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连翘不同部位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比较,为连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连翘果实、叶、果梗、枝梗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以Luna5uC18 (2) 100A(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连翘苷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 min-1;连翘酯苷A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连翘苷在3.33 ~ 13.3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4%;连翘酯苷A在4.17 ~6.69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1.8%.结论:连翘苷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枝梗、果梗;连翘酯苷A含量在不同部位中同样叶子最高,其次为果实、果梗、枝梗.  相似文献   

2.
靖会  李教社  杨银京 《陕西中医》2010,31(10):1406-1407
目的:考察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TIANHE 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醋酸(15∶8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连翘酯苷A在0.010~0.810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61%。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在0.99%~6.97%之间。结论: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SunFire C18(4.6 mm×250 mm,5μ 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4%冰醋酸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对连翘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二者含量的差异。结果连翘配方颗粒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低于原药材中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配方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与原药材一致。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配方颗粒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RP-HPLC测定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RP 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YWG -C18色谱柱 ( 4. 6mm× 2 50mm ,10 μm) ;连翘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 2 5∶75) ,流速 0 8mL·min-1,检测波长 2 77nm ;连翘酯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冰醋酸 ( 17∶83∶0 4)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 99.6% ,RSD 1 9% (n =5) ;连翘酯苷平均回收率为 10 1 3 % ,RSD 2 5% (n =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可作为连翘病毒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保和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保和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29:71),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连翘苷在0.068~0.3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保和口服液的质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范文莉  陈秀杰  焦太雨 《河南中医》2010,30(10):1025-1026
目的:建立以RP-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丸中连翘苷和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 C18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为28.5℃,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连翘苷在0.04126-0.4126μg范围内与吸收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8.36%;牛蒡苷在0.19984-1.9984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8.03%。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银翘解毒丸中连翘苷和牛蒡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及提取物中芦丁、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根据各类成分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分别在354,329,277 nm波长下检测芦丁、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采用Sunfire C18(4.6 mm ×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2%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0 min,14%A;15min,18% A;40 min,30% A),流速1 mL· min-1,柱温40℃.结果:芦丁、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分别在0.098~4.9,0.24 ~12.0,0.1 ~5.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3%,98.97%,102.18%,RSD分别为7.94%,0.93%,1.63%.结论: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应用于连翘药材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连翘苷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4348~4.34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8.9%,RSD=0.68%(n=6);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洛南,湖北邵县以及四川成都的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该方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连翘苷在各产地连翘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制备过程中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含量进行监测,为金英黄归汤制备工艺改进提供质控标准。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150mm伊4.6 mm,5μm);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的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2%磷酸(11颐89)与乙腈-0.4%冰醋酸(17颐83);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和330 nm;柱温分别为35益和30益;流速分别为0.8 m·min-1和1.0 m L·min-1。结果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56耀217.00μg·m L-1(r2=0.9997),0.0536耀0.2680 mg·m L-1(r2=0.9996);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0.14%和0.47%;中间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63%和0.56%;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0.68%和1.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绿原酸99.23%,RSD为0.61%;连翘酯苷A100.24%,RSD为1.15%。结论建立的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含量检测方法,可为金英黄归汤制备过程提供质控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病毒合剂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的方法。方法 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酯苷A分别在9.84-82μg/mL(r=0.999 8)、2.64-22.0μg/mL(r=0.999 9)和4.32-36.0μg/mL(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101.1%、99.77%,RSD值分别为1.44%、1.68%、1.44%(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病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连翘叶干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连翘叶较好的干燥方法,为连翘叶的开发利用提供部分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XTerraTMRP8(3.9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12:88;连翘酯苷的检测波长为328nm,柱温为30℃。结果阴干、微波干燥、吸水纸吸湿干燥、蒸2—10min、煮2~10min处理的连翘叶中连翘酯苷含量较高;晒干、烘干、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处理的连翘叶中连翘酯苷含量较低。结论综合连翘酯苷含量、成本及操作难易度的因素,蒸2—10min或煮2~10min是连翘叶比较适宜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Eclipse Plus C18(4.6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分离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1%、104%、104%、98.4%、99.0%、103%,RSD分别为2.27%、1.59%、1.94%、1.25%、2.97%、2.10%、2.6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药用及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连翘资源全面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中两种抗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G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中抗炎活性成分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研究这两种活性成分动态变化,为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17:83)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2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B及金石蚕苷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1-4.696μg(r=0.999 7)、0.028-0.767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8%(RSD=0.93%)、99.24%(RSD=1.54%)。结论:研究得出该产区广东紫珠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11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以Diamonsil-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连翘果实中连翘酯苷的含量远高于金钟花,金钟花果实中不含连翘苷。结论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别,金钟花不应混作连翘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丸剂1号中芦丁及阿魏酸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YMC-ODS-A(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36%醋酸(40:60:1.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λ1=257nm(芦丁),λ2=322nm(阿魏酸钠)。结果:芦丁、阿魏酸钠进样量分别在0.02—0.26μg(r=0.9998)、0.01~0.27μg(r=0.9998)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二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3%(RSD=0.59%),99.77%(RSD=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丸剂1号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芩、连翘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CL图谱中可检出黄芩、连翘的特征图谱;绿原酸在22.8~57.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为1.3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金银花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力源片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120—2.040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1%,RSD=0.7%(n=6);人参皂苷Re在0.297—5.04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3%(n=6)。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冬虫夏草药材中麦角甾醇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冬虫夏草药材粉末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用RP—HPLC测定。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2nm。结果:麦角甾醇进样量在0.04272~0.427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麦角甾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8.7%(n=6)。结论:采用建立的RP-HPLC方法测定冬虫夏草药材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方法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以甲醇-0.1%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素进样量在1.9248~5.7744肛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2%。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石见穿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维吾尔药材无花果叶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无花果叶;使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5nm;柱温:25℃;同时测定无花果叶中芦丁和补骨脂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芦丁和补骨脂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分别为0.1024~1.024μg,r=0.9998,n=5;0.041~0.7175μg,r=0.9999,n=5。芦丁平均回收率为103.7%(RSD=0.89%,n=6),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0.9%(RSD=1.6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无花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