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光源色温对隧道及道路照明视觉功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中间视觉理论,采用自行研制的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和PR-650光谱扫描仪,分别对同类型不同色温的光源进行了反应时间和光谱能量分布测试。获得了在中间视觉条件下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以及反应时间随背景亮度、视标对比度和视标偏心角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背景亮度范围内,用高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能缩短反应时间,从而增快对瞬态事件的反应速度;反之,用低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照明则会延长反应时间,导致大脑反应迟钝。本研究成果提供了光源色温影响视觉功效的实验依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隧道及道路照明设计标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光源的色温对于视觉反应的影响,介绍了“色温对反应时间影响测量”的实验装置,分析了反应时间实验的实验原理,通过模拟夜间的隧道照明环境,测定人眼在中间视觉范围内,不同实验条件下观测不同彩色视标的反应时间,从而比较出了两种色温的紧凑型荧光灯的视觉功效。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眼对不同波长光辐射光生物效应响应度的差异,为提高照明舒适性,以公路隧道常用照明光源高压钠灯和三种不同色温的白光LED分别作为唯一的照明光源,在不同环境亮度条件下,测试了被试者对相同闪烁视标的闪光融合频率值(FFF)。统计结果显示,相同光源对应的闪光融合频率与环境亮度成正比,相同环境亮度条件下高压钠灯对应的闪光融合频率最小,高色温白光LED的闪光融合频率大于低色温白光LED。通过人眼司辰视觉光谱效率函数和光源发射光谱计算得到表征人眼光生物效应影响程度的"司辰亮度",其数值与闪光融合频率试验结果相一致,对人眼光生物效应影响显著的光源对应的闪光融合频率越大,即对疲劳抑制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2700K、4000K和6500KT5荧光灯为实验对象,两两配比,比较背景光源与视标光源在各种光色搭配条件下的视功效差异,寻找最佳光色搭配方案。为教室一般照明与黑板照明区域的光色配比提供实验参考,以达到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学习效率,创造节能、舒适的教室光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道路照明节能设计中的中间视觉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照明水平处在中间视觉范围内,但是用以评价道路照明节能情况的指标照明功率密度值仍是以明视觉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这不符合道路照明实际情况,也不利于道路照明节能设计。本文从不同色温光源的反应时间出发,考虑中间视觉和光生物效应的影响,采用反应时间相等时,某光源所产生的背景亮度对道路照明常用光源高压钠灯所产生的背景亮度之比值,即亮度对比系数概念,最终由实验确定了在不同道路照明水平下,不同色温光源的有效性是不相同的。最后根据相对光效概念,给出不同色温的无极荧光灯在不同道路照明条件下的照明功率密度值。  相似文献   

6.
隧道入口段和中间段的视觉特点不同,要求不同的照明环境。目前国内外的公路隧道照明均是以照明水平为标准,未考虑光源的色温对不同区段的影响。本文通过视觉功效和光生物效应实验的研究,将5种色温的LED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HPS、MH相比较,分析了光源色温与反应时间和人眼瞳孔大小的变化关系。通过探讨光源色温对隧道照明效果的实际影响,提出适合隧道照明入口段和中间段的光源;为LED光源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Farnsworth-Munsell 100(FM-100)色相棋实验是测试人眼视觉辨色力的经典方法,其通过在CIE标准照明体C条件下颜色均匀分布的色相棋样本排布及对应分析,实现观察者视觉辨色力的量化。然而,由于色相棋样本颜色分布均匀性受照明光源的影响,有关其它光源条件下色相棋实验的有效性尚待论证。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分别在3000 K色温,200 lx照度的6组光源照明条件以及5500 K色温、500 lx照度的5组光源照明条件下,对24名色觉正常观察者进行FM-100色相棋实验。结果显示:照明条件为5500 K、500 lx时观察者的颜色辨别力远好于3000 K、200 lx条件;同一观察者在不同照明条件实验中所表现的颜色辨别能力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照明条件下FM-100色相棋相邻样本色相角差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以上说明不同照明条件下利用FM-100色相棋实验表征颜色辨别力的方法具有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LED光源色温对隧道照明过渡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过渡段与入口段和中间段的视觉特点不同,要求不同的照明环境。目前国内外的公路隧道照明均是以照明水平为标准,未考虑光源的光色对不同区段的影响。文章通过反应时间和瞳孔实验的研究,将5种色温的LED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HPS、MH相比较,分析了光源色温与反应时间和人眼瞳孔大小的变化关系。通过探讨光源色温对隧道过渡段照明效果的影响,提出适合隧道过渡段照明的光源,为LED光源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色敏室照明环境下的视觉功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静  陈纲 《灯与照明》2011,25(4):14-18
