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肿瘤体积差异患者采用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势。方法 选择30例NSCLC患者,分别设计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统计分析靶区可给予最高剂量(D95)、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整体VMAT计划的HI、肺的V5小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能给予的靶区剂量(D95)大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按“靶肺体积比”分组后,靶肺体积比≤0.1组和0.1<靶肺体积比≤0.2组:VMAT的H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0.2<靶肺体积比≤0.3组:VMAT计划的HI、肺的V5小于IMRT计划,IMRT计划的V40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0.3<靶肺体积比≤0.4组:V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静态调强放疗(sIMRT)、动态调强放疗(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共1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设计3种调强放疗计划(7F-sIMRT,7F-dIMRT,VMAT),采用三维计划验证系统进行剂量验证,比较3种技术之间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机器跳数(MU)、伽马通过率差异。结果 3组计划靶区98%、2%、50%靶区体积剂量(D98、D2、D50)、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剂量(Dmean)、107%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V107%)无明显差异(P>0.05)。3组左、右侧股骨头15 Gy剂量曲线覆盖的体积(V15)、Dmax,膀胱25、20、10 Gy剂量曲线覆盖的体积(V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部肿瘤大分割放疗患者伽玛刀、固定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容积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分析三种立体定向治疗方式在肺部肿瘤治疗上的优势和不足。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在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接受放疗的肺转移瘤患者20例,利用计划系统对20例患者分别制定伽玛刀、IMRT和VMAT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等相关参数并做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患侧肺及全肺V5、V10、V15、V20、V25、V30,伽玛刀低于IMRT和VMAT(P<0.05);IMRT比VMAT的V10、V15小(P<0.05),而V25、V30则略高于VM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治疗方式的患肺平均剂量Dmean基本相同(P>0.05);全肺平均剂量Dmean,伽玛刀与IMRT无明显差异(P=0.106),但伽玛刀比VMAT略低(P=0.025)。采用伽玛刀治疗,心脏V20、V30、V40整体好于基于加速器的IMRT和VMAT,除了与VMAT相比V40差异较小(P=0.086)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心脏平均剂量Dmean低于IMRT(P=0.007),其他各组无明显差别(P>0.05)。伽玛刀治疗的脊髓最大剂量低于IMRT(P<0.05),而IMRT和VMAT则相差不大(P=0.411)。伽玛刀、IMRT和VMAT三者的食管Dmean依次增高(P<0.05);最大剂量Dmax伽玛刀明显低于VMAT(P=0.029),而伽玛刀与IMRT以及IMRT与VMAT则没有明显差别(P>0.05)。IMRT的适形指数好于伽玛刀和VMAT(P<0.05);而伽玛刀和VMAT则无明显差别(P=0.866)。伽玛刀的不均匀指数明显高于IMRT和VMAT(P<0.05),VMAT略高于IMRT(P=0.008)。采用伽玛刀治疗的靶区Dmax和Dmean明显高于IMRT和VMAT(P<0.05),VMAT则略高于IMRT(P<0.05)。结论伽玛刀靶区剂量分布最不均匀,适形度稍差,但能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肺组织和其他危及器官,对较小的肺叶内肿瘤尤其适合;IMRT用于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比VMAT降低了肺内低剂量辐射的范围,但是高剂量辐射范围稍大;VMAT在用于肺叶内肿瘤SBRT时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与VMAT计划,其中IMRT计划中特定射野对锁骨上区与胸壁区分别采用固定钨门技术进行照射。分别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机器跳数和验证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CI及HI结果均优于IMRT计划(P<0.05)。健侧肺V5以下等低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均高于IMRT计划,而患侧肺V10以上的高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心脏:左侧乳腺癌患者VMAT计划中V5及以上各体积参数均低于IMRT计划,而右侧乳腺癌患者则呈现相反趋势。VMAT计划的平均MUs少于IMRT计划,尤其是对于左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t=4.18,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IMRT计划与VMA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求,VMAT计划比IMRT计划具有更好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减少了肺组织等危及器官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但增加了其低剂量区的受照范围;同时降低了MUs,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 结果: 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 (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式深吸气屏气(ADIBH)和自由呼吸(FB)在左乳腺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该院左乳腺癌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ADIBH和FB两种呼吸模式CT模拟定位图像,勾画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设计IMRT计划,比较两种呼吸模式剂量学参数。结果 ADIBH和FB的PTV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B比较,ADIBH的心脏Dmean、V5、V10、V20、V30、V40分别下降2.95 Gy、12.21%、8.26%、6.56%、5.41%、3.48%,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Dmean、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V40分别下降15.99 Gy、16.10 Gy、...  相似文献   

7.
