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宋卫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13-1514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睾酮(T)、总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男性T2DM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男性T2DM89例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男性66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T、E2、SHBG、胰岛素水平。并对胰岛素与性激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T2DM组空腹血糖、餐后120min血糖、空腹胰岛素和餐后120min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2、sH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T2DM组T、E2、SHBG与空腹胰岛素、120分胰岛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①血清性激素是反映男性T2DM代谢变化的指标之一。②男性T2DM存在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其改变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抑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对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BDI)对就诊的25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有无合并抑郁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资料的差异,对DM的相关因素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有抑郁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P〈0.05);抑郁患者患DN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结论】抑郁可影响T2DM患者血糖控制,并且是发生DN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血糖的影响及治疗的选择。【方法】82例乳腺癌合并DM患者接受化疗,分为TAC方案及FEC方案各41例,均为三个疗程,检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后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化疗后,FBG及PBG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②TAC方案化疗后的FBG及PBG均高于FEC方案(P〈0.05)。【结论】乳腺癌合并DM患者接受化疗后会加重血糖升高,严重时需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更改药物。TAc方案因多烯紫杉醇药物本身及地塞米松大剂量使用的原因对血糖的影响大于FEC方案,乳腺癌合并DM患者需慎用TAC方案。  相似文献   

4.
余芳  雷闽湘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40-20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将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具可比性的84例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采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比较各组的血糖波动。【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空腹SDBG分别为(1.21±0.56),(1.37±0.59)和(1.78±0.78)mmol/L,餐后2小时SDBG分别为(1.60±0.58),(1.61±0.84)和(3.15±0.68)mmol/L。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间SDBG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SDBG大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P〈0.001)。【结论】初步认为血糖波动可促进T2DM患者DN的进展,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来本院门诊、住院的T2DM、高血压患者共171例分为血糖正常的高血压组(n=61)、T2DM组(n=48)、T2DM合并高血压组(n=62),另以健康体检正常者(n=62)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血脂等生化指标和 IMT,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正常高血压组与T2DM组的IMT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否合并T2DM,非高血压者的IMT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和 FPG、HBA1c、UA、血浆三酰甘油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93,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 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红  林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75-107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87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NAFLD组及T2DM无NAFD组。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L)、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hs-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肱踝指数(ABI),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评估。【结果】与T2DM无NAFLD组比较,T2DM合并NAFLD组BMI、wC及血清TG、FPG、FCP、ALT、hs-CRP水平明显增高,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而ABI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IMT增加,ABI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增加;hs-CRP参与了颈动脉斑块及大血管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3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空腹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测定,进行HOMA—IR计算,并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脂肪肝组TG、FINS、LDL、HOMA—IR较无合并脂肪肝组升高(P均〈0.05),而TC、FBG、PBG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HLD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DN)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62例T2DM早期肾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As组(DN—AS组)32例和非As组(DNNAS组)30例,每组均给予替米沙坦80mg/d,疗程为12周。测定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IM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期选择年龄,性别,BMI相匹配的28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结果】T2DM早期肾病患者HOMA-IR、IMT、Fins明显高于新诊断T2DM患者(P〈0.01或P〈0.05)。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T2DM早期肾病患者FINS、UAE及HOMA—IR(均P〈0.01)。同时降低T2DM早期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够改善T2DM早期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张志翔  周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48-225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炎症因子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及血压正常者4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高血压组分为伴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40例和无颈动脉硬化组(IMT〈0.9mm)51例。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脂。【结果】①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高血压组hs—CRP、IL—1、TNFa、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硬化组hs—CRP、IL-1、TNF-α、颈动脉IMT值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P〈O.05),③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r=0.426;P〈0.05)、IL-1(r=0.327;P〈0.05)、TNF-α(r=0.2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hsCRP及LDL-C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形成与血压增高、炎症因子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T2DM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确诊T2DM患者201例,按CAIMT分为CAIMT增厚组(CAIMT〉0.9mm)103例及CAIMT正常组(CAIMT〈0.9ram)98例,另选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h的血标本,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及餐后4h甘油三酯(4hTG)。使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各组受试者的CAIMT。