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彦婷  温阳东  黎明 《通信技术》2011,44(12):51-53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迅速发展,实现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已是嵌入式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行数据的实时操作也具有现实意义.由ARM处理器LPC2468和以太网芯片DM9000A构建系统,做为微机保护系统的通讯端口,重点实现数据的传送过程.简要说明了以太网接口的的硬件设置,讨论了网络接口的软件设计以及基于IPv6的TCP/IP上层协议的实现过程,完成了使用IPv6实现以太网数据的发送接收.  相似文献   

2.
miniRTU的网络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太网成为商业通信中的主导网络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就是将以太网技术应用在工业领域的互联网技术.文中基于ARM7处理器平台,将TCP/IP协议嵌入到嵌入式系统中来实现系统的网络通信功能.具体内容包括网络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网络控制芯片和外围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包括底层驱动程序设计和TCP/IP协议移植.该系统适用于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功能的水利、电力调度、市政调度等行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TCP/IP协议的分析,结合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ARM核的Internet终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对TCP/IP协议族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精简、实用的TCP/IP协议子集,并详细介绍了各协议层的实现过程。在系统上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以ARM单片机为基础的硬件平台,实现嵌入式系统与网络互联,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工业以太网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为嵌入式网络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的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基于ARM处理器LPC2294的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针对当前嵌入式研究领域的技术热点,实现了以太网功能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开发与应用.详细介绍了ARM处理器的硬件设计,LPC2294与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接口电路设计和以太网传输层的UDP协议、TCP/IP协议的软件设计流程,以及系统的通信调试过程.ARM处理器与RTL8019AS通过外部数据总线连接,具有非常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很好地实现了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炮兵作战系统中,观察所通过TCP/IP网络实现数据通信,而阵地炮终端却是通过串口数据通信的基于上述局限,文章提出了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炮兵信息化作战平台,将各观察所TCP/IP网络接口与各阵地串口接口进行相互转换,通过32bit ARM处理器最终实现了不同协议数据通信路由选择的转换,将传统串口设备升级为具有网络接口的设备。  相似文献   

6.
郅琦  雷斌 《中国新通信》2006,8(17):44-47
本文介绍了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芯片LPC2210,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TCP协议及EasyARM2200开发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实现了基于以太网接口的ARM与PC进行TCP通信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远程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以太网数据采集系统。选取S3C2440作为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DM9000作为网络芯片,在Linux为操作平台下,实现了10位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S3C2440的处理,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服务器上。数据传输采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通信过程采用C/S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企业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互联的研究,以期实现数据在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之间的传输。企业控制网络基于现场总线,采用现场总线协议。而企业信息网络基于工业以太网,采用TCP/IP协议。因此,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集成就转为现场总线协议和TCP/IP协议的转换。由于现场总线的多样性,着重研究现场总线中使用广泛的RS 232,RS 485,CAN总线协议,采用32位AT91RM9200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具有处理速度快、体积小、性能稳定等特点,是嵌入式网关硬件平台的首选。建立了协议转换的网络层次模型,设计了软硬件平台,实现了现场总线协议和TCP/IP协议的转换,测试了协议转换的运行情况,实现了RS 232,RS 485,CAN总线协议和TCP/IP协议的数据双向传输,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家庭网关、远程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TCP/IP协议族传输处理以太网数据报文过程的ASIC设计——TCP/IP协议栈处理单元的硬件实现。简单介绍了TCP/IP协议栈,着重介绍了TCP/IP协议栈处理单元系统结构和各个模块的设计。硬件实现的TCP/IP协议栈不仅仅提高了系统接入以太网的速度,还大大解放了CPU本身,使其可以更专著于处理其他功能。为各种嵌入式系统脱离PC环境快速接入以太网提供了可能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ARM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将底层硬件、实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结合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化是嵌入式系统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以Samsung S3C44BOX芯片为核心的ARM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以μC/OS -II实时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针对μC/OS -II内核中不支持TCP/IP协议栈,无法适应嵌入式设备网络化需要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标准的TCP/IP协议栈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简化实现一个基于ARM和μC/OS-II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