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并在超声检查后2 h内行胸部X线检查。以CT检查或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X线检查胸部严重多发伤的诊断效能。多因素回归分析床旁超声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胸部严重多发伤60例,包括合并胸腔积液28例、肺挫伤12例、气胸10例、心包积液7例、创伤性膈疝3例。床旁超声诊断结果与X线比较,其对胸腔积液(92.86%vs.71.43%)、肺挫伤(83.33%vs.50.00%)、气胸(90.00%vs.50.00%)、心包积液(100%vs.14.29%)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00%、100%、95.00%,与X线(76.67%、95.00%、85.83%)比较,敏感性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间>1 h、多发脏器损伤、ICU医师工作年限>5年均是影响床旁超声诊断效能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ICU应用床旁超声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对多发性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救治的100例多发伤且怀疑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时间2016-02—2017-02期间所有患者均由我院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进行床旁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2h内接受胸部CT、胸片检查,以临床最终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床旁超声在鉴别诊断胸部损伤中的价值。结果:100例多发伤疑似合并胸部损伤患者最终临床确诊77例患者合并胸部损伤,其中合并气胸13例,合并胸腔积液50例,合并肺挫伤28例,合并心包积液6例,合并创伤性膈疝2例;床旁超声诊断与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气胸84.62%,胸腔积液94.00%,肺挫伤82.14%,心包积液100.00%,创伤性膈疝50.00%,其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超声在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心包积液中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胸片检查(P<0.05);床旁超声平均耗时显著的低于CT及胸片检查(P<0.05),CT平均耗时显著的低于胸片检查(P<0.05);床旁超声鉴别诊断胸部损伤的灵敏度为88.31%,特异度为91.30%,漏诊率为11.69%,误诊率为8.70%;CT鉴别诊断胸部损伤的灵敏度为96.10%,特异度为95.65%,漏诊率为3.90%,误诊率为4.35%;胸片鉴别诊断胸部损伤的灵敏度为76.62%,特异度为73.91%,漏诊率为23.38%,误诊率为26.09%。结论:ICU应用床旁超声对多发性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诊断具有耗时短、诊断符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临床检查应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疑难胸膜疾病的诊断检查和胸腔镜检操作关键。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胸膜疾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因组成和并发症。结果91例胸膜疾病患者,男性73例,女性18例,胸腔积液71例,自发性气胸20例。胸腔积液病因:恶性肿瘤39例,结核15例,慢性炎症14例;气胸病因:肺大疱6例;胸膜粘连3例;肺破裂1例;无原因者8例。并发症以发热多见,无与胸腔镜检查相关的死亡。结论:该院胸腔镜诊断的胸腔积液以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结核。难治性气胸首要病因为肺大疱。对胸液分析、细胞学检查和闭式胸膜活检不能确诊的胸膜疾病有必要考虑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超声诊断重症呼吸道疾病合并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重症呼吸道疾病合并气胸的价值。方法对39例床边胸片检查未能发现隐匿性气胸的重症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CT扫查,根据CT结果将39例患者(78侧胸腔)分为实验组(有气胸的单侧胸腔)和对照组(无气胸的单侧胸腔),并进行胸部超声扫查,评价根据声像图特征诊断气胸的准确性。结果 39例气胸患者中,1例为双侧气胸,实验组共40侧胸腔;对照组共38侧胸腔。气胸的声像图特征为肺滑动征消失、A线征及肺截断性改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特征性声像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肺滑动征消失诊断气胸的敏感度为100%(40/40),特异度为78.95%(30/38);A线征诊断气胸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63.16%(24/38);肺滑动征消失合并A线征诊断气胸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4.74%(36/38);肺截断性改变诊断气胸的敏感度为77.50%(31/40),特异度为100%(38/38)。结论超声可以诊断床边胸片未能发现的重症呼吸道疾病合并的气胸,为临床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ICU 救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由ICU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在超声检查后2h内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CT检查或手术探查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床旁超声与X线的检查时间、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对床旁超声的诊断效能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床旁超声与X线的检查时间分别为(4.1±1.5)min、(19.0±3.3)min,床旁超声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X线( P<0.05);120例患者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了60例阳性患者,合并胸腔积液28例、肺挫伤12例、气胸10例、心包积液7例、创伤性膈疝3例;床旁超声对胸腔积液(92.86% vs 71.43%)、肺挫伤(83.33% vs 50.00%)、气胸(90.00% vs 50.00%)、心包积液(100.00% vs 14.29%)的正确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 P<0.05);床旁超声检查出54例阳性患者、66例阴性患者,X线检查出49例阳性患者、71例阴性患者,床旁超声的诊断结果一致性明显高于X线(P<0.05);床旁超声的敏感度(90.00% vs 76.67%)、准确度(95.00% vs 85.83%)、阴性预测值(90.91% vs 80.28%)均明显高于X线(P<0.05),假阴性率(10.00% vs 23.33%)明显低于X线(P<0.05);就诊时间>1h、多发脏器损伤、ICU医生工作年限>5年是影响床旁超声诊断效能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结论:ICU应用床旁超声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超声在诊断创伤闭合性气胸及确定肺部损伤破口位置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建立体外和动物创伤闭合性气胸模型,体外实验操作者分为临床医师组8人和超声医师组8人,2组分别在人工胸腔积液背景下检查体外创伤性气胸模型(呼吸气囊模型),探查呼吸气囊破口的位置并记录诊断所用时间。动物实验选用12只五指山小型猪建立创伤闭合性气胸模型,将12只动物分为实验组(人工胸腔积液组)和对照组(无人工胸腔积液组),应用超声检查对2组的气胸情况进行诊断评估,探查肺损伤破口的位置并记录诊断所用时间。 