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A)哌嗪衍生物A30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18β-GA组、A30组,采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胱天蛋白酶8(caspase-8)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2~128)μg/m L A30均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18β-GA和A30均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且A30处理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18β-GA组。与对照组相比,18β-GA和A30组的G2/M期细胞显著增加,caspase-8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而Bcl2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A30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强于18β-GA,与降低细胞Bcl2水平和增加caspase-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检测As2O3对SMMC-772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As2O3作用SMMC-7721细胞后CD147、MMP-2的表达.结果: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 h和24 h后,较未处理组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5),表明As2O3可抑制SMMC-7721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 h和24h后,穿膜细胞数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P<0.05),表明As2O3可抑制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以2.0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6、12、24h后,CD147和MMP-2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 μmol/L As2O3处理SMMC-7721细胞12、24、48h后,CD147和MM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As2O3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147和MMP-2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常人肝细胞系LO_2和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miR-1247-5p的表达,研究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miR-1247-5p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和10μmol/L)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SMMC-7721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miR-1247-5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用SYBR Green qReal Time PCR法检测miR-1247-5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肝细胞系LO_2相比,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miR-1247-5p表达降低(P0.05)且其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水平高;经去甲基化药物干预后miR-1247-5p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调(P0.01),且其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水平降低。结论 miR-1247-5p基因甲基化调控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βig-h3对肝癌细胞SMMC-7721黏附、侵袭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方法:通过黏附、侵袭及明胶酶谱实验,检测瞬时分别转染βig-h3基因和转染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和分泌MMP的变化。结果:转染βig-h3基因的SMMC-7721细胞的黏附率、侵袭率及MMP-2、MMP-9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结论:βig-h3具有促进肝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作用,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肝癌细胞系乙酰肝素酶(HP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试验组细胞分别施加TNF-α、IL-1β干预,设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HPA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胞质HPA蛋白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TNF-α和IL-1β作用不同时间后,SMMC-7721细胞HPAmRNA表达较对照组逐渐增高,且在TNF-α浓度为104~106U/L、IL-1β浓度为0.5~5.0μg/L范围内存在浓度依赖性(P<0.05),无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作用不同时间对SMMC-7721细胞胞质HPA蛋白表达亦有促进作用,其随药物浓度变化的趋势与HPAmRNA的表达结果一致,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时间性差异(P<0.05)。结论TNF-α及IL-1β能够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促进肝癌细胞HP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IL-37)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SMMC-7721肝癌细胞分为重组人IL-37(rh IL-37)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给予(50、100、200、500)ng/m L rh IL-37,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rh IL-37可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结果证明rh IL-37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迁移;TranswellTM实验结果显示,rh IL-37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h IL-37处理可下调SMMC-7721细胞p-STAT3、MMP-2的水平。