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青 《中医药通报》2002,1(1):25-28
中西医认识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差别在于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认识;中医药与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各有所长。中医、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都应立足于自身理论之上。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个体差异、非药物疗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潘高峰  黄海东 《光明中医》2003,18(5):F002-F00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是由先天禀赋不足 ,脏腑柔弱等体质因素和后天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房劳过度等诱发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早在《素问·奇病论》中就有论述 :“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明《景岳全书》记载 :“消渴病 ,其为病之肇端 ,皆膏梁肥甘之变……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这些精辟的论述 ,说明古人已认识到饮食的偏嗜和不当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病。I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 ,必须采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多与体质、环境、遗传、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认为其核心病机为"中满内热",西医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西医更注重降糖与减重病重,综合管理。本文就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论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病因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病机以阴虚燥热为基础,中医认为其发病亦不离脏腑之营养物质和津液的代谢紊乱失调。  相似文献   

5.
现代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继心血管、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患,也是血管损害的主要基础疾病。中医认为五脏禀赋不足或后天功能失调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发病机制与气血阴阳以及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方面不断探索,中医名家在诊疗糖尿病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各有特色。此文将2型糖尿病病机分析与名家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2型糖尿病中医患病基础、不同阶段病机及名家防治特点,以期为该病中医药研究及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玉林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林系空军青岛疗养院主任医师,从医近50年,对糖尿病的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路,现具体介绍如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李老认为对糖尿病的诊治,必须遵循中医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既要明确中医的证,又要明确西医的病。如同属消渴病,要明确是尿崩症还是糖尿病,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魏子孝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失眠、便秘等症又被称为"血糖难控因素",是加重糖尿病病情、诱发多种合并症的重要病因。魏子孝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多年,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认为糖尿病的皮肤瘙痒症又是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是糖尿病阴虚病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病机不外阴虚、气阴亏虚、络脉瘀阻、肌肤失养所致。魏子孝老师在治疗本病时,以西药控制血糖为前提,中医治疗着眼于调整机体状态。在具体诊治过程中,擅抓主症,结合微观辨证、体质量辨证,立法直中病机,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收效颇快。  相似文献   

8.
对于糖尿病的论治,古今医家大多从"三消"进行论治,具有一定疗效。文章认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传统辨证与现代辨病相结合,强调辨具有中医思维的中医的病。在中医辨病方面,认为血糖分为生理性血糖和病理性血糖,病理性血糖的中医内涵为:痰饮水湿;糖尿病的中医基本病机为:痰饮水湿输布失常;脏腑病位多在脾、肝、心、肺、肾,其中脾的运化作用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灵活性及优势,但传统中医并没有该病明确的病机认识,文章通过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微观研究及中医临床实践等3个方面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进行分析,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气阴两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痰、湿、瘀是造成血脉瘀阻的病理因素,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辨证论治新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晖  王健康 《中医杂志》1999,40(8):507-508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并按上、中、下三消分治。笔者认为,传统的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对糖尿病的病位缺乏认识;二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不够全面;三是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尚无统一见解。现探讨如下。1 肝脏是糖尿病的病变中心传统的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的辨治着重于辨别上、中、下三消的主次,区别阴虚与燥热的标本轻重。从而忽视了本病的病变中心,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最主要的病理环节是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功能异常。胰腺,中医称为脺脏。就中医的脏腑功能学概念来说,与胆同具有主疏泄、助消化功能而共同归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血管病变当重痰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病机、体质证型分析、治疗用药三方面论述痰瘀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认为痰瘀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痰瘀贯穿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终,痰瘀同治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必须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糖尿病合并症之一。在中医方面,现代医家对其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浊邪有一定关系。文章从浊邪角度深入阐述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总结糖尿病肾病病机为正虚浊伏,并从扶正驱浊进一步阐述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冀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3.
著名老中医姜海涛系巳故全国名老中医姜春云之侄,家学渊源,诊治糖尿病四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糖尿病肠病以阴阳气血辨证,临证加减,收到良好的疗效。 姜老认为,糖尿病肠病的主要机理是气血阴阳失调以及与由此产生的病理产物湿、痰、火、瘀有密切关系,这些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糖尿病肠病的致病因素。糖尿病大多属中医“消渴”范畴,最伤阴津,水不行舟,可见大便秘结。但临床又见大量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而表现为肥胖乏力.以脾虚湿阻力主,病程绵长。久病及肾,脾肾双亏。脾失运化,水谷…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医药》2015,(4):41-43
<正>糖尿病在中医称为"消渴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钱秋海主任医师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近40载,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方面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血不利则病水、寒凝血脉而病水;在治疗上钱秋海教授注重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  相似文献   

15.
周羽 《光明中医》2016,(12):1839-1840
通过对近10年妊娠期糖尿病的中医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从妊娠糖期尿病危险因素、中医证候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析,认为中医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规范,应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其发病规律,为中医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既往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西医对糖尿病的研究成果,对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与证侯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素体阴亏、先天禀赋不足、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虚损、痰湿、血瘀、郁热燥热、虚实夹杂等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与机体日益消瘦为主的三多一少症状,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文献颇多,现将近2 0年治疗概况述评如下。病因病机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看法较一致,认为主要是过食肥甘、五志过极、房室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几个因素。对其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的观点认为其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2 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突破传统“阴虚燥热”之说,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机中,瘀血最为重要,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虚、实皆可导致瘀血,瘀血阻于目络,形成DR。现代医学认为VEGF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炎症改变。瘀血病机与VEGF病理变化有相似之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思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是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疾病的主要模式。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再进行辨证论治是多数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对糖尿病所采取的诊疗方法,其他模式还有:糖尿病专病专药的应用;或忽略糖尿病诊断,单纯中医辨证论治。笔者认为,糖尿病病证结合治疗是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对其病证结合模式的探索是提高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几次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呈现出居高不下的发病率,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既往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本病机,而现代医家对其病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近年来"伏热致癥"核心病机理论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试将"伏热致癥"病机理论从其中医内涵及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