结果体外实验2组医师均探查到呼吸气囊漏气的位置并记录特异性诊断图像,超声医师组和临床医师组分别用时(45±18)s、(60±32)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动物实验对照组超声影像均表现为肺滑动征和A线消失,部分可见肺点,肺滑动征消失显示率100.0%(6/6),肺点显示率66.7%(4/6),对照组所有实验动物超声检查均无法确定肺部损伤位置。实验组除可见肺滑动征和A线消失,在人工胸腔积液背景下还可见到连续性气泡溢出的高回声特异性影像进而可以确定肺部损伤的位置。对照组诊断用时(300±53)s,实验组诊断用时(180±35)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5)。 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均证实超声可以诊断创伤闭合性气胸,且可在人工胸腔积液背景下精准定位肺损伤破口的位置。超声对于创伤闭合性气胸的精准诊断为进一步的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人工胸腔积液的应用为创伤性气胸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ICU医师应用超声诊断危重患者气胸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CU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危重患者气胸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4—09~2005—07急诊ICU收治101例危重患者,由ICU医师进行床旁胸部超声检查,以“肺滑行”和“彗尾”征消失诊断气胸。在超声检查前后3h内行胸部CT和床旁X片检查,以CT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X片诊断气胸的价值。结果101例危重患者中,CT确诊气胸19例21侧,超声诊断17例18倒,X片诊断4例4侧,相应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5.7%时19.0%(P〈0.001)、98.9%对100%(P=0.499)、90.0%时100%(P=1.0)、98.4%对91.4%(P=0.002)和97.5%对91.6%(P=0.009)。超声与CT诊断气胸的一致性高于X片。结论ICU医师完成的超声检查诊断气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危重患者气胸的诊断提供了简单、快速而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腺苷脱氨酶(ADA)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38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组(A组)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B组)51例和其他病因胸腔积液组(C组)41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入组人员胸腔积液中CEA,CA125,CA199及ADA的水平,计算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三组CEA水平(ng/ml)分别为18.27±7.83,0.90±0.35和1.10±0.55;CA125水平(U/ml)分别为114.38±50.32,45.14±21.12和15.77±6.51;CA199水平(U/ml)分别为59.08±22.31,5.84±2.02和8.01±4.21;ADA水平(U/L)分别为10.04±4.96,35.11±10.10和12.28±5.61.A组CEA,CA125及CA199水平高于B组和C组,B组ADA水平高于A组和C组,B组CA125水平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四种标记物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发现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敏感度提高.结论 CEA,CA125,CA199及ADA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均具有临床意义,且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检查对严重创伤患者气胸进行评估并评价其效果,以求促进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20日连续创伤患者52例,对初入ICU的全部患者进行胸部超声检查。检查时患者平卧位,依次探查前胸、侧胸部,辨认并比较双侧的超声征象,以“肺滑行”和“彗尾征”均消失诊断为气胸。并在完成胸部超声后3h内完成胸部X线和CT检查,以CT或胸腔引流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气胸的效果。结果52例患者中接受CT检查证实气胸10例12侧,其中超声诊断8例9例,X线片诊断5例5侧配对资料McNemar检验提示,超声与CT诊断的一致性较高,而X线片与CT的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X线对气胸的诊断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准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床旁超声检查诊断ICU创伤患者气胸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具有完整的X线及超声检查,对超声及X线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①对引发胸腔积液的疾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引发胸腔积液的疾病主要有肝硬化、心力衰竭、肺癌、结核性胸膜炎、肺炎等;②对两种检查手段准确率的比较发现,超声检查组有119例患者检查阳性,阳性率为99.2%,X线组患者有100例患者检查阳性,阳性率为83.3%,两组患者阳性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胸腔积液方面,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丽萍  杨晓红  邬超 《华西医学》2009,(8):2018-2020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7例胸腔积液患者行首次胸膜活检术。结果:127例患者获取胸膜组织125例,穿刺成功率98.4%,经病理检查有41例为正常胸膜组织,特异性病理诊断84例,病理诊断阳性率(67.2%)。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38例(45.2%),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31例(36.9%),非特异性炎15例(17.9%)。38例恶性肿瘤经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分类,腺癌27例,小细胞肺癌2例,鳞癌2例,恶性间皮瘤2例,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未分化癌1例。发生并发症者4例(3.1%),全部为气胸,肺压缩均小于15%,未做特殊处理数日后自行吸收。结论:胸膜活检是一项安全、简单、有效的胸膜疾病的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肺超声表现,探讨不同肺超声表现诊断N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诊NRDS早产儿109例,于使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前行肺超声检查,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根据不同肺超声表现制定A、B、C三种诊断标准(胸膜线增厚,至少一个肺野内出现“B”线或“AIS”征为A标准;胸膜线增厚,出现“白肺”征,“A线”征消失为B标准;胸膜线增厚,出现“白肺”征且任一肺野可见“肺实变”征为C标准),分析其对早产儿NRDS的诊断效能。结果109例NRDS早产儿中,临床诊断NRDS 31例,非NRDS 78例。A标准对NRDS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B标准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标准(70.96%vs.38.71%,89.66%vs.80.41%,均P<0.05)。31例NRDS中,重症NRDS 15例,非重症NRDS 16例。C标准诊断重症NRD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93.75%、91.66%、78.94%,AUC为0.835,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6。