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院是一所有着近50年历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急诊、急救体系,对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急诊科室的布局急诊科应设置在门诊的一楼,临近门诊大厅通道的独立区域,方便急诊病人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惠荣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53-135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救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我院在南城地区率先启动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无线智能医疗求救报警系统),此系统的开通真正解决了人们急需获得医疗救护的需要,使人们充分享受到家庭急救的保护,更体现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以最短的时间使患者得到专业而有效治疗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有山区县城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方法 领导重视,建立以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为中心,以分布县城各乡镇的乡镇医院为急救医疗网点的急救医疗体系,建立,落实各项急救工作制度,加强多方协作,加强急救医疗人员的培训。结果 一年来完成重大抢救任务5次,共出车1006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512人次,抢救成功率93%,较圆满的完成了山区县城的急救医疗工作,未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结论 较好地利用了现有的技术资源和医疗资源,节约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利用乡镇医院为网点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初步完善了山区县城的急救医疗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及危重症的救治已成为各级医疗急救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迅速准确、积极有效地挽救伤者的生命,使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急救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其质量的高低又反映出相应地区、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多年来尽管各级医师、各级部门努力做了不少探讨和尝试,但作为急救医学、特别是院前急救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突出。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急救医学前沿,感受颇深,现就我院急救中心2004年1月~12月10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剖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5.
我院多次成功地抢救了急性和亚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阿斯氏综合征、突发外伤淹溺、中毒等病例。在抢救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认为疗养院的急救医疗工作不客忽视,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搞好疗养院的急救医疗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内刊     
《中国医院院长》2014,(12):26-26
今年2月1日,由国家卫计委公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提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将医疗救护员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队伍。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国内120急救机构面临医师招聘难、人才流失率高、急救网络建设不健全、医疗救护员培养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鉴于我国急救医学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对院前急救转运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这与院前危重急救患的医疗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必然迫使对急、伤、危、重症病人在转诊、转院途中监护的迅速发展。针对院前急救病情重、病种杂的特点,如何找出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该项工作的相关模式,提高救治质量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2月1日~2002年11月30日共1295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转运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医疗急救系统在应对交通伤害中的临床急救评估效果。方法:以岳麓区新医疗急救体系的交通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医疗急救体系建立前与实施后分为对照组(325例)和观察组(350例),然后进行现场调查,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急救评估指标。结果:在交通伤害救援中,2008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36.58±15.21)min,2009年的交通伤害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为(19.82±8.10)min,大大短于2008年的急救反应时间(P〈0.05),并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照组严重伤病死率为12.5%,观察组严重伤病死率为3.3%,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7%,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医疗急救系统在应对交通伤害中的临床急救评估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急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野  李远建  宋宇 《四川医学》2001,22(1):99-100
目前,急救医疗体系(emergeneymedicalsevcicesystem,EMSS)的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使急救医疗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结合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简况成都市于1998年6月正式开通120急救电话成立急救指挥中心,建立成都市社会急救医疗网络,同时还颁布了《成都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地方法规。急救医疗体系组成分三部分,即院前急救体系(包括急救指挥中心和51家急救站)、院内急救体系、急救通讯体系。1.1 急救指挥中心,内设有120调度室,信息中心、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救护走向市场。医院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确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医疗急救网络在医院发展中越来越显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现在很多医院已建立或着手建立急救网络。我院建立急救网络以来,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院前死亡病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突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日益增加,已成为院前急救十分突出的问题。同时,城镇社区医疗的不够完善,人们对急救知识的缺乏和意识的淡漠,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院前的死亡率。回顾我院急救中心1999~2005年期间出诊情况,共出诊9773人次,其中社区出诊7880人次,占全部出诊的84.09%;院前死亡共计416人,其中社区死亡336人,占院前死亡总数的80.77%。因此,加强院前急诊急救,建立与社区居民相适应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普及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急救医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市是一个中小城市,全市人口约300万,市区人口约40万。市区有三家综合性医院(市一医、市二医、市石化医院),三家医院分别推出了“120”、“999”、“995”急救电话号码,遇有平常或突发性医疗事故,易造成医疗急救市场混乱,病人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医疗急救资源浪费也颇大。在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支持下,于2004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规范了急救特服电话号码“120”,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以前各医院急救电话同时废止;同时救援中心通过媒体的宣传等各种措施,大力宣传“120”,使市民对“120”的知晓率及“120”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危重病人在院际转诊,转运,途中监护已经成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院前急救病人病情重,病种杂,为了提高急救质量,规范急救程序,掌握急救转运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影响因素,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需求,我们对武汉市急救中心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的全部急救转运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的分类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万凤 《四川医学》2014,(3):401-40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医疗急救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25个乡镇卫生院、997个村卫生站受损。基本医疗、急症急救房屋、设备受损严重,两个极重灾县乡村救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震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对百色市现有急救网络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评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结果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救治效率,但尚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急救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各医疗机构无序竞争、缺乏社区培训体系等问题。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是医疗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逐步取消各医院的120急救电话系统、加强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医疗急救的设施水平、加强社区急救网络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急救网络的发展水平,提高救助质量。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郑进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19-1720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构架中的14种基本元素,以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百色市现有急救网络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评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结果 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救治效率,但尚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急救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各医疗机构无序竞争、缺乏社区培训体系等问题.结论 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是医疗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逐步取消各医院的120急救电话系统、加强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医疗急救的设施水平、加强社区急救网络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急救网络的发展水平,提高救助质量.  相似文献   

18.
医疗急救资源的缺乏与浪费并存,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医疗急救体系科学统筹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急救服务网络社区化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在社区,社区急救的顺利开展是急救医疗服务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国外发达国家急救服务的社区开展情况、国内急救网络的社区化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广州急救医疗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的成立对广州急救医疗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与上海,北京等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广州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对未来广州模式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