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炉出钢口套管砖用低碳MgO—C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绪言 近年来,由于改善了操作,改进了MgO-C砖以及开发了修补技术等,转炉炉体的寿命显著提高了。其结果,作为使转炉生产能力和生产的稳定性降低之因素,是出钢口套管砖的更换次数出现增加趋势,为此要求提高其耐用性。 以前,转炉出钢口套管砖的材质以1980年为界限,由烧成MgO砖等改为使用不烧成MgO-C砖,提高了耐用性,现在几乎全部使  相似文献   

2.
模拟氧气顶吹转炉(BOF)操作条件,选择了0.16~58.2W/(m·k)的热传导率,在温度变化时,对转炉砖内产生的热应力作了调查研究。高热应力产生范围为工作面到距工作面180mm深处,该范围以外几乎为0,与热传导率无关。预计在热冲击下,氧化物系砖可能会产生开裂,再次承受更高的热冲击,开裂会扩展或数目上会增加。用于BOF的MgO-C砖不会产生开裂,因为其热传导率高于本次研究用砖。然而,一旦产生开裂,则两处开裂是等同的,并留有一定间距,其位置远离工作面而同时产生,这是高热传导率及一系列热冲击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易玉俊 《广州化工》2011,39(15):169-170
鉴于氟化氢转炉等卧式转炉现场安装时炉体定位的重要性,文章从理论角度对卧式转炉炉体安装定位中放线步骤做探讨,采用激光放线,三角函数计算支座的中心线与炉体中心线投影是否重合,以达到转炉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许可  童贤强 《耐火材料》2013,47(4):311-314
分析了半钢冶炼条件下影响转炉复吹炉龄的关键因素,对攀钢120 t炼钢转炉复吹透气砖的选材、使用条件、在线维护等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在改进复吹透气砖材质和结构、加强透气砖本体维护、优化复吹供气模式、推广透气芯砖在线热更换技术等方面开展工作,有效提升了攀钢120 t转炉的复吹炉龄。2011年底已经实现复吹炉龄与转炉炉龄同步。  相似文献   

5.
为起草《炼钢转炉用耐火砖形状尺寸》冶金行业标准(YB/Th60-94)(下简称本标准),导出了大小端差距比为基础的转炉炉衬特殊尺寸参数计算式。用这些计算式定量地比较了当今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及国内外转炉炉衬结构中各种形状及尺寸砖的优缺点。本标准除体现了国际标准《氧气炼钢转炉用碱性砖》(ISO5019/6)单环等中间尺寸坚宽楔形砖、双楔形砖砌砖优点外,还有以下创新:(1)砖的尺寸系列更趋合理,并拓宽了应用范围;(2)国内外首次列入本标准的尺寸参数及基于尺寸参数的双楔形砖砖环、转量简化计算式,为本标准的设计计算提供精确数据,为其推广实施提供了方便条件;(3)采用本标准的武钢三座90t转炉的三年实践表明,它具有易于成型、制砖、砖的内在质量均一、砌筑操作方便、用后残砖剩余尺寸小且不掉砖及寿命延长30%以上等优点,使武钢转炉炉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且经济效益显著。本标准由冶金部于1994年9月发布,1995年5月实施,标准水平等级为国际先进水平(Y)。  相似文献   

6.
引言 希尔顿(HILTON)钢厂的BOF车间有3座136吨的顶吹转炉,年产236万吨钢。轧制的型钢和板材产品两者含碳量都在0.04%~1.0%范围之间。钢材是用一台板坯连铸机和一台联合式初轧钢坯/初轧板坯机生产的,这两台  相似文献   

7.
50t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的水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模实验研究了唐山建龙炼钢厂50 t顶底复吹转炉底透气砖布置方式和复吹工艺参数对熔池搅拌效果、冲击深度及喷溅情况的影响.熔池均混时间及顶枪对熔池冲击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块底透气砖在2个不同圆周上局部非对称布置时,能够形成三维整体大循环搅拌,可有效缩短均混时间.在实验条件下,采用240 mm枪位、顶吹流量为120~128 m3/h,同时底吹流量为2.07 m3/h时,可获得熔池均混时间短、顶吹气体冲击面积和冲击深度适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阳钢铁集团股份公司第二炼钢厂有3座20t氧气顶吹转炉,转炉钢包容量25t.近年来,随着连铸比的不断提高和转炉炼钢节奏的加快,转炉钢包盛放钢水的时间延长且钢水温度升高,包衬的使用环境明显恶化,钢包包龄不断降低,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因此,进一步探讨提高钢包包龄的途径,对稳定连铸操作和生产节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氧气顶吹转炉上,耐火炉衬寿命的缩短,由许多因素引起,主要与耳轴带的磨损有关。爱尔瓦特·特兰特工厂1号炼钢车间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这个重要部位,实现了自动喷补系统,出钢(铁)后用惰性气体(以声速在转炉上进行)吹炼。爱尔瓦特·特兰特工厂2号炼钢车间,更换全部炉衬之前,在炉役的暂短停炉期间,安装了能同时修理转炉底和耳轴带的一种特殊设备。 采用上述两项技术,已有可能使耐火材料炉衬寿命延长、成本降低、氧气顶吹转炉的工作效率提高。据此成功结果,自动喷补系统和BASC设备已取得了专利。  相似文献   

