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的逻辑思维体系 ,同时非逻辑思维方法 (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心悟 )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被进一步揭示 ,因此只有将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思维方式结合 ,才能够逐步地认识科学的未知领域 ,并使中医重新与现代科学哲学相结合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条辨》是温病发展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伟大著作,是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完善了温病辨治体系,至今指导着温病临床实践,但《温病条辨》并非温病理论与吴鞠通之临床经验的简单叠加,而是吴鞠通天才逻辑思维综合应用的结果。是书之三焦体系的辨证分析逻辑、条文的各种形式逻辑以及论治的模拟逻辑相结合早以突破了中医传统的形象类比思维局限,与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紧密融合在一起。拟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温病条辨》,揭示吴鞠通著书之天才思维逻辑,为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温病条辨》提供基础资料;为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中医经典作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是在西方逻辑思维模式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中医学是东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其思维模式具有逻辑和非逻辑的双重特点.当前中医教育在专业思想稳固性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理论在思维与认知上存在缺陷.充分认识中医学本身的思维特点,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医逻辑学,能促进中医学的教育和科研,是中医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认为《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的逻辑思维模式和特点,《伤寒论》的思维确定性原则都是对中医逻辑思维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反逻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明 《国医论坛》1998,13(4):15-18
中医反逻辑思维根植于古代《周易》和道家思想,其本质特征是思维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其特点是认识的直觉性,概念命题的不确定性,思维重主体性以及表述的言简意眩性等,反逻辑思维常用的方法有心悟法,猜想法,形象比喻法,象数推演法,意境描述法以及寓言神话隐喻法等。在中医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形成自身理论体系,指导临床辨证论治诸方面起着不可磨灭和仍然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形成于秦汉之际的中医学,除受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外,还极大地应用了总结逻辑思维和自然科学为核心的"墨辨"逻辑作为说理和论证的工具,为中医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分类法、取类比象法"以及辨证论治法为例,探析其逻辑思维方法。这种根据疾病运动发展变化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正是中医朴素辩证思维逻辑的体现,也正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对古代逻辑思维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  刘爱玲 《中医研究》1998,11(5):15-16
中国古代逻辑思维方法,主要表现为《墨经》“以类行之”,“异类不比”的形式逻辑和荀子“辨合”与“符验”的辨证逻辑。它为张仲景研究伤寒病,撰写《伤寒杂病论》在方法论上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了创造性的贡献。现就此进行两点探讨。以《...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中医学著作的四大经典之一。本文尝试通过打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划分方法 ,以其中“太阳病篇”原文为例 ,对其进行重新划分、解析 ,力求突破创新 ,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伤寒论》原文 ,进而领悟其精髓 ,找到逻辑思维形式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点。1 逻辑概述逻辑是一门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学科 ,到现在已发展有几个主要的分支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其中形式逻辑简称逻辑 ,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思维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另外 ,在现代汉语里 ,逻辑亦指运用思维形式而言。本文中这两种含义均有涉及。思维有内容和结构…  相似文献   

9.
樊平 《国医论坛》2014,29(1):48-49
逻辑思维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是中医正确认识、诊断疾病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中医专业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强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中医临床医疗与科研工作能力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尤其重视中医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篇、肝风篇、眩晕篇、头风篇具有肝风病证的医案,探讨逻辑思维在叶氏医案中的应用情况,旨在说明中医思维是依据中医理论,经过概括、分析、推理、判断,进而反映和揭示客观现实的逻辑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逻辑方法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建平 《国医论坛》1991,6(6):10-11
张仲景所撰《金匮要略》对四十余种中医杂病的症、理、法、方药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论述,论中所涉及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有取类比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等,尽管这些逻辑方法在中医学中有较广泛的运用,但《金匮》尤具特色.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取类比象,明察易识由于中医杂病复杂繁多,症脉难辨,机理易惑,仲景为使后人易于掌握杂病之变化多端的症状表现和易于困惑的病理机制,在《金匮》中大量地采用了取类比象(又称“援物比类”)的方法,其运用不外说理与推理两  相似文献   

12.
逻辑思维在中医跨语际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翻译理论在涉及语言与逻辑思维联系方面探讨不多。本文依据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划分方式,结合术语内涵和英语语言规范,探讨中医英译时词语逻辑中的词素和语序逻辑的重构;结合汉英句式逻辑的区别,探讨中医汉英翻译中的语态和结构逻辑重构;结合汉英句群逻辑中的区别,探讨句群逻辑分层和逻辑的重构。逻辑思维在中医汉英跨语际翻译中的应用策略探讨,可加强中医外译语言描述中概念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促进世界不同文化受众对中医药内涵的正确理解,从而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祝茜  赵明君 《河南中医》2016,(6):936-939
中医经典确立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本范式,蕴含着中医学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汇集着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内在原因。"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经典专著《伤寒论》的始终,它既可以体现在六经证及其兼证、变证方面,也可以体现在"病证相应""异病同治"及六经病治法等方面。因此掌握中医学逻辑思维,掌握"从一般到特殊"的诊疗逻辑思维方法是决定诊治活动趋近于诊治目标的核心因素,利于理解和认识方证间互相关系及方证的病变本质、临床表现。同时,是争取最佳疗效的重要条件,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琦  王娜  张建 《中医教育》2022,(2):64-66,81
逻辑思维是正确认识抽象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对中医药及生命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化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知识点多、系统性强、内容抽象、难度较高,导致许多学生缺乏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据此,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节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关系浅识:与赵斌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发展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事情。在《中医学的发展急务是向中国自然哲学辨证回归》一文(以下简称《回归》,见《甘肃中医》1994年第7卷第4期)中提出,中国自然哲学“可与具备较为完美的理论及客现实证的现代科学同席就坐”,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结合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是中医学“忽视了与中国自然哲学的深层结合”,应当承认,《回归》一文的主张及其他相类似的观点,在中医学界并不是个别的,所以有必要在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象”为工具,通过直观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这三种象思维方式对脾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天人相应是贯穿《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抓住了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内经》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①用对天的认识说明对人的认识;②用认识天的方法认识人;③从人和天的关系中研究人;④研究天人相应规律和运用天人相应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说明,我们不仅应该继承中医学中的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尤其应该继承中医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才能主动、自觉、广泛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以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8.
程容  朱向东 《中医药学刊》2004,22(3):512-514
阴阳五行学说首先是一种哲学上的方法论,渗透到中医学中则成为中医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认识阴阳五行学说,首先揭示其方法论的科学内涵,才能理解其在医学中的运用意义。探寻先秦哲学发展的轨迹,主要从早期阴阳家言,到《周易》哲学的成熟、邹衍思想的形成三个方面,结合现代科学中的地理、气候知识对阴阳五行学说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正确掌握和运用阴阳五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仲景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医圣,不仅是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证经验,而且还善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于临床实践中。本文仅就《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论治中的逻辑思维方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历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自身,体现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优势、文献资料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的优势。中医药学自身也存在着理论缺乏逻辑完备性,微观分析与实证不足,理论表述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中医理论的封闭性、停滞性,无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通而不能快速发展。 从现代科技革命所表现的综合化、社会化、高速化的特征和认知方式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趋向来看,中医学原理、中医学思想、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虽然显示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创新。首先要在理论上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重构中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整理、表述;其次是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突破点的科学选择,运用现代中介方法,找出中医与各学科之间的中介融合点;再次是按照系统科学原理,注意各层面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实证科学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根据“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更新思维模式,借鉴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借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医学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