结论“白肺”征是肺超声早期诊断早产儿NRDS的重要影像学特征;“白肺”征合并“肺实变”可初步诊断早产儿重症NRD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疾病谱,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筛选通过胸水检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判断病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共348例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5.3%。不同年龄组间,胸腔积液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检查术后发热(52例,15.0%)及大面积皮下气肿(49例,14.1%)常见,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例,0.9%)。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负张性肺水肿的护理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张性肺水肿 (ReexpansionPulmonaryEdema ,RPE)是各种原因所致肺萎陷后在肺负张时或负张后 2 4h内发生的急性肺水肿。多见于气胸、液胸大量抽气、抽液时或胸腔负压引流后 ,也可见于胸内巨大肿瘤摘除或单肺麻醉后肺负张时。RPE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如同时有低血压时 ,其病死率可高达 2 0 %。我院收治 18例PER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发生RPE18例。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19~ 6 7岁 ,平均年龄4 5岁 ,因胸腔积液、积气行胸腔或闭式引流 9例 …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ADA、CEA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和腺苷脱氨酶(ADA)在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结核性胸膜炎及37例癌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ADA、CE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CEA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水平(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水平(P<0.01);CEA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敏感度分别为6.5%和78.4%,特异度21.6% 和93.5%,ADA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的敏感度分别为87.0%和5.4%,特异度94.6%和13.0%.结论 胸腔积液ADA、CEA检测对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均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胸腔积液ADA与CEA有助于提高其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胸腔积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及19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检查资料,分析C反应蛋白、胸腔积液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因、病情轻重、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45例(83.3%);并C反应蛋白升高46例(85.2%);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胸腔积液37例(68.5%)。19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合并胸腔积液18例(9.2%),C反应蛋白升高57例(29.1%),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胸腔积液2例(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均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独立预测指标,但以胸腔积液联合C反应蛋白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胸腔积液患者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检查诊断结果及并发症,观察支气管镜下的胸膜改变。结果 198例胸腔积液患者通过电子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查明确诊断143例,确诊率72.2%。未见心律失常、休克、复张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操作简单、诊断率高、并发症较少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结核性胸膜胸腔积液患者及4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并与PPD、抗酸杆菌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不同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性能。结果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及抗酸杆菌涂片敏感度分别为95.2%、80.9%、42.8%及11.9%,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特异度分别为90.4%、83.3%、54.7%,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SPOT.TB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高于PPD及抗酸杆菌涂片,且胸腔积液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SPOT.TB方法特异度高于P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且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征象在气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临床怀疑气胸并被CT证实的65侧(62例)气胸及59侧气胸的对侧非气胸胸腔和108侧(54例)非气胸患者胸腔的同期胸部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肺滑动"征和"彗尾"征同时缺失诊断气胸的准确性最高,为96.6%(P<0.005)."肺点"对于气胸的特异性100%(P<0.005),敏感性36.9%,对少量气胸敏感性100%."肺滑动"征缺失或/和"彗尾"征缺失的气胸阴性预测值100%.目标病灶消失为2例穿刺后气胸的共同特征.结论 "肺滑动征"和"彗尾征"同时缺失是诊断气胸的较为可靠指标,"肺点"可作为少量气胸特征为临床保守治疗提供依据,"肺滑动"征或"彗尾"征的存在可排除气胸,而目标病灶的消失应是穿刺引发气胸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时超声观察胸腔积液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三年中627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资料,其中100例行110次C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分析超声判断胸腔积液病变的准确性及急性胰腺炎时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结果:超声对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1%、90.2%及89.4%。在轻症胰腺炎中,胸腔积液的出现率为2.9%(左侧)及8.3%(右侧);在重症胰腺炎中,胸腔积液的出现率为76.0%(左侧)及53.6%(右侧);有胸腔积液平均住院日为23~30天,而无胸腔积液平均住院日为14~15天;左侧胸腔积液较右侧更常见,但后的住院日及重症胰腺炎发生率均较前高。结论:胸腔积液是急性胰腺炎时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胸腔积液病变;胸腔积液与急性胰腺炎的轻重及住院时间长短有关;右侧胸腔积液预示着疾病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