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次15 min,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VAS、PPI、PRI评分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对照组为62.5%(2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时,使用射频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射频针刀联合旋提手法的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使用旋提手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均得到了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时,使用射频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纯手法治疗,调整颈椎间隙变化,改善局部筋膜张力变化及血液循环,以达到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缓解对神经根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踝针结合体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体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自觉症状评分和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水针刀治疗,观察组联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NDI、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DI及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项强、恶寒怕风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个性化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1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2组患者均临床护理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VAS评分方面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地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经验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分组指数(PRI)、视觉核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和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同神经节段针刺与循经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循经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血浆P物质(S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I、VAS、PPI、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神经节段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PRI、VAS、PPI、NDI评分和SP、TNF-α水平,效果优于循经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77.14%(27/3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疼痛症状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颈椎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员利针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伴上肢部疼痛麻木症状,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针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实验组)和单纯针刺推拿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颈椎病常见的临床体征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上肢疼痛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及上肢疼痛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JOA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独针刺推拿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推拿手法与颈椎自我康复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颈椎自我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综合推拿手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医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感进行评价;采用颈椎功能评定量表(ASCS)对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10 d和随诊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和随诊6个月AS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整脊加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3.
万林清  高洁嫦 《广东医学》2016,(16):2523-252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颈椎病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讲解,观察组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颈椎病ACDF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24h内进行针刺干预。穴取患侧合谷穴、中渚穴、后溪穴,留针30min,每日治疗一次,共治疗10天。采用VAS评分、简式田中靖久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颈肩及上肢疼痛症状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90%。结论手三针治疗CRS术后的疼痛疗效满意,并且能增加ACD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的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在缓解疼痛和麻木不适及改善肢体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联合热敷散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非脊髓型颈椎病65例患者采用旋提手法联合热敷散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 VAS 疼痛数字评分表与颈椎病临床疗效评分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估,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剔除2例,实际观察63例,治疗结束后 VAS 疼痛数字评分与颈椎病临床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98.4%。结论旋提手法联合热敷散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能松解软组织黏连,改善软组织损伤,正骨复位,解除压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和颈部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按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椎旋提手法联合中药息晕方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4.3%(26/3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S-CS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FS-CS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胸闷、心悸、恶心呕吐或眩晕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CSA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恢复颈椎原有的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自拟葛芍威舒痹汤配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42例患者采用自拟葛芍威舒痹汤配合旋提手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体征改变情况,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等相关症状以及体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治疗有效率为95.24%。[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拟葛芍威舒痹汤配合旋提手法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麻痹疼痛等相关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中医手法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按摩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下中医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腰痛评分及整体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痛评分为(11.14±1.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5±2.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11±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中医手法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推拿按摩联合针刺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