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Holthuis)又名白虾、五须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族,长臂虾科,长臂虾属,白虾亚属。分布于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尤以黄渤海产量最大,其产量仅次于中国毛虾和中国对虾。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可加工干制成海米,其卵也可制成虾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海味佳肴。脊尾白虾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的特点。脊尾白虾以前多进行港养或鱼养殖,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它则成为对虾养殖池塘中最主要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2.
脊尾白虾又称白水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虾米。脊尾白虾已作为水产养殖生产上的一个新品种,对虾池内轮养脊尾白虾又是养殖生产上的一个好方法。所谓轮养就是利用对虾起捕后到放苗这一  相似文献   

3.
1993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患病对虾经光镜组织病理学研究和电镜观察,在对虾的皮下组织(包括前肠上皮、后肠上皮、真皮和鳃等)、结缔组织、造血组织、触角腺及血淋巴细胞等的细胞核均发现核肿大和深的嗜酸性着色。在电镜下,病变组织的细胞核内为一种杆状病毒充满,病毒大小为120nm×360nm,有囊膜,在细胞内不形成核型多角体或颗粒体类包涵体,属于杆状病毒属的无包涵体型杆状病毒亚群,即C型杆状病毒亚群。根据该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症状、病毒感染的靶组织和病毒的特征,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对虾病毒,暂定名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朱于来 《科学养鱼》2016,(11):43-45
正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混合养殖是江苏省响水县及周边沿海滩涂近10年来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养得较好的亩效益达3000元以上。为了更好地总结推广该虾蛏混养模式,提升当地海水养殖经济效益,2014-2015年,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在位于响水县沿海的海珍品养殖总公司第十一分场,开展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海水池塘高效混合养殖  相似文献   

5.
脊 尾白虾是 我国特有的 一种重要经济虾 类,其肉味鲜美,营 养丰富,除鲜食外还 可加工成干品。 虾塘秋冬季养殖脊尾 白虾,即在第二茬长毛对虾收获后,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养至春节前后活体出售。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我县的晏站、蛇盘一带虾塘普遍采用此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产高的达30公斤,亩效益达1500元。白虾秋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效益。值得各地推广。 一、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 1.栖息习性。脊尾白虾生活在近岸的浅海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脊尾白虾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脊尾白虾池塘养殖、秋冬季养殖、混合养殖和低盐度养殖等各种模式的养殖技术以及对脊尾白虾营养生理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目前我国脊尾白虾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脊尾白虾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在对虾、梭子蟹养殖池塘收获后,通过池塘收获后留下的部分达不到规格的个体或纳苗、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养殖到春节前后出售,这种养虾方法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能充分利用池塘生产力等特点,使秋冬季节闲置的池塘得到充分利用。一、脊尾白虾主要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舟山市养殖的对虾一般于10月份起捕,第二年4~5月放养。舟山市蚂蚁岛三八虾场利用对虾塘这段空闲时间,轮养脊尾白虾,养殖期40余天,亩产105公斤。该场起捕对虾时,选出体长0.5厘米的脊尾白虾小苗50公斤,约800~1000万尾,10月10日放养在塘深1.5~2米、面积为10亩的对虾塘内。养殖期间,除利用塘内残剩饲料和藻类外,再投喂4次,共用去  相似文献   

9.
脊尾白虾在低盐度水体中的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尾白虾又名白虾、分布于我国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经济虾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上等菜肴。还可以加工干制成虾米,性腹可干制成“虾脑”,是出口创汇佳品。脊尾白虾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繁殖季节长,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的特点,且易于养殖管理,产品销路好,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收益快。在以前脊尾白虾多进行港湾养殖,虾苗来源主要是在苗汛时从浅海中收捕。随着滩涂开发利用,脊尾白虾的养殖面积迅速扩大,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单养、与其它鱼类混养和对虾塘第二季养殖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0.
虾塘第三茬脊尾白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虾米。虾塘第三茬白虾养殖也称秋冬季养殖,即在第二连长毛对虾收获后,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繁获取白虾苗种,养至春节前后出售。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管理。效益高等特点,单连利润一般5O0-1000元/亩。白虾和冬季养殖有利于提高虾塘的利用率,使冬闲虾塘充分发挥效益,值得各地推广。一、过层白虾生物学特性1.栖息习性。脊尾白虾生活在近岸的浅海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水温在2-39T范围内均能成活,就是水温降至一双也不会冻死。盐度3.87-30人范围均…  相似文献   