董晓庆  胡杰  林清 《重庆医学》2023,(9):1373-1378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IMRT)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该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同一影像分别设计IMRT和3DCRT计划,对比评估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2%、98%靶区体积所受照剂量(D2、D98),以及患侧肺、健侧肺、心脏、脊髓和乳头的剂量。结果 与3DCRT技术相比,IMRT技术下全乳腺计划靶区(PTV)、瘤床加量计划靶区(PTVb)的HI降低,CI升高,PTV抠除PTVb区域(PTV-PTVb)的D2、PTV-PTVb中接近处方剂量1.1倍的体积(V55)降低[V55:145.10(100.84,227.25)cm3vs.247.84(183.35,353.1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DCRT技术相比,IMRT技术下患侧肺3 000、2 000 c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口咽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剂量学的差异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不同,探讨不同放疗技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进行VMAT和HT的患者各22例,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两组计划靶区的D1%、D5%、D95%、D99%、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口腔的体积、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V15、V20、V25、V30、V35、V40、V45、V50、V55、V6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急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HT组原发肿瘤(pGTVnx)、高危亚临床病灶(PTV1)和低危亚临床病灶(PTV2)的D99%高于VAMT组(F=4.328、2.875、3.765,P<0.05),CI更接近1(F=-2.245、-1.986、-1.867,P<0.05);靶区的D1%、D5%、D95%和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口腔的Dmin值大于VMAT组(95%CI:0.001~0.003,P<0.05),V35显著低于VMAT组(95%CI:0.042~0.057,P<0.05);两组口腔的V15、V20、V25、V30、V35、V40、V45、V50、V55、V60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T组治疗时间高于VMAT组(F=7.672,P=0.009);但≥3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更低(P=0.019)。结论VMAT与HT技术均能满足口咽癌放疗剂量要求,HT计划靶区的CI更好,靶区剂量明显提高,在减少口腔V35方面更有优势,虽然治疗时间略长,但能减少≥3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适形放疗(CRT)+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混合调强(HyIMRT)技术与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湘雅常德医院2019-2020年收治的左乳腺癌(10例)和右乳腺癌(10例)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对患侧胸壁、内乳淋巴结区域及锁骨上淋巴结区域进行统一勾画,针对每例患者的CT图像分别设计HyIMRT计划与改进后的IMRT计划。比较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相关剂量学参数,并使用Bland-Altman方法绘制两种计划方案的均值-差值散点图,判断两种计划方案的一致性。结果 两种计划乳腺癌PTV相关参数仅右乳98%靶区体积受到的照射剂量(D98)、适形指数(CI)有明显差异(P<0.05),HyIMRT计划高于IMRT计划,其余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左乳腺癌患者:相较于IMRT计划,HyIMRT计划在右肺、双肺5 Gy剂量所包绕的体积(V5)及右乳平均照射剂量(Dmean)和5%乳腺体积受到的照射剂量(D5)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杨一威  翁邓胡  邵凯南 《浙江医学》2018,(10):1099-1101
目的探讨robust优化在乳腺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例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设计划分为A组与B组,A组为加入robust优化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B组为不加入robust优化的IMRT计划、VMAT计划,剂量体积约束条件及处方剂量相同。比较A组与B组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结果A组计划在射野中心发生位移时,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与B组比较,A组计划靶区(PTV)的CI和临床靶区(CTV)的处方剂量覆盖率明显提高,PTV的HI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危及器官的剂量比较,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设计IMRT计划和VMAT计划时可加入robust优化,以更好地提高靶区的剂量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蒙渡 《西部医学》2016,28(11):1535-1539
