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GTS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真实反映了实际地质条件以及实际开挖顺序、支护手段。研究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围岩的开挖变形形态与应力状态,分析了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及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和洞室围岩的地质条件,建立了拉格朗日差分分析模型。分层开挖厂房的模拟方案,进行洞室群开挖后的相关分布特征,包括围岩塑性区、应力场、位移场等,以揭示潜在破坏位置和围岩应力集中位置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满足成洞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情况,结合洞室围岩地质条件,采用FLAC3D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厂房分层开挖方案进行模拟,研究洞室群围岩开挖后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揭示应力集中部位和围岩潜在破坏部位的分布规律.分析成果表明,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满足成洞条件,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4.
国外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地下水丰富,地下厂区各洞室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在电站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地下厂房围岩的渗流特性将成为影响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工程地质条件与地下厂房布置特征,建立厂区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稳定渗流分析方法,研究了运行期与施工期地下厂区围岩的渗流场分布特征,并对各洞室的渗漏流量进行了预测,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类别为Ⅱ、Ⅲ类,以Ⅱ类为主。采用喷锚支护作为永久支护,用有限元计算和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法选定支护参数,用刚体平衡法对局部不稳定块体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支护措施合理,地下厂房洞室群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6.
地下洞室群施工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洞室群,洞室开挖对围岩产生强烈扰动,造成巨大卸荷效应,对围压稳定有较大影响,关系工程的安全。以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依托,从岩体地质条件及洞室布置实际出发,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拟定的分层开挖及支护方案,对地下洞室群建立三维模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设计方案下围岩的稳定性以及支护措施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借鉴国外经验,对地下厂房洞室布置和机电设备布置进行了优化,在国内蓄能电站设计中,首次采用主变压器布置在地下主厂房两端,取消常规主变压器洞和母线洞的布置方式,既能满足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的要求,又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洞室围岩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依据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地应力实测成果,采用侧压系数法进行三维数值仿真计算和分析,获得了地下厂房区域初始地应力场特征及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分布规律,为地下厂房的优化设计及有效防治地下厂房围岩灾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探讨了渗控措施对地下厂房洞室围岩渗流特性的影响。依据裂隙岩体等效-离散耦合模型,结合固定网格虚流量法和排水子结构法,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的渗流有限元模型;对采用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等渗控措施的地下洞室群围岩,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渗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渗控措施对洞室群围岩的渗流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计算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期通风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稀释柴油机产生尾气所需的空气量,却忽略了不同洞室及同一洞室中柴油机同时工作时需要的空气量。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期通风风量计算为参考基础,详细说明各因素通风量计算方法及各系数取值依据,分析可得不同洞室及同一洞室内柴油机同时工作系数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开挖期风量计算方法,并进行工程实例计算,为地下厂房洞室施工开挖通风量计算、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研究了某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模拟了洞室开挖过程和支护过程,分析了洞室群围岩的变形形态、应力状态和塑性区分布。最后,综合评价了某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考虑温度效应时深埋洞室围岩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大理岩作为试样,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温度作用对大理岩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的影响。根据岩石热传导理论,在一定的简化假设条件下,建立了深埋洞室围岩体稳态温度场模型,得出温度应力和原岩应力耦合作用下深埋洞室围岩体应力场解析解,并探讨了温度作用对深埋洞室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杜鑫  陈斌  章环境  李俊  魏宝龙  杨田 《人民长江》2018,49(24):39-43
地下厂房洞室群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交叉开挖率高等特点,施工期围岩稳定性控制难度大,而做好施工期监测资料分析和围岩稳定性评价,则是保障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的重要措施。从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分析思路的角度出发,对位移和应力量级、应力分布特征、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围岩最大位移为65. 58 mm,锚杆应力绝大多数在200 MPa以内,围岩松弛变形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围岩松动圈基本上在3 m以内,支护参数合理有效;(2)围岩位移和支护设施的应力量级可控、分布合理、变化规律正常,施工期地下厂房围岩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杨房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和对围岩稳定性的评价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性较好,但地应力场相比同等埋深下其它工程偏高,且主厂房有断层穿过。为更好地分析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稳定性,依据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期地质情况、物探成果、安全监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成果,对施工期围岩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成果表明,地下厂房开挖扰动使围岩出现松弛,松弛深度在1.4m以内;地下厂房总体变形不大,支护体系受力也在正常范围内,较大变形和支护受力区域主要受局部不良岩体结构和较强的开挖卸荷扰动影响所致;受较高岩体质量和地应力场条件影响,厂房开挖后围岩松弛圈内易出现平行于边墙的卸荷性裂隙,使得围岩中局部可能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变形和较高的支护受力。  相似文献   

15.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洞室群由于地应力高,开挖时围岩变形大,施工中曾多次发生岩爆,对围岩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通过对施工期围岩变形监测进行分析研究,为地下洞室的开挖、支护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安全监测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规模巨大,主厂房、主变洞、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为确保施工期围岩的安全稳定,通过使用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锚杆测力计、测缝计等监测仪器,对围岩表面和深部的变形进行监测,分析了地下厂房三大洞室第Ⅰ—第Ⅲ层开挖的位移特性与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开挖引起的上层围岩变形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三大洞室岩锚梁高程以上最大变形为16.43 mm,主厂房顶拱、上游侧岩锚梁和尾水调压室上游边墙围岩变形较大;爆破开挖扰动、开挖引起的空间效应以及较差的地质条件是围岩变形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加强支护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结构应力、变形等方面介绍了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壁梁监测设计及安全监测成果。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岩壁梁支护结构应力、围岩变形较大但已趋于稳定,混凝土结构应力与结合缝张开较小,岩壁梁处于逐步稳定的工作状态。由于溧阳抽蓄工程地质条件在国内外同类工程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其对于以后同类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监测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分析等具有特殊的意义与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洞库锚喷支护体系的应力分析及围岩与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承载是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开挖支护的重点关注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了地下洞室的开挖,研究了洞室的变形稳定和支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并引入薄层单元考虑洞室围岩与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探讨了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由于洞库围岩完整性好、强度高,地下洞室围岩变形较小,且以线弹性变形为主,为安全考虑宜及时完成支护,防止局部受节理裂隙面影响出现掉块现象。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水幕压力作用下,当粘结强度<0.6 MPa时,在边墙部位开始出现喷射混凝土脱离,当粘结强度<0.5 MPa时,大部分出现脱离现象,因此需要注意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大现场粘结强度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19.
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结构面较发育,其稳定性是本工程最主要的环节。应用地下厂房围岩的组成、结构、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地应力等方面的试验资料,重点对地下厂房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块体稳定、平面有限元、岩爆等分析研究,分析总结出了洞室稳定条件及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我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抽水蓄能电站与岩体初始应力场测试、应用资讯;初步研讨了当代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中应用岩体初始应力场的一些基本规律,包括:① 20座抽水蓄能电站实测岩体初始应力场存在高、中、低三类地应力水平;② 实测的岩体初始应力与埋藏深度的关系;③ 抽水蓄能电站厂房洞室长轴方向与地应力的关系; ④ 抽水蓄能电站的有压隧洞最小覆盖厚度;⑤ 地质断裂对抽水蓄能电站岩体初始应力约有30%~50%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