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培养数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的基础.数感的培养要注重概念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使学生在"创造"中产生数感.培养数感要从教育工作者做起,教师以及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构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笔者认为,要构成数学学习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资源,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学得有兴趣,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本文作者做了一些教学的尝试,主要是为了唤起学生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渴望,努力实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继续学习莫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始终把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教学的主线.所谓"数感",实际上就是我们推崇和经常提到的数学素养,也就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逐渐积累的对于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它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  相似文献   

8.
数学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创造数学美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和创造的激情.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美学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强调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分组随意、策划散乱、关系失衡以及学生参与不均性等问题,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本文就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分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几年前的语文教学经历和近三年的一年级数学教学,笔者深深地感觉到数学课不仅仅是解题、计算,学生口语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任务.良好的语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合理、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水平,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数学课堂中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趣,轻松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真正做到这点并非容易.这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过多地考虑怎样教,而忽略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提问的一问一答,即使问题设计富于启发性,亦容易造成少数人回答问题,多数人等待结论.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习惯了把数学的学习过程变成记结论做习题的过程.数学的短期目标达到了,但数学能力却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6.
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就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于是怎样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到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想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组织自主式数学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应产生于对数学的认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评价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作用,既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又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课堂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与学的多样性等等理念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将从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来谈谈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