在真实教室照明环境中,通过不同色温(6500K高色温、4000K中间色温、2700K低色温)荧光灯照明下,学生完成视觉作业的效率和生理指数变化的比较实验,从人的主观心理感受、血压脉搏等生理效能和视知觉作业绩效三方面,对教室照明中光生物效应与视觉功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教室照明中适宜的光源光色对提高学生视觉功效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浓雾天气下,当驾驶员打开机动车远光灯时,灯光在浓雾中形成强烈的散射与反射,会产生阻碍驾驶员视线的"白墙效应",这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在模拟雾环境,我们通过对目标物亮度和背景亮度对比度的描述,实验研究了"白墙效应"。实验采用不同色温光源,观测在白天和夜晚在不同浓度雾的条件下灯光在浓雾中产生的"白墙效应"。研究结果对于道路照明光源的选择以及在不同浓度雾下机动车照明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户外广告照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如何进行城市户外广告照明设计,使其既达到广告自身的宣传目的,又不浪费能源产生光污染。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利用亮度计、数码相机等设备对天津市区户外广告的实地测试、调研以及后期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有关广告照明现状的真实资料。同时,对国内外户外广告照明研究也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包括户外广告照明中推荐采用的照度、亮度的合理数值;灯具的数量、安装要求;广告照明中灯具必须使用遮光罩以及对于广告照明中的光污染问题必须从设计初始以及使用中加强管理得到避免。户外广告照明应该从广告自身设计、安装,灯具和光源的选择、布置、维护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朱世君 《灯与照明》2009,33(3):25-27
该文通过对教室照明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详细介绍了教室照明设计中,灯具的选型、灯具的布置、照度及功率密度值的计算、频闪效应及眩光的限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教室照明设计的新设想,以供大家在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眩光效应的教室照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室照明的目的是为学校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光环境。本文通过对教室的照度抽样结果做分析,在避免黑板灯对教师及学生产生眩光的前提下,从照度值、照度均匀度等方面对教室的光环境做综合评价。并把多目标优化理论应用于照明设计中,提出优化改进的晃源布置方案,并对优化后的光源布置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照明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道路科学照明、绿色照明的关键问题是能够测量和控制到每一盏路灯,物联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技术之一。本文选择Freesclae公司MC13213芯片,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无线通信模块,使整条道路的每一盏路灯自主联网,接受控制中心的指令,反馈路灯的各种状态,根据环境光强度和时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在保证道路照明质量和视觉舒适的情况下,节约电能20~30%。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照明光污染问题逐年加剧,建筑立面照明过亮是其中重要成因。在众多建筑立面照明手段中,媒体立面是最易引发光污染与光干扰的一种。研究以立面最高亮度、平均亮度和亮度对比为评价因子,对上海、宁波共10栋媒体立面建筑进行了亮度实测与数据评估,重点讨论现行标准与现场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被测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但主观评价满意度较低,表明现行标准与人的真实感受存在不一致性。参考视亮度计算方法,研究将立面灯具亮度(LA)与背景街区(建筑)(LB)、背景天空(LC)之间的亮度对比作为评价内容,结果显示此方法下10栋建筑的亮度对比(LA/LB,LA/LC)均大幅超出国标要求,此结论与主观评价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新的评价方法对媒体立面照明的亮度控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观察者的真实视觉感受,建议在未来建筑立面灯光评价方法与指标控制中进行参考与使用,以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道路照明的数字化仿真是在虚拟环境中判断路面的明亮程度、均匀度、眩光情况、环境亮度等合适与否,并可以显示出随着时间推延,光源流明维持系数和灯具维护系数等的变化,从而使照明效果发生变化,也可显示出相应的照明的属性数据,使所设计的照明方案从现在到未来的演变过程生动地、直观地、定量地再现,使照明设计人员和管理者在交互的虚拟场景中进行实时的图、数操作和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LED智能照明,将无线通信及智能自适应控制技术引入LED照明控制系统中,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室内照度及温度一色调的智能调节,最终实现恒照度、色调随温度变化的智能照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ZigBee的LED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恒照度、温度一色调自适应控制。该方案适用于工作照明及会议室照明等场合,达到节能、舒适及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间视觉光度学一直为国际照明界所关注,CIE191∶2010推荐了基于视觉功能的中间视觉光度学系统。本文论述了USP模型、MOVE模型、MES1模型和MES2模型的研究背景、实验条件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不同S/P值光源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发现在中间视觉的低亮度区域USP模型精度最高,在高亮度区域MES2模型精度最高,因此应根据具体的视觉任务选择合适的模型以达到最高的测量精度,对于采用迭代方法计算光度量的中间视觉模型,还应保证亮度适应系数不能为负。此外,在中间视觉区域,能量主要集中在短波段的光源比能量主要集中在长波段的光源具有更高的发光效能,如果采用明视觉模型评价中间视觉照明质量,将导致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电磁感应灯应用于雁列山隧道照明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隧道照明中人眼的视觉功能出发, 结合了国际上相关隧道照明的标准, 分析了隧道照明的特点和优化设计, 并分别选用电磁感应灯和高压钠灯对九景高速公路雁列山隧道进行改造和对比试验,从照度水平、照度均匀度、可调光性能及节能环保等角度探讨了电磁感应灯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