结论 IL-37可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侵袭、迁移,可能与下调p-STAT3、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多糖(AEPS)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AEPS作用36小时凋亡蛋白survivin、caspase-3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PS不同浓度剂量组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表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AEPS可显著下调SMMC-7721细胞survivin和bcl-2的表达(P0.01),而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AEPS能明显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caspase-3及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汉黄芩素对人CD3AK细胞增殖及对肝癌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CD3AK细胞。收集培养第7天的CD3AK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汉黄芩素诱导48 h:CCK-8法检测人CD3AK细胞增殖率;MTT法检测汉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汉黄芩素作用前后CD3AK细胞穿孔素(PFP)、颗粒酶B(Gr B)、CD107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汉黄芩素对CD3AK细胞杀伤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药物诱导前后CD3AK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表达。用transwell chambers小室进行药物诱导前后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率检测。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药物诱导后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融合情况。结果:汉黄芩素能明显促进CD3AK细胞增殖,汉黄芩素浓度为3.2 mg/L时,细胞增殖率比对照组(0 mg/L)高2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汉黄芩素为3.2 mg/L时诱导的CD3AK细胞对靶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最高(60.4%),与对照组(4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汉黄芩素诱导后的CD3AK细胞PFP、Gr B、CD107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汉黄芩素作用48h后的CD3AK细胞其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所上调,浓度在12.5~0.8 mg/L时,ERK1/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经浓度为50、12.5、3.2、0.8、0.2mg/L汉黄芩诱导48 h后,肝癌细胞SMMC-7721通过transwell小孔细胞数以汉黄芩浓度为12.5 mg/L时最低、肝癌细胞SMMC-7721的融合率以3.2 mg/L时最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黄芩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CD3AK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活性,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迁移和细胞的融合。汉黄芩素促进CD3AK细胞增殖和功能改变可能与活化细胞ERK1/2蛋白,上调CD3AK细胞表面PFP、Gr B、CD10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MYH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通过沉默MYH9基因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50组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选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 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LO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YH9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Hep G2及LO2中MYH9蛋白的表达;将MYH9 siRNA转染SMMC-7721,CK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MYH9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P0.05);MYH9蛋白在SMMC-7721及Hep G2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LO2(P0.05);沉默MYH9基因可抑制细胞增殖(P0.001),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 MYH9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YH9低表达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EpoR/LR-F3/HAb18GEF嵌合受体,并在HEK293-16工程细胞株中定点整合表达。方法:用PCR法扩增肝癌相关抗原HAb18G胞外段基因,SacI/NotI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EL2f中,构建EpoR/LR-F3/HAb18GEF嵌合受体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CEL2f/HAb18GEF,并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将此重组表达载体与POG44载体(按1∶9的比例混合后),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共转染HEK293-16工程细胞,用潮霉素B筛选定点整合表达EpoR/LR-F3/HAb18GEFcDNA的细胞克隆。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及Zeocin致死试验,检测并验证稳定表达株中EpoR/LR-F3/HAb18GEF嵌合受体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pCEL2f/HAb18GEF真核重组表达载体,共转染后EpoR、HAb18GEF均高效表达于转染的HEK293-16细胞的胞膜上。经潮霉素B筛选得到12株可融合高表达EpoR/LR-F3/HAb18GEF的稳定株,其表达EpoR的阳性率为99.93%,平均荧光强度(MFI)为1036.39,表达HAb18GEF的阳性率为99.51%,MFI为652.72,且可被Zeocin致死。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表达EpoR/LR-F3/HAb18GEF嵌合受体的HEK293-16工程细胞株,为进一步利用哺乳动物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陷阱(MAPPIT)系统筛选HAb18G的作用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RF1对M1巨噬细胞极化及M1介导的抗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单核细胞U937来源M1巨噬细胞模型(U937-M1),将细胞分为4组:用PMA诱导的未活化巨噬细胞组(M0),用PMA,IFN-γ和LPS处理的M1型巨噬细胞组(M1),用siRNA干扰IRF1的M1型巨噬细胞组(si IRF1)以及阴性干扰的M1型巨噬细胞组(si 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特异表面标志物CD86/CD206的表达;q PCR检测M1/M2相关基因(IL-12p35,IL-12p40,IL-23p19,IL-6,TNF-α/IL-10)及IFNB1的表达;ELISA检测IL-12p70,IL-10及IFN-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F1及IRF5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ep G2及SMMC-7721增殖和凋亡。