【结果】①T2DM组血清hs—CRP、4h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中CAIMT增厚组hs—CRP、4hTG显著高于cAIMT正常组(P〈0.01)。②T2DM患者hs—CRP、4hTG与CAIMT均呈正相关(P〈0.01),hs—CRP与4hTG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及餐后高脂血症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蛋白尿(MA)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关系.方法 将178例T2DM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UAER≥30~300mg·d-1为合并MA组(T2DM1组,104例),UAER<30 mg· d-1者为不合并MA组(T2DM2组,74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低/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等;实验室检查包括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UAER、尿酸(URIC)、血肌酐(CRE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对2组CDFI的表现(IMT、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及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数目及斑块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5,P>0.05).2组斑块检出率排序为低/等回声>混合回声>强回声(均P<0.05).T2DM1组IMT厚度、BMI、UAER、2 hPG、CREA、HbA1c、TC均高于T2DM2组(均P<0.05).2组FPG、URIC、TG、LDL、HD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MT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r=0.315、0.320、0.463及0.35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病程、UAER、HbA1c是IMT增厚的独立预测因子(r=0.362、0.240、0.395,均P<0.05).结论 CDFI超声能够准确地检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IMT增厚情况与UAER、CREA、HbA1c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亚临床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检测136例T2DM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1例)和对照组(C组,85例),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与C组比较BMI、HbAlc、HOMA-IR、TG、LDL以及hsCRP,WBC均升高,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HbAlc、HOMA-IR、LDL、hsCRP、WBC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炎症因子水平可为预测和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患者的糖代谢影响。【方法】选取本医院60名T2DM合并肾病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葡萄糖比率(IGR)、HOMA—IR、脂联素(ANP)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等变化,以评价辛伐他汀对T2DM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的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中,各时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胰岛素与C肽在0min和30rain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辛伐他汀治疗后,对比治疗前,FBG、HbA1c、CRP、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AUC、FINS、ISI、游离脂肪酸(FFA)以及HO-MA—IR均显著下降(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也明显下降(P〈0.01),但是C肽AUC(P〈0.05)以及APN(P〈0.01)均显著上升,而IGR及校正胰岛素反应(CIR)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T2DM合并肾病患者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T2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组)和螺内酯(SPI)干预组(DM-S组),继续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正常对...  相似文献   

15.
余芳  朱惠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47-15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进行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根据DR程度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糖尿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组、糖尿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记录性别、年龄、病程,测量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空腹及餐后2h C肽及血脂指标.选取三组中上述基线指标具可比性的病例共106例(NDR组33例,BDR组38例,PDR组35例)纳入观察.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患者血糖72 h.[结果]各组间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R与MBG、SDBG、MAGE及LAGE呈正相关(P<0.05).校正MBG后,DR与SDBG、MAGE及LAG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7、0.396、0.284(P <0.01).[结论]血糖波动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初诊T2DM患者66例,按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4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UAE组) 32例,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三组间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糖(FBG及2hPPG)、血脂(TG、TC、LDL、HDL)、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肽水平(空腹及2小时C肽)、C-反应蛋白(CRP)、Hcy的差异,并分析其与24hUAE之间的关系.[结果]①DM组和DM+UAE组中Hcy、FBG、2hPPG、HbAlc、TG、TC 、空腹及2小时C肽、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UAER组Hcy、FBG、2hPPG、HbAlc显著高于DM组(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4hUAE与血浆Hcy成正相关(r=0.612,P〈0.05);Hcy与CRP呈正相关(r=0.704,P〈0.05),与FBG、2hPPG 、HbAlc均无相关.[结论]Hcy可能是初诊2型糖尿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激发氧化应激过程导致早期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血脂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且既往无糖尿病史的体检人员249名,并对入选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脂及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同时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该人群中甘油三酯(TG)与餐后2小时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PCP)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总胆固醇水平(TC)与HOMA-I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与空腹血糖(FBG)、FINS、FCP、HOMA-IR和HbA1c呈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与FBG、FINS、FCP和HOMA-IR呈负相关(P0.05)。同时相关分析提示该人群中TG水平与腰围、血尿酸(UA)和γ谷氨酰胺(γGGT)呈正相关(P0.05);TC、LDL-C与γGGT呈正相关(P0.05);HDL-C与腰围、γGGT呈负相关(P0.05)。血脂水平与血压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中血脂水平与胰岛功能密切相关,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提示积极的降脂治疗有利于保护胰岛功能,防治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血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1组)49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2组)31例,另选3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G3组).检测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尿微量白蛋白(uA1b).结果 G1组、G2组间FPG、2hPG、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PG、2hPG、TG、HDL-C、LDL-C、uA1b、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1组SUA水平明显高于G2组和G3组(P<0.01),G2组高于G3组(P<0.05).对CA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先后入选的变量是SUA、HDL-C和uA1b.其中SUA的影响因子最为突出.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CAS时SUA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与CAS相关,SUA可能是男性T2DM及CAS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