目的 分析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及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VMAT)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中剂量学方面的优劣。方法 选择无放疗禁忌症的3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左侧乳腺癌患者,分别制定IMRT计划及VMAT计划。通过分别比较两种计划的CI值、HI值、IHI值,以及评价两种计划危险器官受量,来分析两种治疗技术在剂量学方面的优劣。结果 两种计划的CI值差异无统计学(P>0.05),但在靶区体积较小(<485.6cm3)的患者中,IMRT的CI值高于VMAT计划(P<0.05);两种计划的HI值、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与靶区体积无关(P>0.05);另外,危险器官的低剂量区(V5、V10)在VMAT计划中显著增高(P<0.01)。结论 VMAT计划相较于IMRT计划并没有显示出适形度及不均匀度方面的优势,相反在乳腺体积较小的患者中IMRT的优势更大。另外,VMAT计划相较于IMRT计划导致了正常组织低剂量区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种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其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为最佳的放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35例,经CT扫描后图像传至Eclipes计划系统并经同一医师进行靶区勾画。每位患者靶区均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设计分别为常规6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6F-IMRT)、7野分割式调强计划(7F-TSP)、8野改良版调强计划(8F-ITSP),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VH)对比分析3种计划靶区和OAR剂量学差异。结果 三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要求,三种计划D98%、D2%、D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F-IMRT计划的HI、CI优于7F-TSP和8F-ITSP(P<0.05),6F-IMRT计划的跳数(MU)低于其余两种计划(P<0.05);靶区剂量学参数在7F-TSP与8F-ITSP两计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计划的OAR剂量学参数6F-IMRT计划的左侧肺V5、右侧乳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自动计划的临床剂量学优势及所构建的3D U-Res-Net深度学习模型的剂量预测精度。方法 选取110例中上段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病例,其中90例采用九折交叉验证方式进行深度学习预测模型训练,利用获取的最优模型和自动计划的Auto-Plan引擎分别对余下20例进行三维剂量分布预测和自动计划设计,所得结果与手动调强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 3D U-Res-Net预测模型等剂量面平均dice系数大于0.92,平均霍夫距离(HD95)为0.58~0.62 cm;预测模型的双肺V20、V30、Dmean比手动计划结果略有降低(P<0.05);Auto-Plan的计划靶区D2、D50、Dmean、HI指数及双肺V30都明显优于人工计划(P<0.05);三者的三维剂量分布差异性较小,靶区及危及器官DVH曲线吻合度较好。结论 Auto-Plan和3D U-Res-Net模型能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6例,分别设计顺时针3个分段弧(180°~240°、300°~60°、120°~180°)的(VMAT)计划与5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两种放疗治疗计划,对比两种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受照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与Gamma通过率及有效治疗时间(TT)和总机器跳数(MU)。结果 VMAT计划PTV的CI优于IMRT计划(P 0.05),HI更接近1。VMAT计划双肺V20受照体积明显低于IMRT计划(P 0.05);但V5、V10略高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较IMRT计划减少达11.79%,TT较IMRT计划缩短达51.84%,VMAT与IMR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RT、VMAT计划的Gamma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7.46%和97.34%(P0.05)。结论 VMAT计划与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Gamma通过率相似,与IMRT相比,VMAT的MU减少、TT缩短,可提高靶区的HI及CI值,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Auto Flash Margin(AFM)在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的每个病例分别进行AFM值为0.5、1、2 cm(以下记作AFM0.5、AFM1.0、AFM2.0组)的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设计。研究放疗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Index,HI),适形度指数,肺、心脏及皮肤剂量Dmean的剂量学差异,X线蒙特卡罗(X-ray Voxel Monte Carlo,XVMC)算法特征参数等。结果 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蒙特卡罗算法在3种方案中PTV的Dmean、V107%剂量学指标均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热点剂量V107%方面,AFM2.0组最小,为2.57%±1.52%,AFM0.5和AFM1.0组较高且接近,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直线加速器实施前列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5例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设计基于国产及进口直线加速器两组特定射野固定钨门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通过DVH读取分析两组计划靶区及各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并通过比较机器跳数(MU)及剂量验证通过率,评估计划的实施效率及准确性。