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同期行硅凝胶假体隆乳术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材料同期于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的可行性.方法:28例曾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通过乳晕切口取出注射物,选取13例注射物位于乳腺间及乳腺下间隙者同期于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结果:13例同期置入假体者近期无一例出现血肿和感染,1例单侧发生包膜挛缩再次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2年,13例均外观自然、手感柔软.结论:选取合适病例经乳晕切口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同期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在2005年8月-2009年7月间,对86例患者均采用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注射于乳腺周围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术中根据水凝胶堆积的情况,采用各种方法取出水凝胶及坏死组织,直至肉眼不能见水凝胶颗粒,肉眼见为正常组织的状态,一期假体植入隆乳术。结果其中78例得到随访3个月-3年(平均10月),患者满意度96.5%。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不适,未出现包膜挛缩。结论对于适当患者,经乳晕切口直视下一期水凝胶取出假体隆乳术,疗效满意,降低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进行讨论分析,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最佳手术取出方法.[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8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并发症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并全部采用经乳晕下半缘切口进行注射物取出治疗.[结果]86例受术者注射假体绝大部分被取出,切口均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平面隆乳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双平面隆乳术,取出注射填充物后同期植入假体。结果:术后外形满意,仅1例两只乳房术后并发假体腔隙内血清样渗出,非感染性,经引流换药痊愈,假体得以保留,现外形手感均良好,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双平面隆乳术式适应范围广,可针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不同的乳房条件灵活选用,方法优于其他单一平面的隆乳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及导管制成给药导管,于58例110侧乳房假体植入术中将导管一端植入乳房假体的顶端,注射壶端植于腋窝皮下,分别于术后4、7、10、13周和4.6个月从注射壶注入糖皮质激素(每侧3ml,含曲安奈德25mg)预防乳房假体包膜挛缩,其中首次隆乳者于术后4、7、10和13周给药4次,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松解假体再次植入者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同时硅胶假体植入隆乳者共给药6次。术后6~12个月根据J.Baker假体包膜挛缩分型标准进行评价,Ⅰ型85侧乳房,Ⅱ型24侧乳房,Ⅲ型1侧乳房,与同期对照相比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丙烯酞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治40例聚丙烯酞胺注射隆胸术后病人,菜用注射器抽取及手术切开直视下水凝胶取出术,其中20例取出同时行假体隆胸术。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均获得了浦意效果。结论聚丙烯酞胺水凝肢取出术是目前治疗并发症的较好方法,假体隆胸术可以改善水凝胶取出后的乳房形态。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39岁,于2002年2月在某院行双侧注射隆乳,注射物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量为每侧200ml.注射后.因心理负担较重,于2003年8月行经乳晕切口注射物取出术.同时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置入层次不明)。术事.发现双乳多处硬结包块,有压痛,以左侧乳房为重,因此,心理压力增加。2004年2月来我院,要求行详细检查,并取出硅凝胶假体及残存水凝胶。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方法。②方法对38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采用低负压抽吸及大切口切除被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乳腺组织等方法处理。③结果本组38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乳腺柔软、均匀,B超或MRI检查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残留,效果满意。④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低负压抽吸及大切口切除被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浸润的乳腺组织,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持续冲洗在注射隆乳剂取出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梅  陈显春  姜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3):2171-2171,2175
注射性隆乳术是乳房整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假体材料是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凝胶被注射至乳腺后间隙内使乳房隆起,以达到外形丰满的目的。注射性隆乳术后并发症多有报道,而关于术后并发感染的处理报道较少。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22例注射性隆乳术后患乳腺炎的患者,行隆乳剂取出后均采取了持续冲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包膜硬化与假体容量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422例受术者分为两组:实际应用假体容积大于或等于预测假体容积组(简称A组)和小于预测假体容积组(简称B组),分别为147和275例,隆乳术后随访1~6年,观察两组术后包膜硬化发生情况,同时对106例隆乳术后纤维硬化进行了处理.结果:A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29例(19.73%),B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34例(12.