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根源在于生产与消费比例不协调。要纠正宏观经济失衡,必须从扩大内需、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比例失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指数体系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作用;然后通过最终消费率及消费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说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最后提出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倾向,培育有利于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环境,以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济研究中对于宏观消费理论的关注,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的消费内情,对进一步缓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对某些具体的消费函数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具体的消费函数来认识具体的经济特点,研究探讨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社会进行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研究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常态下,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降低,如何扭转该现象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重点考察了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物价水平、利率、金融资产诸多因素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后,为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造出一些与原始变量相关性很强,而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在相关结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调整财政政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菁菲  张娟 《饰》2004,(1):13-16
消费社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70年代的日本和西欧都先后进入了消费社会,以供给大于需求为经济特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社会有效需求。在中国,尽管我们还未彻底实现工业化,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叶,这种结构性的过剩经济就出现了,如今的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的今天,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意味着我们走向了消费社会,我们可以将消费社会的基本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目前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影响消费需求的原因之后,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7.
提高居民消费率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斯密的消费经济思想、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阿尔文.费雪的时际选择、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都为提高居民消费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我国应从发展生产力、规范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利率结构以及拓宽消费信贷渠道等方面来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扩大国内需求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食品非可持续性消费行为,主要表明在:食物结构不合理;食物浪费严重;就餐方式不科学、不卫生;不良的食品消费嗜好等。为此,要实现食品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必须使食品消费具有如下特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对食品消费的需求;符合居民的平衡膳食结构;适应人们饮食观念的新变化;适应食物消费方式的新转变;迎合食物消费的热点;大力发展高压食品;尽力提倡绿色食品消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总体经济及出口、投资、消费的变化情况来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对中、美两国支出法GDP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经济所具有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上的矛盾,提出了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模式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拉动经济增长应特别重视刺激消费需求观点,并提出了当前阶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都市是由 动 和 静 两部分因素组成的一种次序状态 .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都市里的人们起着潜在的影响 .通过分析街道景观设计中这种构成关系 ,尝试把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融入到都市的环境中 .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为"字与现代汉语"搞"字有许多相似点与不同处,可比性极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是必要和可行的。语义方面,二者均为泛义动词,但各有侧重;语法方面,都主要作动词,但在造句功能和相对位次上存有差异;语用方面,在语体色彩和语言风格上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3.
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文化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 ,两种文化瑰丽无比而又各具特色。笔者从两种文化中各拈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范畴—“兴”与“移情” ,来追寻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与"不能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副词,由于二者均表示双重否定,且形式相仿,意义相近,所以存在着很多混用、误用的现象。文中结合在高中所作的问卷调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对这两个词进行同义的研究和描述分析。搞清二者的关系,不但对于辨析同义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数量正在激增的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人才"与"资源"各自词义不同、地位和功能不同,两词不应混为一谈;指出两者组词易生弊端;提出了各就其位的部分组词形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思考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审慎地思考设计对于生活的影响——“慢”生活将有助于形成相对恒定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将帮助我们找到“如何生活是好”的答案,并有助于建立成熟的价值观。倡导“慢”设计将使设计者摆脱“快”生活的裹挟,摆脱框架与套路,自然的流露以及避免设计对大众生活体验的隔断。“慢”设计将为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因为“慢”是通过耐心、慎重和深思熟虑表达对人与世界充满关怀的负责任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把参考文献[1]中模糊近似环的概念推广到L型模糊理想的定义,并且得到了完全分配格上的L型模糊近似环和L型模糊理想的和与交的某些运算性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甜"和"sweet"在英汉语中词源、语义的辨析,加深对两词的理解程度,澄清两词在翻译时存在的问题,为两词的互译奠定一定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