结果与U937-M1组相比,干扰IRF的M1组CD86表达降低,但CD206升高(P0.05);mRNA水平上,IL-12p35,IL-12p40,IL-23p19,IL-6,TNF-α以及IFNB1表达降低,但IL-10表达增高(P0.01);蛋白水平上,IL-12p70,IFN-β及IRF5表达降低,但IL-10表达增高(P0.05)。IRF1干扰后,M1巨噬细胞促进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P0.05)。结论干扰IRF1后,M1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受损,甚至部分向M2型转变;其抗肿瘤效应转变为促肿瘤效应;且IRF1可能参与调节IFN-β与IRF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录共激活子TAZ/WWTR1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侵袭、迁移的影响,为寻找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TAZ基因靶向干扰RNA的设计合成:从TAZ的信使RNA(mRNA)中挑选出合适的siRNA靶点序列作为候选,序列通过基因BLAST,得出三对siRNA;TAZ过表达质粒的构建:从SMMC-7721细胞中提取TAZ基因,使用pCMV5-HA为载体构建人TAZ过表达质粒;细胞转染:以LipofectaminTM2000为载体,将TAZ siRNAs转入SMMC-7721细胞中,应用实时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AZ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于扰效果最佳的siRNA,并进一步比较转染了TAZ siRNA组与转染了阴性对照组的SMMC-772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TAZ基因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系:用LipofectaminTM2000将TAZ过表达质粒转染入SMMC-7721细胞中,使用G418筛选出稳定高表达TAZ的细胞系,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测TAZ稳定过表达的SMMC-772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三对siRNA均可使TAZ表达下调,其中siRNA-1效果最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了TAZ siRNA-1的SMMC-772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下降;经过鉴定确定为稳定过表达TAZ的SMMC-772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相比于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 本研究通过靶向干扰和稳定过表达TAZ基因的方法证实TAZ能够影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侵袭、迁移能力,为揭示原发性肝癌恶性转移的发病甚至启动机制提供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鸟苷酸结合蛋白2(GBP2)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PCR研究β-葡聚糖诱导的DC基因的变化情况,转染GBP2小干扰RNA(si RNA),敲低GBP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2p70、TNF-α和IL-10水平。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全葡聚糖颗粒(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β-葡聚糖诱导后,DC的GBP2 m RNA水平显著降低;敲低DC的GBP2水平后,其表面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80水平降低,同时,IL-6、IL-12、TNF-α分泌下降;经WGP刺激的成熟DC在转染GBP2-si RNA后,对OVA特异性CD4+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降低。结论 GBP2能调控β-葡聚糖诱导的DC成熟,进一步抑制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TNFα导向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获得有效果的抗肝癌基因工程单链免疫细胞因子(TNFα)。方法 将抗肝癌单克隆抗体(mAb)HAb25的单链抗体(scFv25)与人TNFα基因偶联,构建抗肝癌免疫细胞因子(scFv25-TNFα,亚克隆人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大杆菌中进行表达。对肝癌细胞SMMC-7721涂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纯化后目的蛋白的活性,通过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的初步抑瘤实验,检测scFv25-TNFα的导向治疗效果。结果scFv25-TNFα具有与亲本抗体HAb25类似的抗原结合特异性。scFv25-TNFα对荷肝癌裸鼠体内直径2mm左右的肿瘤具有明确的导向杀伤作用,达到3/3完全缓解,明显强于TNFα对照组。该组有交待得只有2/3,且无完全缓解。结论 scFv250-TNFα为具有一定效果的抗肝癌双功能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嵌合HAb18 Fab抗体的基础上 ,利用载体pComb3X ,采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建立全人源性Fab基因库。方法 :用RT PCR自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 ,扩增全套人抗体Fd基因片段和L链基因。首先 ,将Fd基因克隆入已含嵌合L链基因的展示载体pComb3X/CL中 ,建立人 -鼠杂合的Fab基因库 ,以原核表达的非融合HAb18G的胞外区片段为抗原 ,筛选杂合的Fab基因 ,以得到人Fd基因。然后应用筛选出的Fd基因与人L链基因库配对 ,建立全为人Fab的基因库 ,并筛选全人Fab基因。将IPTG诱导的表达菌裂解 ,取其上清对pⅢ Fab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其编码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建立了库容为 2× 10 7的杂合Fab基因库 ,经 6轮筛选后得到 7株杂合Fab基因。利用筛选的人Fd基因建立了库容为 0 .8× 10 7的全人Fab基因库 ,经 4轮筛选得到 2株亲和力较高、特异性强的人Fa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2株Fab基因具有相同的Fd基因序列 ,与亲本抗体同属IgG2亚类 ;L链基因为κ型 ,可变区均属于Vκ3家族。结论 :利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 ,筛选出特异性较强、完全人源化的抗肝癌抗原HAb18G的Fab抗体 ,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步整合,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mAb)HAb18的嵌合Fab(cFab)片段。方法:将抗人肝癌mAbcFab/HAb1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ab中的CL和Fd段基因,分别亚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和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9K/CL和pPICZαA/Fd并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PIC9K/CL和pPICZαA/Fd分步整合到酵母菌GS115的染色体上,经G418和Zeocin筛选高拷贝的转化子及鉴定Mut表型后,用含5mL/L甲醇的培养基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地表达抗人肝癌mAbHAb18的cFab,表达水平为26mg/L。