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部CT影像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VC、FEV_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与护理。方法选择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胸腺肽α1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4例处于稳定期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第一次用力呼吸容积(FEV1)等指标,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FEV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桉柠蒎肠溶胶囊是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WBC、CPR、PC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与CD8~+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肺炎患者胸腺肽α1治疗,有助于改善炎症指标,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7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常规化疗加胸腺肽α140例,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2周期,6周.对照组单用常规化疗39例,化疗前后均来予胸腺肽α1治疗.结果: 6周沿疗后,胸腺肽α1联合化疗组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单用化疗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谷值、中性粒细胞谷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明显提高患者化疗后CD4+、CD4+/CD8+水平,从而改善接受化疗机体的免疫状态,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患者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 A、Ig M、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及纤维支气管镜镜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直径(6.5±0.3)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1±0.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促评分(0.7±0.1)明显低于对照组(1.5±0.3),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8±0.5)%和用力快速呼气容积(FVCL)(2.8±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3)%和(1.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泵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64例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垂体后叶素泵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泵入。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咯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vs75.0%),且咯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38%vs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泵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大咯血患者疗效确切,缩短了咯血时间,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较之对照组也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应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9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红霉素口服,观察组55例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炎症因子、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_1占比、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CRP、IL-8、TNF-α、中性粒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及PaO_2/FiO_2等各项血气水平及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明显升高,PaCO_2及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及肺部湿罗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阿德福韦酯分别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HBV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丁贺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患者.对照组:贺维力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患者.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阴转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Child-Pugh分级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ADV联合α1胸腺肽治疗了HBV患者疗效可靠,也相对安全,实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冉秀英 《吉林医学》2013,34(18):3597-3597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稳定期的合理治疗疗效分析,找出适合支气管哮喘患者稳定期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氨茶碱联合丙托溴胺混合液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稳定期治疗效果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胸腺肽α1(Tα1)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单纯TACE。两组所用化疗栓塞药均为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表阿霉素(EADM)和超液化碘油,治疗前后均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未完成治疗,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是较理想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SRL-2R水平与血清粘附因子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分为发作期组(61例)及稳定期组(45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IL-4、IL-13、SIL-2R及ICAM-1、VCAM-1水平。结果:稳定期组IL-13、SIL-2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发作期组IL-4、IL-13、SIL-2R较对照组及稳定期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稳定期组患者较对照组ICAM-1、VCAM-1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发作期组患者较对照组及稳定期组患者ICAM-1、VCAM-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CAM-1与IL-13、SRL-2R显著正相关(P<0.05),VCAM-1与IL-13、SIL-2R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SRL-2R水平失衡与ICAM-1、VCAM-1紊乱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支气管哮喘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胸腺肽α1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痰和平喘对症治疗,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照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50/500)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共注射12次;两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经门诊随访1次,进行临床情况评价,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外周血CD3、CD4和CD8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再次住院人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两组较治疗前肺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但试验组肺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舒利迭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效地减少再次急性加重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支气管灌洗,观察组给予支气管灌洗联合局部应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情况,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退热时间、咳嗽和咳痰症状消失、湿罗音消失时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能够较早缓解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肝患者共108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胸腺肽α1和拉米夫定(100mg/d)联合治疗(治疗组),48例单用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对照组),共治疗1年.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o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拉米夫定与α1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9.
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必要的解痉和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10次;二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经门诊随访1次,进行临床情况评价,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血清IgA、IgG、IgM、CD3、CD4和CD8水平。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人数和急性加重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通过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有效地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抗结核2SHR/6HR化疗方案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肠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肠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抗结核2SHR/6HR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实施抗结核2SHR/6HR化疗方案相比,抗结核2SHR/6HR化疗方案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肠结核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