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春天的约会     
(一) 是谁? 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唤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一种渴望和羞愧,这声音刺激着我抑制不住要向前奔跑,奔跑,再奔跑!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约会     
(一)   是谁?   是谁在灵魂的深处呼唤着时间的厚度?这声音让我在每个懒睡的清晨都有一种渴望和羞愧,这声音刺激着我抑制不住要向前奔跑,奔跑,再奔跑!   ……  相似文献   

3.
近来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缘于偶尔听到一儿童用稚嫩的声音问道: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当时不觉心里一颤,方意识到:寻根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萌芽于儿童,悖发于中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从黄口小儿到一国之君,个中的困惑,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久久解不开的心结。苏格拉底曾为探寻人的本质而痛苦了一生。我们虽不必为此痛苦一生,但也不能稀里糊涂,弄不清自己的祖根来源,不知自己的血脉传承。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但它起源于什么时候?族谱上最早的祖先是谁?并非人人都明白…  相似文献   

4.
“我是乔榛。总有人对我说‘我是听着你的声音长大的’!说实在的,我们的声音能让受众得到启发、陶冶甚至震撼,那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值。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宽容积极地对待  相似文献   

5.
王芳 《大观周刊》2012,(32):236-236
我本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因为做了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凡的意义。如果我能做一颗流星,我愿让生命的热量为教育事业而燃烧。我坚信,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必将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6.
泥土之歌     
泥土,在我的心目中,不管是丰腴的还是贫瘠的,不管是黑褐色的还是金黄色的,我都把它视作伟人而朴实、神圣而亲切的大地的象征。谁能够否认呢,哪儿有泥土,哪儿便有绿色和生命,便有耕耘和开拓,便有创造和美。我想起了几句关于泥土的诗——正是这低下谦卑的泥土,  相似文献   

7.
雷锋、焦裕禄、蒋筑英、张海迪……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但人们可知,是谁报道了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从而使他们享誉全国的?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十有八九并不知道。不说别人,我夫人和儿子读报,就从来只看“热闹”而不管作者是谁。夫人一次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到报上刊登的一件事。我一听,那不是我写的吗?遂问作者何人,她道没注意。本人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时间不长且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记者,压根儿就没名,只偶然写一两篇东西,故连自己妻儿都不关心我的什么名不名。这也罢了,但我心中挺有名的那些记者,竟也多不为人所知,不禁使我心  相似文献   

8.
<正>一有一个研究电影和电视起源的人们熟知的故事。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9.
刚刚看<菊花娃娃>(明天出版社2010年5月版)时,我并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一口气读下来,有一种忍不住回头再看、想细细品读的愿望.这个故事唯美纯净之间流淌着淡淡的悲悯与轻轻的哀愁,读之在梦幻怀想之间充盈着莫名的怅然和深沉的感动.这是谁的作品?得到的回答果然是--曹文轩.  相似文献   

10.
金霞 《记者摇篮》2006,(5):12-12
2004年的10月8日,当我以新北方的第一张面孔和新北方共同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的时候,我的生命就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那是我26年来不曾体会和感受的新的生命震颤……转眼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我能够感受一档节目带给我的改变,内心变得厚重而敏感,情绪变得沉静而平和……。一档节目,一个在其中的人,互相感染着,渗透着……新北方的品牌代表的是正义,伸张,向善,向上,是在呼喊着民心所向的声音,而主持人作为一档节目的品牌形象的表达,自然被赋予了节目所传达的气质,这个气质让百姓信任,让百姓喜欢,让百姓觉得你和她是那样的接近,你就是新北方!但…  相似文献   

11.
人物写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写人物就是记录历史(1)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离不开人物通讯。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凡地表现人物是一张新闻纸或一新闻媒体的灵魂。这个观点具有社会意义。有人说时代与历史是由事件构成的。那么,历史与时代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人!这一点无可疑议。人构成了社会,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事件,因此,以文字、声音或画面为不同特征的新闻或文学样式,也必然由一个又一个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从事不同职业、进行着不同个体思想和社会活动的人所构成。这个道理可以超越国界,超越语言,因为无论具有何种观念何种肤色,作为人本身来说,都具有物体本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在2007优秀论文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来自不同单位两位同志的两篇论文,从标题、内容,到格式、标点都一模一样,甚至连错别字都一字不差,可以肯定其中的一位是抄袭者已明白无误的了,但究竟谁抄袭了谁呢?再说他们工作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城市,又是怎么抄袭的呢?为了弄个水落石出,我们开始从网上搜索,搜索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两位同时抄袭(更确切的说是拷贝)互联网上同一篇毕业论文。事情真相算是搞明白了,但我的心却被深深地刺痛了。  相似文献   