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隆乳术后硅凝胶假体的容量与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硬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对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术后并发症的26例(39个乳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2例中29个乳房注射层次不正确,5个乳房注射层次正确;注射隆乳合并纤维腺瘤1例(1个乳房);乳腺炎和乳腺脓肿2例(3个乳房);急性血肿1例(1个乳房)。结论超声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MR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注射隆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的术后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PAHG分布的层次,性状进行定位和评估。结果 MR可清晰显示PAHG残留状况,48例中,6例(12只)乳腺假体形态尚可,乳腺柔软度正常;18例(32只)乳腺假体包膜破裂;11例(22只)乳腺硬结形成,局部可扪及硬结;7例(14只)乳腺假体形态异常、不对称,PAHG有移位;6例(12只)乳房有变硬感。MR表现与临床表现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各种并发症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乳腺MRI扫描可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总结注射隆乳术后凝胶分布及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最佳方法.方法 45例经乳晕切口直视下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结果 其中20例完整包裹无分隔或有分隔.25例移位到胸大肌各层及4例移位乳房周皮下,19例胸大肌受侵蚀变性.其余患者胸大肌无侵蚀变性.45例包膜周组织及注射遂道凝胶浸润.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分布在乳房周皮下,胸大肌内及前、后不同层次,胸大肌受侵蚀变性.直视下手术是处理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2月 ̄2006年2月我们对45例奥美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患者行奥美定取出术,其中15例取出同时行假体隆胸术均获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的并发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88例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肿胀稀释负压吸引术,手术切除水凝胶浸润的腺体组织,切开引流间断灌洗术,穿刺抽吸术治疗。结果本组8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乳腺组织柔软、均匀,辅助检查示无明显可见的水凝胶残留,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上不同方法处理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是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注射隆乳术后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下简称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材料在国外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1]。1997年引进我国,据有关方面统计,应用已达30万例次以上,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18.3%[2]。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在外院注射水凝胶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而自行要求清除水凝胶的患者40例。通过手术取出、残腔灌洗、病变组织切除以及硅胶假体放置等综合治疗手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患者共40例,年龄18~39岁,注射水凝胶隆乳术后时间3个月~5年,注入的水凝胶包括进口及国产两类。其并发症表现为:①疼…  相似文献   

17.
陈志鹏  周柯  丁祖烈  沈为民 《重庆医学》2006,35(15):F0002-封2
目的探讨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对假体置入乳房后间隙发生包膜挛缩(Baker分级Ⅲ~Ⅳ级)的52例72侧受术者,29例40侧行包膜全切术,23例32侧行包膜松解术,术后随访1~5年,失访4例,观察两种术式治疗纤维包膜挛缩的效果。结果包膜全切术治疗的患者复发7例(25.93%)9侧(24.32%),包膜松解术治疗的患者复发12例(57.14%)16侧(53.33%),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后间隙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采取包膜全切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包膜松解术,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的颇有争议的一种隆乳方式,尽管这种术式方便、快捷,但也出现术后乳房发硬、疼痛、外形不规则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外院17例因水凝胶注射隆乳产生并发症的患者,应用肿胀麻醉负压抽吸的方法,清除注射隆乳术后乳房内的水凝胶,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过程顺利,现将该手术的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 384例PAHG注射术后并发症患者行MRI检查,明确PAHG的分布层次和周围组织浸润等情况.全部采用开放手术直视下取出PAHG以及切除病变组织,通过归纳总结,分析PAHG注射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384例治疗效果满意,临床症状缓解.MRI检查显示无明显的PAHG残留.223例同时置入假体,效果良好.结论 开放手术直视下取出PAHG以及病变组织切除术是目前治疗PAHG注射术后并发症较好的方法;MRI对PAHG注射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重要的术前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注射隆乳后采用乳晕切口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的临床体会.方法 该试验对26例PAHG注射隆乳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均采用直视下经乳晕切口行PAHG清除术.结果 26例PAHG注射物取出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用直视下经乳晕切口行PAHG清除术,在直视下操作,暴露充分,可彻底清除囊腔内的PAHG,且瘢痕隐蔽,是处理PAHG注射隆乳后并发症较为有效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