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我科预防及治疗102例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经验。方法及结果:早期入院行预防性手术30例,包括改良食管腔内置管18例,15例成功,3例失败;食管腔内加压置管7例及循环式扩张5例均治愈;已形成瘢痕狭窄或结肠重建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78例,手术方法有结肠代食管45例,切除瘢痕段食管行食管胃吻合11例,颈阔肌皮瓣修复狭窄13例,背阔肌岛状皮瓣1例,其他类型手术5例。结论:腐蚀伤早期采用食管腔内置管,可预防大多数病例后期发生瘢痕狭窄。已形成广泛瘢痕狭窄而病变在主动脉弓下缘以下者,可切除瘢痕段食管,行食管胃吻合术;高于主动脉弓以上者,可行瘢痕段食管旷置,用结肠重建食管;局限于颈部的狭窄或吻合口狭窄难以用形成手术修复者,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管重建术在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瘢痕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食管重建术治疗小儿化学性烧伤后瘢痕狭窄的经验。探讨此疗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组28例均应用保留横结肠左动脉升支和经胸骨后隧道顺蠕动间置结肠,行结肠食管颈部吻合20例,结肠咽腔吻合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周-1年,其中10例在伤后3-4周内手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气管切开1例。经治疗后进普食均顺利,随访1-22年,患儿发育正常。结论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后瘢痕狭窄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行食管结肠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食管、贲门癌术后贲门重建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等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常规切除癌肿后全部病例均行食管粘膜胃壁潜入吻合。行胃近侧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 2 90例 ,弓上颈部吻合 348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随访均可进普食、无梗噎感和反流症状。结论 食管粘膜胃壁潜入吻合术 ,具有贲门样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上段良恶性狭窄及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我院自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对 6例食管上段 (相当于胸 1~胸 4椎体高度 )良恶性狭窄、食管胃吻合口瘘、结肠代食管结肠胃吻合口胸腔瘘行支架置入术治疗 ,现将有关资料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4~ 6 3岁 ,平均年龄5 8岁。均有吞咽困难 ,合并气管瘘的患者饮流质时明显呛咳 ,消化道碘水、钡餐及胃镜检查均见食管上段狭窄及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碘水造影可见瘘口大小及走行。食管胃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合并气管瘘2例 ,食管胃吻合口瘢痕狭窄 2例 ,结肠代食管结肠胃吻合口胸膜腔瘘 1例 ,食管癌性狭窄 1例…  相似文献   

