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下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CAFESS)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CAFE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CA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明...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9岁.主诉鼻塞、流脓涕,伴头痛4~5年.患者3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鼻窦炎,行右侧上颌窦穿刺冲洗治疗.术后仍有鼻塞、头痛,鼻腔时有臭味等症状,故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4岁.因右颜面肿痛伴右侧鼻塞1年余,拟"真菌性鼻窦炎"收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肿胀疼痛,伴右侧鼻塞,无发热、鼻出血、头痛及颜面麻木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学特点及内镜鼻窦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11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2例不伴鼻息肉和67例伴鼻息肉)的鼻塞、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嗅觉障碍和鼻分泌物(后鼻漏)5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内镜鼻窦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评分的变化。结果: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均依次为鼻塞、鼻分泌物(后鼻漏)、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和嗅觉障碍。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较伴鼻息肉者鼻分泌物评分显著增高(P〈0.01),但嗅觉障碍评分者显著降低(P〈0.01)。在最令人困扰的症状方面,不伴鼻息肉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是鼻分泌物(后鼻漏)和嗅觉障碍。术后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各个症状出现的频率和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是一简便、易于开展的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鼻塞40余年,前额肿胀疼痛半个月,右侧前额部皮肤曾破溃出脓,经当地医院行抗生素静脉点滴、局部换药等治疗症状改善破口愈合,停药后额部又肿痛于2007-07-10以慢性鼻及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并额窦囊肿伴感染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左侧鼻塞8年余,伴头痛、头晕1年,加重2个月就诊我院。患者8余年前"感冒"后开始出现左侧鼻塞、流涕症状,鼻塞呈间断性,无头痛、头昏不适,当地医院以"鼻-鼻窦炎"给予滴鼻药、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1周,症状无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外伤性歪鼻畸形一期鼻功能性整复的可能性、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37例伴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一期行鼻中隔矫正、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甲手术、歪鼻矫正等。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外鼻形状,并测量术后偏离值。术后3个月对慢性鼻及鼻窦炎症状行主观评分和内镜下评分,评分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7例歪鼻患者,术前偏离值为(6.64±2.21)mm,术后偏离值为(2.04±0.97)mm,手术前、后偏离值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6.374,P〈0.001),其中歪鼻治愈率83.8%(31/37)、有效率16.2%(6/37)。慢性鼻及鼻窦炎治愈率为95.4%,手术前、后急性鼻窦炎复发、嗅觉、鼻腔通气、鼻腔分泌物、头痛、总体症状改善6项评分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外伤性歪鼻畸形一期鼻功能性整复,一次手术同时完成鼻功能重建及外形矫正,符合现代鼻外科学发展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下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CAFESS)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CAFE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CA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并有其他症状的缓解。SNOT-20评分由术前的(22.53±6.26)分减少为术后6个月的(7.80±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1,P<0.05)。Lund-Kennedy评分由术前的(4.30±1.15)分降低为术后6个月的(1.17±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7,P<0.05)。鼻内镜检查:术后第6周,部分患者鼻腔黏膜开始上皮化,直至第12周所有患者鼻腔黏膜完成上皮化。结论:CAFESS是继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项新技术,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病理学指标对预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接受鼻内镜手术1年以上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问卷调查,阅读这些患者的手术标本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病理指标,统计学分析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术后的主要症状及其与病理学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后最主要的症状有鼻塞、流脓涕、流清涕或打喷嚏,其中杯状细胞与打喷嚏、流脓涕症状,病理性腺体形成与头昏症状,组织水肿程度与后鼻滴漏症状相关(P〈0.05)。结论:病理学指标有助于预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5岁,因听力下降12年,鼻塞、多涕8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10月入院.患者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突发性听力下降,经治疗恢复不佳,8年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双侧鼻塞,初始时呈间歇性,后渐加剧旱持续性鼻塞,伴大量脓涕、嗅觉减退,无鼻痒、打喷嚏,无明显头晕、头痛.在外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有改善,8年来未规范治疗.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左耳听力较前明显下降,嗅觉进一步下降.无骨折病史,否认类似家族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