结果两组计划均实现处方剂量对靶区的较好覆盖,其中除D2%、D5%进口组优于国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正常器官保护上,国产组膀胱和直肠的V20均优于进口组,而在高剂量区域,进口组优势随剂量升高体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对于股骨头,国产组V30优于进口组,而进口组V40、V50优于国产组,但仅右侧股骨头的V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3)。国产组计划验证通过率明显优于进口组(t=-9.89,P=0.00),且机器跳数相较于进口组减少了19.5%。结论国产与进口直线加速器在实施前列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均能实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虽然国产加速器在危及器官高剂量照射体积偏高,但均达到了临床剂量要求,结合国产设备的应用情况,可用于不同级别医院的前列腺癌调强放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3DRes-UNet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直肠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三维剂量精度,以指导临床放疗工作。方法 选取168例直肠癌VMAT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将数据集按7∶1∶2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验证集16例和测试集32例。将训练集的CT影像和危及器官及靶区的掩码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在测试集上将预测的剂量与临床批准的放疗剂量进行对比,评价放疗剂量的预测精度。结果 临床剂量与预测值相比,靶区的D2、D98、D50、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膀胱V50、Dmean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股骨头V4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病理学证实经PET?CT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PALN转移接受放疗的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加速器跳数(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和治疗时间。结果:IMRT和VMAT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CI和HI上,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OAR保护方面,VMAT 计划中两侧肾脏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直肠V40、直肠V50、小肠V40和膀胱V40的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859.92 ± 248.47)低于IMRT计划(1 649.50±167.44,t=11.836,P<0.001)。VMAT 计划的治疗时间[(304.30 ± 41.98)s]明显短于IMRT计划[(435.90 ± 37.52)s,t=12.750,P<0.001]。结论:宫颈癌伴PALN转移患者,采取IMRT和VMA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OAR的剂量保护,而VMAT计划在靶区CI和HI上优于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OAR剂量的优势,MU明显降低,照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放疗的耐受性,提升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7野固定野调强(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剂量差异,并检查±5%的验算差异作为IMRT/VMAT计划执行阈值的合理性。方法 使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商业验证软件VERIQA对22例前列腺癌的IMRT/VMAT计划进行验算分析。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常规要求,靶区接受标准为100%处方剂量要包饶95%计划靶区(PTV)体积。使用均值±标准差比较计划系统和验证软件间的剂量差异。结果 在前列腺癌靶区的剂量验算比较中,7IMRT与VMAT计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的比较中,7IMRT计划中膀胱的平均、中位、最大剂量以及直肠的最小、平均、中位剂量的验算差异较VMAT计划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计划中7IMRT与VMAT关于靶区的剂量验算差异具有一致性,局部剂量差异在±1%以内。对于前列腺IMRT/VMAT计划,±1%的验算差异或可作为调强计划执行阈值。  相似文献   

20.
王秀楠  田慧臻  杨慧  倪文婕 《重庆医学》2022,51(5):730-734,740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技术(IMRT)和旋转调强放疗技术(VMAT)在全中枢放疗中骨髓剂量差异.方法 选取10例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全中枢放疗的患者CT图像,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所有病例分别设计IMRT和VMAT计划,对两种计划的靶区、骨髓及重要危及器官剂量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MRT与VMA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