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对糖尿病肾脏疾病2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VLH-6100光电离子治疗仪,观察治疗前后3个月24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延缓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分析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成分。方法:采用全自动电泳分析仪以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法(SDS-AGE)对85例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尿蛋白电泳分析。结果:85例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标本经尿蛋白电泳,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在凝胶上可区分为非选择性肾小球性、选择性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及混合性蛋白尿。结论:非浓缩尿蛋白能早期敏感检测尿蛋白组成成分的变化,对患者亦无任何损伤,电泳技术简便快速,无创伤,报告快速准确。且实验结果与肾脏病理损害部位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分析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成分的特点。方法:采用全自动电泳仪以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法(SDS-AGE)对45例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尿蛋白电泳分析。结果:45例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标本经尿蛋白电泳后,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在凝胶上可区分为非选择性肾小球性、选择性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及混合性蛋白尿。结论:琼脂糖尿蛋白电泳技术简便快速、无创伤,且实验结果与肾脏病理损害部位及程度有关,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早期的临床疗效,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肾衰竭早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9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56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半个月至一个月后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观察对糖尿病肾脏疾病肾衰竭早期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通过降糖、降压、渊脂、保护肾功、治疗并发症等治疗措施,2例患者死亡,发生并发症者4例,5例患者血糖、血压、肾功等情况控制不理想,其余45例患者血糖、血压平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情况良好。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4%。结论糖尿病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早期是采取防治措施的有效时期,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肾损害,阻止疾病发展至临床蛋白尿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阴虚、肾阳虚证与尿渗透压之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肾功能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21例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肾阳虚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渗透压、肾功能等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医症状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渗透压和肾功能结果与肾阴虚、肾阳虚有关,且尿渗透...  相似文献   

6.
肾病综合症在临床上是较难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肾脏疾病 ,往往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所以人们一直为此种疾病开拓治疗新途径而努力着。笔者采用中药补气活血法给予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治疗 2 3例 ,男性 14例 ,女性 9例 ;年龄 15~4 8岁 ;病程 1 5~ 2 5年 12例 ;2 5~ 5年 11例 ;水肿2 3例 ;尿蛋白 18例 ;尿蛋白 5例 ,血浆白蛋白低于 30g/L19例 ,白蛋白球蛋白分离不清 1例 ;胆固醇增高 14例 ;尿素氮 (或非蛋白氮 )增高 8例。2 治疗方法基础方 :黄芪 30g、党参 30g、当归 15g、川芎 15g、丹参 15g、红花…  相似文献   

7.
张顺利 《河北中医》2000,22(10):781-78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逐渐发展到晚期 ,肾实质遭到严重损坏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在其终末阶段 ,肾功能降到相当于 2 0 %左右时 ,临床上表现为尿毒症。此时 ,患者只能靠血液透析及其它血液净化疗法以延缓病情发展 ,维持生命。1 994~ 1 999年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30岁 ,平均 51 .3岁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 2 0例 ,高血压病 4例 ,糖尿病 2例 ,其它疾病 (多囊肾、结缔组织病等 ) 4例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据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期组(尿蛋白定量30mg/24h~300mg/24h);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尿蛋白定量均在300mg/24h以上。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一次,14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排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治疗组3个亚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前24h尿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有明显减少,肾功能有所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正常的临床期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有所下降。治疗组治疗后24h尿白蛋白下降百分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为50%,在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为40%,而在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为20%。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使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肾功能正常期患者尿蛋白减少,肾脏功能得以保护,减缓肾脏病变发生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抗尿蛋白作用的因素。方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136例。分别实施卡托普利、西拉普利和依那普利各两个剂量组治疗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钠和肾功能,并检测患者ACE基因表型。依据尿蛋白减少率(UPDR)分为:显效组(UPDR>50%)33例,良效组(UPDR:30%~50%)49例,有效组(UPDR:10%~30%)23例,无效组(UPDR:-10%~10%)21例,恶化组(UPDR<-10%)10例。分析各组间ACEI种类、剂量以及上述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1. ACEI的抗尿蛋白作用,与ACEI种类、剂量和患者ACE基因多态性无关;2. 与其他组相比,显效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良好、MAP较低;3. 无效组和恶化组治疗过程中食盐摄入控制不良。结论:ACEI种类、剂量和患者ACE基因多态性不影响ACEI的抗尿蛋白作用,肾脏疾病早期应用以及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可提高ACEI抗尿蛋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可能的机制及百令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100例(NDN组),无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NDN组分为常规治疗组、百令胶囊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仅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百令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5粒/次,3次/d,共服用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的变化。