10.
西西伯利亚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氧气转炉炼钢车间160t转炉两个炉役均采用了Mayerton公司制造的镁碳砖作炉子内衬取代了镁钙砖。使用结果表明:单耗下降15%,使用寿命提高约30%;炉衬更换次数减少.生产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日本加古川钢铁厂的转炉实施了铁皮冷却,应用了MgO-C质砖。从运转初期到末期,为使砖不剥离、不脱落、稳定地使用,掌握砖内产生的应力,使砖的膨胀缝适当是必要的。 另外,为得到稳定的转炉寿命,配合激光式砖残余厚度测定装置,调频传感器、测定铁皮温度等各种方法,控制耐火材料残余厚度。 本文叙述了作为降低砖的剥离损伤措施,  相似文献   

12.
MgO-C砖已被广泛用于炼钢行业中,从操作性能的提高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来看,碱性吹氧转炉都是最好的例子。 本试验研究了MgO-C耐火材料的高温机械强度、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抗热震性能。还确定了高温下显微结构与这些性能中某些性能的相互关系。 文中阐明了巴西最大的碱性吹氧转炉发展情况,最高炉龄已达到3000炉次以上,耐火材料的消耗下降到0.56kg/t钢。  相似文献   

13.
以某钢厂180t转炉为例,介绍了转炉各部位耐材使用条件和转炉炉体的常用砌筑方法,对其他转炉的砌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0 t顶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厂210 t顶底复吹转炉进行了溅渣护炉水模型实验,测定了炉衬不同部位的溅渣量,考察了操作参数对溅渣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顶吹流量50000 Nm3/h,枪位3680 mm,氧枪喷头倾角15°,留渣量21 t,底吹元件布置方式A1,底吹流量900 Nm3/h.  相似文献   

15.
转炉用耐火材料的损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炉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转炉的多功能化,对耐火材料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本文就转炉耐火材料的进步,尤其是MgO-D砖的发展和使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转炉用炉口、炉帽砖、出钢口砖、装料侧炉壁砖、炉底风口砖等的使用效果及其蚀损形态,阐明了MgO-D砖的蚀机机理,如炉渣侵蚀、氧化损毁、剥落损毁、钢水磨损等。今后,期望进一步改进MgO-D砖的性能,提高修补技术,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杨建华 《耐火材料》2003,37(3):178-179
为了均匀钢液成分 ,改善钢液质量 ,出炉钢液上连铸平台之前需进行吹氩处理。钢包容量越大 ,吹氩工序越重要 ,要求也越高。涟钢三炼钢 90t转炉投产以后 ,钢包容量是原 2 8t包的 4倍 ,吹氩工序尤为重要。新的钢包吹氩站设有顶吹和底吹两套系统 ,通常首选底吹氩 ,当包底透气砖堵塞吹不进氩气时 ,以顶吹补充 ,确保每炉必吹无误。喷枪是顶吹氩的主体工具 ,主要由金属管和耐火衬体组成 ,其价格和使用寿命决定了顶吹氩成本的高低。原用氩枪的平均寿命 5 0~ 60min ,即 10次左右 ,吨钢成本约 4元 (只计顶吹氩钢液的产量 )。为了提高氩枪的使用寿命 ,…  相似文献   

17.
传统转炉炉底采用十字型砌筑,导致寿命普遍不高,底吹冶炼环境不是十分理想。随着环砌法的推广和应用,炉体寿命大幅提高。结合转炉耐材设计方面的经验,探讨了转炉球形底环砌法的设计方法及实际使用,在现场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曹慧 《耐火与石灰》1996,21(2):10-14
氧气顶吹转炉(下称BOF)出钢口的使用寿命影响着转炉的利用率,耐火材料成本及钢在下道工艺中的质量。由于在出钢过程中钢水和钢渣流经出钢口时造成了侵蚀,现有出钢口套的内径变得过大、长度和出钢时间变短,这时就要更换BOF的出钢口。由于流经量增加,出钢口的内径过大造成出钢时间缩短。在出钢时间过短时,很难控制钢渣的夹带,而且也难以在出钢过程中向盛钢桶加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太钢转炉盛桶粘土衬砖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使用温度下液相量高达58.5%;衬砖中主要矿物莫来石、方英石与钢渣中CaO,FeO反应形成大量的低熔点矿物冷却时所构成的完全反应带,与原砖带相比在物性上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呈层带剥落。因此,粘土衬砖不适合作转炉盛钢桶衬砖。改粘土衬砖为一等高铝砖后,使用寿命提高3.4倍,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有关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20.
依据相似定理,通过二维水模型模拟顶吹转炉吹炼过程.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通过对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了依据相似定理,通过二维水模型模拟顶吹转炉吹炼过程.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通过对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了顶吹过程中炉渣与钢液母相边界的变化. 应用分形理论对其边界的织构分维数及无量纲长度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吹炼过程中枪位、吹气流量及渣金比对炉渣与钢液母相边界的织构分维数影响较大,其中流量为主要影响因素. 得出了三者对织构分维数的影响及织构分维数对无量纲长度影响的经验关系式,渣金母相边界织构维数是评价二维渣金母相边界长度的重要依据. 分形理论可以为转炉吹炼过程中渣金母相边界的量化计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