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磁共振成象(MRI)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快速成象序列的发展及临床应用;肺癌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转移征象在(MRI)上的表现与特点及与CT表现之异同;MRI在肺癌诊断中的局限性;弛豫时间参数的研究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肌梗塞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酶学、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等心肌梗塞诊断的传统方法效果优良。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磁共振成象(MRI)应用于临床以来,迅即开展了心肌梗塞MRI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以急性梗塞居多,慢性者较少。但临床应用上后者更有其实际意义。本文拟扼要介绍心肌梗塞MRI诊断的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 ,磁共振影像诊断质量一直被医学物理学家们高度重视 ,国际上已广泛开展了磁共振影像质量控制。为促进我国磁共振临床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 ,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笔者对应用中的磁共振设备广泛进行了应用质量检测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 9台医用诊断磁共振成像 (MRI)设备的应用质量检测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 检测设备 :76 90 7型均匀度和线性 (UAL)体模、76 90 8型三维分辨率和层厚 (3DRAS)体模。2 成像参数 :成像序列 (SE) ,TE(2 0 ) ,TR(6 0 0 ) ,层厚 (5mm、10mm) ,FOV(2 4× 2 4 ) ,采集矩阵 (2 5 6× 2 5 6 ) ,采集次数…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象装置(MR imagers)在整个科学界、卫生政策决策人士和公众之中持续引起巨大的关注。其原因一部分是磁共振成象(MRI)的惊人临床效能。除此之外,引起关注还有其他原因,如高昂的定价以及当前削减保健支出措施对采用贵重新技术设备(如MRI)的影响等。作者另一篇报告已指出,一年前MR成象装置在美国的普及速度低于十年前CT扫描装置的普及速度。此外,与十年前CT扫描装置的分布相比,MR成象装置更多安装在门诊机构。为了弄清楚去年美国这些趋势的变化程度以及全世界MRI的普及状况,作者予1986年元月对所有知名的MRI制造厂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5.
由丽  张硕  叶圣权  廖威  杨力 《武警医学》2003,14(9):525-527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并与磁共振影像(MRI)进行比较.方法对21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照手术结果,评价超声心动图(CDE)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其并发症的准确性,并同磁共振影像(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DE、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分别为95.2%、90.5%.CDE对诊断主动脉瓣损害,显示心腔扩大、心功能降低、心包腔积液等心脏整体情况优于MRI.MRI对内膜破口及主动脉分支受累的诊断优于CDE.结论CDE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敏感性与MRI相似,联合应用TTE、TEE、MRI检查有利于全面估计疾病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而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保证医用诊断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质量 ,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笔者对山东省正在应用的 4 5台 (占总数 84 9% )磁共振诊断设备进行了状态检验。一、参数和设备采用《山东省磁共振成像装置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试用 )拟定的检测方案 ,实施现场调查与检测。1 检测参数 :信噪比、影像均匀度、影像几何畸变率、层厚、低对比度分辨率、高对比度分辨率等。2 检测参数基本定义 :信噪比为体模溢流层影像上感兴趣区 (ROI)内信号强度同本底噪声强度标准偏差的比值。影像均匀度为成像…  相似文献   

7.