结果:在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肾小球滤过率(e GFR)显著低于对照组[ABI(0.82±0.17)VS(1.07±0.51),TBI(0.64±0.16)VS(0.99±0.23),e GFR(49.5±6.5)VS(95.4±7.1)m L·min-1·(1.73 m2)-1,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8-iso-PGF2α(18.72±3.2)VS(8.21±1.9)μg·L-1,CIMT(1.13±0.19)VS(0.71±0.17)mm](P0.05)。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GFR与ABI,TBI呈显著正相关(P0.05);8-异前列腺素F2α,ABI,TBI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5,P0.001,P0.001);百令胶囊治疗组治疗后ABI,TBI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ABI(0.98±0.35)VS(0.81±0.35),TBI(0.92±0.23)VS(0.62±0.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iso-PGF2α下降更明显[(9.34±2.8)VS(18.08±4.1)μg·L-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可能与动脉硬化、氧化应激有关,使用百令胶囊干预能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抗氧化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延清  王颖 《中医杂志》2008,49(5):417-420
目的 观察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LN患者共25例,治疗以黄芪、熟地黄等作为主药,持续6个月.观察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AI评分,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抗ds-DNA、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 两组SLEDAI及AI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NO、MDA及抗ds-DNA明显下降,SOD、GSH-Px和GSH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肾功能正常组LPO、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3升高(P<0.05).结论 抗氧化中药对SLE缓解和延缓LN肾功能恶化有一定疗效,但对已经进入肾功能不全的LN疗效差,对肾脏组织学病理分型为V型的LN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疾病。该病尿蛋白是肾脏病理损害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尿蛋白的含量对于阻止或延缓慢性肾炎的病程进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医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滋肾清利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客观评价其治疗CK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CKD1-3期诊断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加滋肾清利胶囊治疗;对照组90例,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变,并监测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常规等理化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临床总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肌酐(SCr)、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4h尿蛋白定量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滋肾清利胶囊可以提高早期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疗效,能降低甚至消除尿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解毒通络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法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对老年人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 1例使用ACEI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A组 ,ACEI与利尿剂合用组共 132例 ;B组 ,ACEI与除利尿剂以外的其他一线降压药物 (如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 )合用组共 16 9例。回顾性分析 2组用药前后的血肌酐的变化情况。以用药后血肌酐较用药前上升 >30 %作为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分别统计 2组资料中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分析A组资料中年龄、性别、ACEI剂量、心胸比、心脏功能、血压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与肾功受损相关。结果 A组中肾功受损发生率为 36 .36 % ,明显高于B组的 3.5 5 %。A组年龄、心功能、ACEI的剂量对肾功的影响有差异 ;性别、心胸比、收缩压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均无差异。A组肾功受损患者中肌酐上升 >30 %多发生在2周以内。用药 2周后尿蛋白无变化。结论 ACEI与利尿剂合用容易造成老年人肾功能损害。年龄、心脏功能、A CEI剂量对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龙成分EFE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Ⅲ期患者36例、Ⅳ期患者48例,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与地龙成分EFE口服,疗程为10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量(Upr)、尿素氮(BUN)、肌酐(Scr)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Ⅲ期、Ⅳ期患者UAER、β2-MG、Upr明显改善,患者的BUN、Scr得到改善,患者水肿等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地龙成分EFE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肾功,改善患者水肿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益肾活血汤配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临床观察,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且符合下列条件:①尿蛋白阳性,24h尿蛋白定量>250mg;②肾功能进行性减退;③排除其它肾脏病变;④除糖尿病症状外见肾病症状(面色苍白或晦暗,神疲乏力,呕恶甚面浮肢肿);⑤无心力衰竭及酮症酸中毒等。Mogensen按IDNM肾脏损害将糖尿病肾病分为Ⅴ期,全部资料符合Ⅲ-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6.6±6.7)岁,病程5~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等病毒因素在HBV-GN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1例HBV-GN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GN患者基因型,HBV多态性芯片检测基因变异,同时测定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等临床资料.结果:41例HBV-GN患者,B基因型14例,C型24例(86.8%),B+C混合型3例.B型和C型患者间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尿红细胞计数、血压、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均P >0.05).12例为前C区1896位变异,1896位变异与未变异者间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GN患者HBV基因以B、C两型为主,C型为多.C型患肾脏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前C区1896位变异和YMDD变异对HBV-GN患者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破坏,肾脏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笔者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观察其对患者毒素清除和肾脏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破坏,肾脏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笔者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观察其对患者毒素清除和肾脏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