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16个地市41个县,对975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中文盲和丧偶比例分别为61.2%和25.1%,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供给(90%以上),人均年经济来源少于1 000元者占19.7%。与老伴居住或独住者占68.9%,分别有6.2%和15.7%的老年人报告居住房屋有倒塌的危险或漏水情况。有3.2%报告经常吃不饱,有5.9%报告日常饭菜质量较差,有2.1%报告衣服总是满足不了需求。有5.9%和3.3%的老年人报告经常与老伴,与子女、媳妇或女婿争吵。最近1年来,648名患过疾病的老年人中仅有305人(47.1%)报告自己的子女陪同去看病,403名因病住院的老年人中仅有237人(58.8%)报告自己的子女在医院陪护过。生活满意度评价较差者占25.7%。结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一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社会支持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家庭变化的价值观和交换理论了解中国老年人居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即前后两期调查数据的变化,实证检验家庭价值观和交换理论对老年人居住安排变化的影响。结果家庭价值观和交换理论均会对老年人居住安排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从而使老年人更可能发生与子女同住或不与子女同住的居住安排的转换。结论建议加快普及居家养老服务的步伐,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输送到老人所在家庭,尽可能做到以老年人本身所在的家庭作为服务提供对象,避免老年人因各种原因进行不得已的居住安排变化。  相似文献   

3.
谷艳侠 《实用老年医学》2014,(5):431-433,437
目的调查医院就诊的失能老年人个人资本情况,分析个人资本对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出建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2~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60岁的失能老年人。根据研究对象的6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其失能情况进行分级。借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失能老年人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经济背景和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经济来源等个人资本信息,以及失能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照料的情况。结果在城乡分布、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情况方面,接受非正式照料、正式照料或无照料失能老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轻、中度失能老年人接受正式照料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重度失能老年人(P〈0.05);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年人接受正式照料的比例高于不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年人的失能程度影响其获得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的比例;失能老年人是否获取正式照料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收入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唐山市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32个社区,对在社区登记户籍的年龄≥75岁的3 448位老年人应用日常生活照护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唐山市高龄老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检出率为48.3%,女性需求检出率(51.80%)显著高于男性(44.2%)(P0.001);75~79岁、80~84岁、85岁及以上3个年龄组的需求检出率分别为33.7%、56.4%、73.3%,随年龄增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_(趋势)0.001)。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家庭支持(有无女儿、家庭环境改造、子女是否及时提供帮助、与家人倾诉与否、是否家中主事人)、社区支持(接受居委会提供服务、社区活动参与度)、家庭扩展型社会支持(亲戚朋友来往、邻里来往)是高龄老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唐山市高龄老人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检出率高,女性、高龄老人尤应受关注;有效整合家庭、社区、社会资源以满足其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童年期创伤经历、社会支持与施虐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定量表对200名老年人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主要照料者施虐倾向农村显著高于城镇(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显著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P0.05)。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童年期创伤经历及各子维度与施虐倾向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及各子维度与施虐倾向呈负相关(P0.01),情感虐待对施虐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74,P0.001),主观支持对施虐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332,P0.001),解释其23.0%的变异。结论减少童年期创伤经历,提高社会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的施虐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为发展老年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健康状况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采取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生率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情、意外事件、亲友冲突、财务丢失。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与子女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健康恶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配偶是否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影响老年人近2年经济困难的发生(P0.05);是否担心子女、经济收入满意度、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难过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乐观的生活态度、配偶同住、每天与社区朋友联系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担心子女、每月与社区朋友交流一次、与子女同住、经济收入满意度差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社区应针对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加大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量表对四川省城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方便抽样)。结果四川城市老年人有抑郁症状的为10.1%。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身体锻炼状况、家庭成员间感情、有无子女、在家居住与在养老院居住、有无慢性病和是否有突发事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四川省城市老年人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希望各界人士关注与研究,降低老年人的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8.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老年人与子女间的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代际间的双向交流,分析了代际支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结果 来自子女的经济支持和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支持都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有积极影响。但子女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老人向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对老年人的健康自我评价没有影响作用。而代际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结论 促进老年人的家庭和睦和代际交流,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福利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水平。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曲靖市麒麟区218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组社会支持差异显著(P<0.05),男女之间、子女个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文化程度高、月经济收入高、户口在城市、在婚、与配偶同住、有照料人员及有宗教信仰的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水平较高(P<0.01)。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对提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个人资本情况及其个人资本对其照料需求和利用的影响。方法 2011年2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根据研究对象的六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其失能情况进行分级。借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失能老人个人资本信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照料的情况。结果共获得合格调查对象1 706人。1调查对象的个人人力资本状况:轻度失能355人(20.5%),中度失能653人(38.1%),重度失能698人(41.4%);调查对象中基本能够支持自身日常生活需要者1 283人(75.2%),不能够满足者423人(24.8%)。2照料现状:调查对象中1 496人主要为非正式照料,占87.7%,210人为正式照料,占11.2%。3个人资本和照料提供的相关分析:轻、中度失能老人在非正式支持方面所占的比重分别达89.1%和80.2%,比重度失能老人的65.8%高(χ2=33.569,P<0.05);4从收入情况上看,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接受正式支持提供的照料比例(24.9%)高于不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8.6%)(χ2=20.649,P<0.05);拥有政府部门退休金的失能老人获取的正式支持(36.1%)高于拥有普通工人退休金的失能老人(24.4%)(χ2=10.245,P<0.05)。结论 1失能老人失能程度影响其获得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的比例;2失能老人获取正式照料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收入性质有关。3建议政府应加快出台对老年人照料的有关政策。通过服务和政策的协调实现效率的提高,尽力扩大提供老年人照料服务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