13.
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是这样谈写作的——"美好的书是用某种类似外语的语言写成的."在语言的母体中勾勒出一个陌生的语言,生成新的句法和风格,生成新的文学生命——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属于写作,也可以属于翻译.事实上,谁又能真正分清翻译中母语和外来语的纠缠与争斗?不管翻译的人情愿还是不情愿,他的译作对于母语的文学世界来说都是个闯入者,它让这间屋子的一隅响起了另一种声音——这也是屋子自身存在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一) 浩瀚星空,群星璀璨,你只是一颗并不起眼的小星星,远远不及其他星星那样明亮,可你在燃烧着,燃烧着青春与梦想,丝丝星辉告诉人们——“我,是发光的”。 终有一天,那些迷了路的孩子们在你的注视下都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二) 以立正的姿势诠释一个永恒的绿色主题——你,便是那一株小草。 一株小草只能透出些微的绿意,但它却蓬勃了整个春天。 我们应该让整个生命都是春天。 (三) 请以晨光起誓。 请以这宁谧的夜晚起誓。 我们心中的墨水将誓死捍卫军人的尊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星星·小草──写给报道员@黄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狼了,我们在动物园观赏可怜无助的狼,在歌声里听孤独的狼嚎,在街上看翘起耳朵拖长尾巴伪装成狼样的狼狗,这当然都不是真正的狼。对于许多人来说,狼已经变成一个名词,一种概念了。 真正的狼在荒漠上,在雪原上。它跋涉千里懊而不舍不知疲倦地奔跑,它忍受着饥饿和风雪的袭击静静地等待着时机,为了生存,为了延续生命,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竞争中它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这才是真正的狼!这也正是阿狼广告公司命名的源起。  相似文献   

16.
王莹 《记者摇篮》2009,(11):90-90
"不对了!不对了!错了!错了!"一天早晨,主持人这"别样的声音"在我每天必听的一档广播节目中传出,我顿时一惊!接着又传出寻找音频资料的声音,播出又错了,我又是一惊!接着播出的稿件内容与采访录音又接不上茬儿,我更是一惊!一档好端端的广播节目竟如此接连出错,令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17.
沈晶 《记者摇篮》2006,(3):53-54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我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是新闻也好、资讯也好;是教育也好、娱乐也好,透过一个动听的故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底之下,有谁爱听闷道理与人教训呢?著名纪录片监制与导演Kirk Wolfingerl曾经如是说:我是从事说故事这行业的,不论你是新闻工作者也好、拍电影或纪录片也好,都是从一个故事开始。我若是真的要传递什么信息,我透过电邮好了,我若是真的要宣扬什么大道理,我让传道的人去处理好了。但不管你有信息要传递也好、要宣扬什么大道理也好、是教育或公共效益的事也好,有什么比透过一个好故事来得更有效?电视,是“说故…  相似文献   

18.
正十年以前,轰动一时的"三千美金环游世界"还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神话。而今天,在这个连找陌生人当司机都不是新鲜事的时代,不管是住在陌生人家里,还是睡陌生人的沙发,都成了我们穷学生出游时首先考虑的选项。当然,对于与陌生人共享资源这个概念,我向来是怀有戒心的。网络时代,谁知道网上和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次参加学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在小品《火炬手》中有一小段让我印象深刻:历史上谁跑得最快?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曹操跑得比谁都快!宋丹丹貌似专业的回答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距离今天的长度是多少?而时间的场地又是什么?那看似光滑平静的地面下又隐藏着什么呢?生命,死亡以及爱情和记忆,都铺设在这冰冷的泥土中,无色无味,时间在这时就是倒在地上的水,在任意流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