Westernblot鉴定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与HAb18结合的活性和特异性。结论:cFab/HAb18在巴氏毕赤酵母获得表达,为对其进一步大规模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源性β干扰素(IFN-β)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及M1型巨噬细胞介导抗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单核系肿瘤细胞U937来源的M1巨噬细胞U937-M1模型,用实时定量PCR、ELISA及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通过干扰IFN-β1基因或用抗体中和IFN-β,检测M1/M2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IRF5的表达。收集不同处理组的U937-M1细胞培养上清为条件培养基(CM),分别培养Hep G2细胞及SMMC-7721细胞,用CCK-8法和TranswellTM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未激活型U937-M0细胞相比,U937-M1细胞白细胞介素12p35(IL-12p35)、IL-12p40、IL-12p70、IL-23p19、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86表达显著增强;而两组均低表达CD206。阻断內源IFN-β作用后,与U937-M1细胞相比,上述M1型巨噬细胞相关表型标志物表达明显减弱;反之,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IL-10和CD206表达增强;且IRF1及IRF5表达均减弱;阻断IFN-β作用后,M1型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从抑制转变为促进。结论阻断內源IFN-β后,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以及U937-M1介导抗肝癌效应受到抑制;IFN-β可能参与调节IRF1和IRF5的表达,维持M1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pcDNA3.1(-)/XAPC7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pET28b/XAPC7重组质粒中克隆得到XAPC7 cDNA全长序列,将之与pMD18-T载体连接、测序后将该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好的pcDNA3.1(-)/XAPC7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该重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细胞株,再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该细胞株XAPC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cDNA3.1(-)/XAPC7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XAPC7的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RT-PCR检测,重组质粒转染株的XAPC7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证实XAPC7基因已经稳定转染到SMMC-7721细胞中并得到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人基因XAPC7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XAPC7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联合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体外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小片段干扰RNA(si RNA)干扰肝癌SMMC7721、Hep G2及HCC7402细胞CD147基因表达,观察沉默CD147基因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活力、细胞死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沉默CD147基因能显著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活力的抑制,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2.90%、37.08%(P0.01);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死亡,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死亡率分别为(57±3)%、(45±3)%(P0.05);同时也能显著增强顺铂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si RNA-CD147联合顺铂处理组与顺铂处理组SMMC7721细胞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5±2.3、29±2.5(P0.01)。结论 si RNA沉默肝癌细胞CD147基因能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该联合疗法为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ETTL14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分化抑制宫颈癌病理性发展及相关机制。方法检测宫颈癌病变样本METTL14 m RNA和蛋白,以及IL-6、iNOS、Arg-1和CD206表达变化。PMA诱导THP-1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慢病毒过表达或抑制METTL14表达,检测IL-6、iNO、Arg-1和CD206表达变化以及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随后加入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和抑制剂,检测过表达或抑制METTL14后,巨噬细胞IL-6、iNO、Arg-1和CD206表达变化,并取其上清制成条件培养基,孵育Hela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结果1)宫颈癌病变组织中METTL1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IL-6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2型标志物Arg-1和CD206表达明显升高(P<0.05)。2)巨噬细胞过表达METTL14后,IL-6和iNOS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Arg-1和CD206表达明显降低(P<0.05),M1/M2比例升高;抑制METTL14表达后,M1型标志物降低(P<0.05),M2型标志物升高(P<0.05),M1/M2比例降低。3)巨噬细胞中转染OE-METTL14慢病毒组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P<0.05);加入PI3K/AKT激动剂后,M1型标志物降低而M2型标记物升高(P<0.05),M1/M2比例降低;OE-METTL14可逆转此趋势。Sh-METTL14慢病毒组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P<0.05),加入PI3K/AKT抑制剂后,M1型标志物升高而M2型标记物降低(P<0.05),M1/M2比例升高;Sh-METTL14可逆转此趋势。4)取转染OE-METTL14慢病毒后的巨噬细胞上清培养Hela细胞,可见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增殖明显减少(P<0.05)。Sh-METTL14组的Hela细胞则表现出细胞凋亡减少(P<0.05),增殖增多(P<0.05)。结论METTL14通过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分化可能有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