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白云母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_0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_1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澜沧变质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可与世界著名的高压带对比。  相似文献   

2.
滇西澜沧变质带的变形序列与变质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靖  钟大赉 《地质科学》1994,29(4):366-372
研究表明澜沧变质带由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和澜沧变质混杂带2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前者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与2期变质作用,形成了呈南北向展布的区域性流劈理S1以及冲断-褶皱构造,主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以蓝闪石、3T多硅白云母及黑硬绿泥石等高压相矿物为特征。后者在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变质变形之前业已普遍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构造及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尔后又经历了与前者相同的变形与变质历史。二者主期变质与变形作用发生在279-214Ma,与古特提斯构造发育密切相关,并形成了本带如今呈南北向展布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云南澜沧老厂石炭二叠系地层新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李如良等人于1983年曾在云南澜沧老厂附近石灰岩中采过的标本,1987—1988年李文桦、李如良及欧阳成甫等对澜沧老厂的地层补测了剖面,1988年笔者又补采了化石。经研究,老厂地区既有中上石炭统,还发现下二叠统的几个化石带和可能有上二叠统的石灰岩,并在老厂水库发现火山岩系的下石炭统地层。 本文所用的材料,基本上依照西南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李文桦、李如良实测澜沧老厂  相似文献   

4.
云南澜沧地区南角河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角河银多金属矿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评价的一个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矿床产于临沧-勐海复式花岗岩基南段西侧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的接触断裂破碎带(白章断裂)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澜沧群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下渗加热上升回返并混合少量岩浆热液为特征,以花岗岩和澜沧群变质岩为矿源层,以断裂破碎带为赋存空间,为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南角河银多金属矿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评价的一个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矿床产于临沧-勐海复式花岗岩基南段西侧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的接触断裂破碎带(白章断裂)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澜沧群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下渗加热上升回返并混合少量岩浆热液为特征,以花岗岩和澜沧群变质岩为矿源层,以断裂破碎带为赋存空间,为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南角河银多金属矿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评价的一个具有大型找矿远景的矿床.矿床产于临沧-勐海复式花岗岩基南段西侧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的接触断裂破碎带(白章断裂)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澜沧群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下渗加热上升回返并混合少量岩浆热液为特征,以花岗岩和澜沧群变质岩为矿源层,以断裂破碎带为赋存空间,为具有明显垂向分带特征的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37-40
云南澜沧县南现铜铅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中侏罗统花开左组(J2h)碎屑岩系。及其。矿床成因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矿化蚀变的构造破碎带及地球化探异常高值区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云南澜沧县勐佛铅矿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断裂本身既是矿液通道,也是矿液后期充填、沉淀、改造和富集场所。矿体近矿围岩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为铅银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源,该铅锌矿为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199件白云母b_0值分析结果表明,b_0值均在0.9020nm以上。与澜沧变质带遭受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事实相吻合。此外,白云母b_0值的统计规律显示,澜沧变质带经历了多期变质作用,一期为高压变质作用,另一期为中压变质作用,这也与已知的地质现象相符。由此可见,白云母b_0值可以很好地反映多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澜沧县孟倮山铜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下亚段顶部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分布、产出、形态均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床成因属陆相沉积—构造—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1.
张海鸥  缪磊 《云南地质》2014,(2):226-229
地苏嘎铜多金属矿位于三江成矿域中甸斑岩型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含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砂质绢云板岩或石英脉等,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与变质岩层状矿床等复合的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黄跃  王炳华  罗光明  胡清华 《云南地质》2013,(4):429-432,442
矿床属与中三叠统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喷流型(或火山沉积改造型)铁铅锌多金属矿,并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3.
宋楠  李爽 《云南地质》2020,(1):84-87
云南景谷县正兴铜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普洱中轴大断裂旁侧次级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一是上二叠统那箐组(P2nq)灰岩,二是下白垩统南新组(K1n)碎屑岩;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属中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核桃坪铅锌铜多金属矿的靶区选择、评价及矿床发现中,由浅入深的物化探工作,在8个综合物化探异常区都找到多金属硫化物矿体,金厂河矿区实现隐伏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并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找矿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勤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12,(2):139-143
眤博铜镍多金属矿处于哀牢山地体、红河裂陷槽、屏边西畴山弧交汇派生的北西多条线性断裂收敛区,辉长橄榄岩为铜镍钴容矿岩体。重磁推测基性岩体规模巨大,有较大远景。矿床类型为岩浆深部熔离—单成贯入式铜镍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6.
孙德瑜  段家能 《云南地质》2007,26(1):112-117
焦石硐铁铜矿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下盘的矽卡岩带中。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该矿床属陆相次火山-热液高温至中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关双铁矿位于大南婆—惠民—西定金多金属矿富集区。矿床成因与澜沧惠民铁矿类似,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  相似文献   

18.
老厂银铅锌多金属钼矿是近几年来老点新探评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叠加隐伏斑岩热液成因,找矿前景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铜铅锌矿赋存于中侏罗统花开左组浅色岩系和杂色岩系破碎带中,为受层位控制的砂页岩型铜矿及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0.
王胜江 《云南地质》2014,(4):566-572
腾冲县叫鸡冠梁子铁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二叠系空树河组中,空树河组普遍有矽卡岩化、角岩化和铁多金属矿化,矿化主要受矽卡岩控制,初步认为矿床类型为燕山晚期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