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粤东,从区域经济概念上说,主要包括潮州、揭阳、汕头和汕尾四个地级市,有时也直接称粤东沿海四市,在广东省内是除珠三角经济带外,位居第二的经济区域。作为广东省第二经济带,近几年来粤东地区的家装水平跟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人倾向精装修和时尚化,  相似文献   

2.
区域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发展景观的客观反映,又具有动态演化特征。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当前粤东地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已明显不能适应其一体化发展的主导战略思想。研究在客观分析粤东区域空间结构现存主要问题基础上,从空间一体化角度提出了粤东地区"一极两带三轴"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解析并指出区域增长极,即潮汕揭联合大都市区的成功构建是粤东区域空间结构能否向空间一体化优化模式演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粤东振兴发展对广东省区域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粤东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受制于粤东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水平;另一方面,粤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结构优化缺乏内生驱动力,专业设置对粤东经济发展支撑力和供给力不足。在调查粤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粤东高职院校对接粤东新一轮产业布局需求的专业设置改革路线和方向,提出粤东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思路下的粤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区域经济已有四次大的发展:从珠三角的崛起,到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东北振兴、泛珠三角的合作。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利好”,还表现在国家对区域经济基础建设的投入上。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合作的条件、基础和目的,指出区域经济整合的目标是在区域内建立统一和有效的市场体系,消除区域内阻碍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分工,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的富裕”。  相似文献   

6.
《广东建设信息》2007,(6):19-25
核心提示:根据《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的发展任务,该报告确定了城镇集聚发展水平、城镇要素流动水平、城镇文明发展水平、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城镇环境建设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等六大方面30个指标,以此展开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四大区域(珠江三角洲、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北部山区)的分项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定涛 《古建园林技术》2003,(4):51-56,59,61
通过粤东潮阳灵泉寺大殿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的探讨,对粤东地区殿堂式木构建筑的特点进行研究,希望以此作为对地方性传统建筑保护、设计与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王崇杰 《建筑》2004,(7):40-4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中国成为新一轮外资注入集聚的热点地区。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竞争和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性集团化的新阶段。辽东半岛、长株潭等相当一批新兴的城市带正在迅速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全面启动“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半岛八城市组成的“T”形区域经济带,将有力的拉动山东省进入“经济快车道”的引擎,使之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对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本文选择了新丝路沿线四个民族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八个序参量,构建2007年~2016年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而对区域经济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呈上升趋势,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且呈动态变化趋势。因此,应树立互利共赢的地区发展理念,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实现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一体化作为当今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了一种趋向,而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的建设目标,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使区域一体化最终形成的有效方式。构建昆仑大道经济带,是加快兴宁区城乡统筹建设的需要,是破除城区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必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阐述,结合广西南宁市兴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指出了构建昆仑大道经济带的可行性和具体做法,作为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区域规划问题的思考徐国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这也就是说,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搞好区域经济布局。发展区域经济、编制区...  相似文献   

12.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城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粤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和单丛茶之乡,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3.
汕头、揭阳和潮州等粤东地区能源自给率低,中海油根据粤东地区"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建设粤东LNG项目。自粤东LNG项目成立以来,公司十分重视从下游市场特点入手开拓工作,注重目标市场策划、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开发策略、细化工作任务和强化管理等,较好地完成各类用户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潘莹  白佳钰  施瑛 《中国园林》2022,38(2):48-53
乡村景观是人类活动作用在自然基底上形成的综合性区域景观体系,在区域尺度上对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做区划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人地关系。以粤东福佬民系这一族群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主导土地覆被这一敏感性指针,对区域景观类型特征进行描述与度量,最终依据区划原则划定沃土之乡、荒埔之乡、山野之乡、丘谷之乡、海滨之乡五大景观分区。进而在区域和聚落2类空间尺度下,借助景观指数及图式语言,探明了粤东福佬区域内5类典型乡村景观特征。在风景园林学科背景下,探索了一套新的乡村景观区划研究路径,为区域尺度的传统乡村景观特征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广东建材》2012,28(3):I0001-I0002
阳春三月正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的季节,《广东建材》编辑部一行3人参观了位于潮州市潮安县的潮州市富丽天奥石建筑装修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黄国琳总经理兴致勃勃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令我们十分惊讶的是站在我们面前的黄总非常年轻,一派儒雅的作风,他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粤东地区的现状非常清楚,对公司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中国成为新一轮外资注入集聚的热点地区.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竞争和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性集团化的新阶段.辽东半岛、长株潭等相当一批新兴的城市带正在迅速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全面启动"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半岛八城市组成的"T"形区域经济带,将有力的拉动山东省进入"经济快车道"的引擎,使之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对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将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以人才为载体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建筑人才培养基地,将继续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特色,培植优势,抓住机遇,服务于"半岛城市群"建设的战略任务,实现地方建筑类院校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大量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揭示了粤东沿海城市群的内在规律性、共性、特殊性。从多层次综合研究了粤东沿海城市群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目标、对策,为广东省东翼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源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广东省的东北部,作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怎样推进城市化?本文立足河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面对新的机遇,面临河源新的发展潮,对如何推进河源城市化进程作了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沈陆澄 《规划师》2011,27(7):20-25
厦深高速铁路从粤东沿海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区域中心穿越并设置潮汕站,与在建的潮汕机场联合形成服务整个粤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门户,将推动汕潮揭同城化进程和粤东一体化、网络化发展;高速铁路建设和汕头站的改造,促使各种交通设施和汕头机场整合形成新的城市对外交通门户,将推进高速铁路站点站前地区的功能提升和汕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卫生标准的重点任务。粤东西北地区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广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为例,梳理总结其整县农村污水治理PPP模式的工作经验,包括整县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的简介、工作要点、未来展望等,以期对粤东西北地区以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