5.
颈段食管狭窄和颈段食管癌切除后或结肠代食管手术失败所致颈段食管缺损,在食管外科中是常遇到的问题,而对它的治疗也是比较困难的。作者自1982年12月到1984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接血管以游离空肠移植重建食管,治疗了颈段食管狭窄和缺损的病人共5例,全部治愈,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介绍应用游离空肠移植术修复食管的方法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腔内置管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机制。方法犬食管碱性烧伤后置入硅胶管,行食管组织病理学、胶原含量、生物力学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食管烧伤犬置管后食管狭窄指数降低,胶原纤维较细、排列较规则,羟脯氨酸水平下降,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减低,顺应性升高,刚度减低,弹性增加,食管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下调,Smad7 mRNA增高(P〈0.01)。结论食管腔内置管后预防狭窄与胶原蛋白沉积减少及排列趋向一致有关,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变化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我院设计了“食管植入”式冒食管吻合法,自1987年5月至1988年8月无选择地对贲门癌和贫门癌侵犯食管下段者采用此法吻合,共施术5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6例,年龄38~71岁。均为中晚期货门癌。食管受侵3cm者9例。全部采用本术式,未附加其他方法。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疼和其他并发症。55例治愈出院时均可吃半流饮食,无胃排空障碍的病例。钡餐透视:同食管吻合口管腔内径1.2cm以上者12例,1~1.2cm者35例,0.8~1cm者8例。出院后3个月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食管破裂的临床诊治经验,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31例食管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早期确诊26例,延迟诊断4例,误诊1例。手术30例,其中行食管裂口修补加大网膜包埋21例;食管部分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部分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及降主动脉部分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胸段食管切除,结扎贲门,颈部食管外置与二期结肠代食管术1例;胸腔闭式引流、空肠造瘘及食管支架封堵2例;术中死亡2例。结果:治愈26例,死亡5例。结论:食管破裂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对已延误诊断的病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仍应积极选择手术。对已有出血征象者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9.
谢家声  葛殿蕴 《人民军医》1999,42(10):571-572
食管癌根治术后,颈段胃-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而吻合口胃组织供血不良是其主要原因之一。1992~1998年,我们采用增加胃食管颈段吻合口血运的新术式,行食管癌根治术,胃-食管(下咽腔)颈段吻合86例,无一例吻合口瘘。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8例,女38例;年龄53~76岁,平均61岁。颈段食管癌8例,胸上段15例,胸中段63例,病变长度3~8cm,均无远处转移,全部为鳞状上皮细胞癌。1.2 手术方法 左后外第7肋床切口进胸,切除病变食管后,经膈肌进入腹腔。保留胃结肠韧带间的胃网膜右动脉,常规游离胃小弯后,结扎切断胃左动脉。于脾门处紧贴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狭窄和瘘的人和治疗效果及方法。结果:23例吻合口狭窄处和瘘口区支架置入,27例行气囊扩张,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食管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瘘的介入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此再次手术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产被膜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评价国产被膜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价值,探讨支架置入的相关技术。方法 本组30例,置入支架前,行食管造影,并用X线显影尺精确定位,然后用超滑导丝、导引导管引入超硬导丝,对狭窄部扩张后,将支架置入预定部位。结果 30例共置入支架31枚,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食管穿孔、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国产被膜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安全、有效;相关技术的改进,可减少患者不适及并发症,提高支架放置的成功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狭窄、纵隔淋巴结增大侵犯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腐蚀性食管狭窄及食管破裂、食管-纵隔瘘、食管-气管瘘等病变的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2例;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1例;纵隔内淋巴结增大侵犯食管导致食管狭窄10例;贲门失弛缓症18例;食管癌术后狭窄5例及腐蚀局限性食管狭窄2例;食管胸腔瘘1例、食管-纵隔瘘1例;60例均采用数字多功能X线机透视引导,其中部分病例同时采用胃镜下置入导丝放置支架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恶性狭窄永久性植入支架33例;良性狭窄暂时性置入支架27例,暂时性置入支架均在3-28 d安全取出;支架留置以后98%(59/60)患者的摄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简捷、安全、有效,对提高食管狭窄及食管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本组58例,其中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2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11例,食管癌37例,胃贲门癌8例,支架置入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术后给予抗生素、止血药及镇静止痛药,2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行放疗、化疗。结果:1例内支架异位留置,遂加置一根支架,其余57例支架的一次置入成功,术后 后疼痛21例,大出血1例,随访1~6个月,食物嵌顿1例,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道覆膜支架在治疗食管狭窄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73例食管狭窄的患者置入覆膜金属食道支架。结果:本组71例食管狭窄的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2例患者置入支架时由于技术原因支架移位,经胃镜取出移位支架,再次置入后成功。结论:食道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产支架对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并比较国产食管内支架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食管狭窄患,其中食管和贲门癌18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6例,食管狭窄伴纵隔和气管瘘各1例,均实施介入治疗。结果 26例食管狭窄或伴食管瘘患全部使用国产支架X线监视下经口腔一次置入成功。其中12例应用带膜支架。结论 国产食管支架在缓解食管狭窄、提高患生活质量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治疗和食性狭窄球囊扩张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191例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149例食管恶性狭窄置入内支架,93例置入支架前后作了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占65%);42例良性食管狭窄作了球囊扩张治疗。门诊行食管造影和/胃内镜检查随访115例,通过电话或信伴随访34例。结果 随访观察1-56个,其中3野架发生轻度移位,但仍能改善病变全长,未作特殊处理。42例死亡,均为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2-34个月,平均9.5个月。恶性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再狭窄29例,因食物在支架内阻塞1例,因肿瘤生长发生狭窄24例,因支架上端组织增生发生狭窄4例。发生再狭窄的29例均再次作了内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治疗。结论 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狭窄能有效解除吞咽困难;应用带膜支架和同时作放化疗,可防止因肿瘤生长发生再狭窄,并能有效封堵食管气管瘘;吻合口和贲门癌狭窄应用返流支架,可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球囊扩张治疗良性食管狭窄,只要扩张充分,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气管恶性狭窄的内支架介入治疗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介绍气管内支架留置的新技术,评价自张式金属内支架在气管恶性狭窄中的姑息治疗作用。方法 共16例患者,其中气管腺癌所致狭窄8例,食管上段鳞状上皮癌所致气管狭窄6例,喉癌导致气管狭窄2例。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喘鸣,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者伴有呛咳。所用器械包括:直径14F前端部带有不透X线记号的支架释放鞘,支架推进器、导丝导管等。所用支架为Z形不锈钢自张式支架和镍钛温度记忆合金支架。在透  相似文献   

18.
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治疗和良性狭窄球囊扩张后的随访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评价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治疗和良性狭窄球囊扩张后的长期随访疗效。方法92例食管狭窄做了内支架或球囊扩张 ,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 5 9例恶性食管狭窄均置入了内支架 ,其中置入支架前后行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和 (或 )化学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 3 7例 ,占 63 % ;3 3例良性食管狭窄做了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内支架置入类型 :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网孔支架 2 4例 ,带膜支架2 2例 ;国产GianturcoZ形支架 7例 ,带膜支架 4例 ;Ultreflex支架 2例。门诊行食管造影和内窥镜检查随访 78例 ,14例通过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 1~ 4 1个月的随访观察 ,仅 1例支架发生轻度移位 ,但仍能覆盖病变全长。食管恶性狭窄 17例死亡 ,术后生存时间 2~ 3 0个月 ,平均 8 2个月。死亡原因 :肿瘤多脏器转移 15例 ,心肌梗死 1例 ,其他原因引起死亡 1例。恶性食管狭窄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 11例 ,因食物在支架内阻塞 1例 ,发生食管 气管瘘 1例 ,因肿瘤组织生长发生狭窄 8例 ,因支架上端组织增生发生狭窄 1例。发生再狭窄的 11例均再次做了内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治疗。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内支架置入是解除吞咽困难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应用带膜支架和同时行放疗、化疗可防止因肿瘤生长而发生再狭窄 ,延缓患者生命。球囊扩  相似文献   

19.
Deployment of a Memotherm colonic stent (Bard, Angiomed, Karlsruhe, Germany) across anastomotic strictures, following anterior resection, is described in three patients. Two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ymptoms of colonic obstruction. Two of the patients had previously undergone unsucessful balloon dilation of the stricture. In the third, in addition to the anastomotic stricture, there was local tumor recurrance. Initially, stenting provided effective relief of symptoms. However, in all three patients, fracture of the stents occurred at intervals of 3-7 months after insertion. This use and complication of colonic stenting has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