11.
3种肉食性鱼类的捕食及脊尾白虾防御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鲷、漠斑牙鲆及暗纹东方鲀3种肉食性鱼类捕食脊尾白虾的行为观察。结果发现,3种肉食性鱼捕食脊尾白虾的强度排列依次为黑鲷暗纹东方鲀漠斑牙鲆。脊尾白虾最主要的防御方式为尾扇拨水向后弹开。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浅水域小型虾拖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拖虾是广东省沿海捕捞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为了查明小型虾拖网的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10~11月对在珠江口浅水域进行捕虾作业的虾罟网渔船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浅水域虾罟网的渔获种类多、组成复杂,幼鱼和副渔获的比例高;主要渔获种类是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18.57%)、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15.48%)、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11.50%)和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11.16%),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脊尾白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海鳗Muraenesocidae和银鲳Pampusargenteus渔获100%为幼鱼,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CoUichthys lucidus幼鱼比例分别高达87.65%和96.15%;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斑节对虾为主捕对象,鱼类和蟹类是主要的副渔获种类;虾罟网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脊尾白虾窒息点与耗氧率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正>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Holthuis)是一种广温、广盐、杂食性的中型经济虾类。由于易于养殖管理、销路好,成本低、收益高,目前已成为池塘单养和对虾塘第二季养殖的重要品种。因此,试验观察脊尾白虾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对于白虾的苗种运输和养殖管理,均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关于此问题,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1991年3~6月在院内实验室进行了脊尾白虾窒息点和耗氧率的试  相似文献   

14.
氯苯对四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4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水pH 7.9~8.2、水温24.1~24.5 ℃、盐度27.8~29.2条件下,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96 h LC50分别为52、15、0.39、91 mg/L.综合氯苯对4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机理和急性毒性数据,氯苯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依次为:脊尾白虾>黄姑鱼>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氯苯对三疣梭子蟹、黄姑鱼、脊尾白虾和菲律宾蛤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52、0.15、0.0039、0.91 mg/L.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感染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基于16S rRNA基因的测序结果,对感染EHP的脊尾白虾肠道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感染虾与健康虾肠道菌群差异较大,且其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虾。研究发现,病虾中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未分类蓝细菌科(unidentified Cyanobacteria)、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和未分类α变形菌科(unidentified Alph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而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及噬几丁质杆菌科(Chitinophagaceae)细菌在健康虾中占据优势地位。EHP侵蚀导致感染虾肠道内潜在致病菌显著增加(P<0.05),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易感性。此外,通过Tax4Fun功能预测,发现感染虾肠道菌群主要用于新陈代谢,从而抵抗EHP侵染,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健康虾肠道菌群则多用于个体生长与环境信息处理,进而保证生长与存活。本研究从虾肠道菌群结构方面入手,进一步探究了EHP感染对脊尾白虾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EHP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脊尾白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国内脊尾白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脊尾白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盐生杜氏藻粉对脊尾白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盐生杜氏藻粉(0%、0.5%、1%、2%和4%)对脊尾白虾(平均初始湿重0.715g)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白虾存活率以1%添加组最高,特定生长率和吸收效率以2%添加组最高,摄食量以4%添加组最高,而饲料系数以1%添加组最低;回归分析表明,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时的盐生杜氏藻粉添加量为2.76%。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离水干露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呼吸代谢能力的影响,以常温干露(22-24℃)、低温干露(4℃)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脊尾白虾干露胁迫实验,于胁迫后60、90、120、180 min取组织,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延胡索酸还原酶(FRD)、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和乳酸含量.结果显示,常温干露组肝胰腺、鳃、肌肉SDH和CCO活力随干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RD、LDH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干露组在胁迫60 min时,各组织呼吸代谢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之后的变化趋势和常温干露组相同.常温干露组和低温干露组中肝胰腺和鳃SDH/FRD比值的变化幅度大于肌肉.研究表明,脊尾白虾通过提高无氧代谢来应对干露胁迫;低温干露下的脊尾白虾在胁迫早期可以维持有氧呼吸,肝胰腺和鳃比肌肉对干露胁迫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9.
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优化温度、时间、IPTG和OD600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质谱检测,并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脊尾白虾HSP90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HSP90,表达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2.7kD,为HSP90蛋白。通过条件优化认为重组菌株Rosetta/pET-30a-HSP90的最佳诱导温度为37℃,最佳IPTG浓度为1.0mmol/L,最佳诱导时机和诱导时间分别为0.58h、7h。  相似文献   

20.
对前期测序得到的脊尾白虾血细胞2853条EST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微卫星序列特征分析。EST序列拼接得到1053条Unigenes,包括329条Contigs和724条Singlets。BLAST分析表明,593(56.3%)条Uingenes与数据库中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KEGG代谢途径分析表明,181条Unigenes映射到120条代谢途径。通过EST-SSR分析,共得到416条微卫星序列,检出率为14.58%。其中,两碱基重复序列374条,占89.90%,AG重复类型最多;三碱基35条,占8.41%,AAT重复类型最多;四碱基7条,占1.68%,AAGT重复类型最多。本研究可为脊尾白虾功能基因资源挖掘及分子标记筛选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