结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降血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孕妇血糖血脂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52例,依据有无糖尿病分成正常妊娠组(82例)和妊娠糖尿病(GDM)组(70例),另设同期在本院体检未怀孕健康妇女77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妊娠组TC、TG和LDL—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中GDM组TC、TG和LDL—C浓度高于正常妊娠组,而HDL—C浓度要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血脂除HDL—C高于治疗前,其他如TG、TC和LDL—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的血脂水平比未孕妇女高,GDM患者血脂水平高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G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同时伴有高血脂和脂代谢紊乱,GDM经治疗后血糖浓度得到明显控制,血脂紊乱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