2023年RSNA关于心脏CT及MRI方面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影像中的应用;(2)光子计数探测器CT成像;(3)心脏CT成像;(4)心脏磁共振临床应用研究;(5)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和新诊断参数。本文针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磁共振成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是我国和某些亚非地区的常见癌症。对它的早期诊断是目前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磁共振成象(MRI)为肝癌的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可与增强前后CT扫描相媲美。本文就近年有关PHC的MRI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和脊髓的影像学诊断,由于电算体层(CT),磁共振成象(MRI)以及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的应用,其影象技术有了很大发展。CT扫描将脊柱和脊髓病变以横断像显出,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扩大以及脊椎转移性肿瘤等向椎管内外扩展的情况。MRI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天津市医用诊断MRI设备成像质量状况,并探讨提高其成像质量的措施。方法依照国家和国际的有关标准,采用美国Magphan 170型性能模体,测量33台医用MRI设备的信噪比等7项主要性能指标,并对抽取的临床照片进行评估。结果按照《医用诊断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中信噪比(SNR)的检测方法评价SNR的合格率仅为18.2%,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CR)MRI质量保证委员会发布的《磁共振成像(MRI)质量控制手册》中信噪比的检测方法评价其合格率为100%。影像均匀性、几何畸变率、层厚偏差、层厚非均匀性、高对比空间分辨力及纵横比6项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00%、96.9%、96.9%、87.9%、97.0%和96.9%。临床照片评估结果甲级6台,乙级22台,丙级5台。结论所检测的33台MRI设备成像质量总体较好,基本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对SNR的检测方法应进一步细化,加强对MRI设备的状态检测和质量保证工作,通过日常自身的维护保养、定期稳定性检测以及技术人员的临床操作应用水平培训,确保MR设备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电图门控磁共振成象(ECG gating MRI)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方面有许多令人鼓舞的报道,诊断范围广泛,包括各种简单类、复杂类;青紫型和非青紫型心脏大血管畸形,病例年龄最小仅1周,最大达75岁。MRI能显示内脏-心房位置,心室袢类型,大血管关系和体、肺静脉回流;亦能满意地评价外科手术后的心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505篇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文稿,探讨我国心血管疾病影像的现状与前景的思考。方法:回顾重读1956年至今(中放)有关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论著505篇。结果:《中华放射学杂志》505篇中采用X线栏查505篇,心血管造影88篇,CT及电子束CT27篇,磁共振成像(MRI)30篇。影像诊断分类:先天性心血管疾患388篇,后天获得性心血管疾患105篇,放射介入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2篇。结论:X线(含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影像的应用占主导地位,且被用来确定和评价(含电子束CT)及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在我国已初见规模,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理论与实践应用"将在北京大学举办[项目编号:2011-09-01-027(国)],学习班同时受卫生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委托,承担大型医疗设备MRI机上岗资格的考前辅导任务,2012年度将在9月6~9日举办。学习班将邀请国内外企业的MRI工程师、MRI序列设计物理师、临床MRI序列设计技术专家以及临床疾病影像诊断专家  相似文献   

14.
成雪晴  陈云天  宋彬 《放射学实践》2022,(10):1322-1325
【摘要】尽管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假阳性率较高、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差等不足。影像组学可从医学影像图像中挖掘高通量的定量影像特征,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效能。目前,前列腺MRI影像组学已广泛用于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Ca侵袭性评估及预测生化复发等方面。本文就MRI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CT、MRI技术进展对核医学的影响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现代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技术 ,如 X线 CT、磁共振成像 (MRI)、核医学影像 (SPECT和PET)、超声诊断技术等发展十分迅速 ,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领域互相促进、互相渗透 ,并向诊断和治疗兼备的方向发展 ,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学科——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医学工作者 ,如何适应新世纪相关影像设备、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与其他影像科室互相合作 ,共同发展 ,不断丰富和拓展核医学在医学实践中所具有的特色和重要作用 ,是值得琢磨的问题。现从个人角度浅说 CT、MR技术进展对核医学冲击的几点想法 ,意与同道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的磁共振诊断与手术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手术可切除性估价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MRI及MRCP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18例在肝门区可见软组织肿块, 2例未见到肿块,仅表现肝内胆管扩张及管壁增厚。根据MRI与MRCP影像特点,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结果为: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7例,与术中所见对比符合率80%;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敏感度75%,特异度75%,诊断符合率80%。结论 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型及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MRU)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对35例患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 检查35例,27例MRU显示有尿路梗阻,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 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MRI)以其优异的软组织分辨力、任意角度成像、多参数成像、无辐射损伤、微创或无创性功能成像及代谢成像等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代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佼佼者.无论是操作技术还是诊断技术,其在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手段中都是难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大孔径MRI设备逐步投入临床,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成功应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模拟定位、靶区勾画、剂量计算、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4D-MRI以及MRI引导放疗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肝外胆管癌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随着MRI新成像序列的发展,MRI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显露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着重就肝外胆管癌的MRI表现、磁共振扫描技术、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和动态增强MRI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