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比较早期无创通气(NIV)模式中比例辅助通气(PAV)、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CPE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PAV组、BiPAP组和CPAP组,各2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PAV组、BiPAP组和C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PAV、BiPAP和CPAP治疗。记录4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B型脑钠肽(BNP)和动脉血气〔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IP)、气管插管率和NIV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舒适度。结果 治疗前,4组HR、RR、MAP、BNP和pH、PaCO2、PaO2、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4组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HR、RR、MAP、BNP和PaCO2、PaO2、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V组、BiPAP组和CPAP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AV组、BiPAP组和CPAP组PIP和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iPAP组和CPAP组PIP和VAS均高于PAV组(P<0.05)。4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V组、BiPAP组和CPAP组气管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AV组、BiPAP组和CPAP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应用NIV可迅速改善ACPE患者的生理学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PAV气道峰压较低、同步性和舒适性好,安全、有效,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费连心 《海南医学》2013,24(23):3529-3532
目的对比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AC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30 min无显效后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CPAP组(31例)和BiPAP组(15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处理,C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CPAP通气,BiPAP组则辅助BiPAP通气。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60 min后的疗效、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变化及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0 min后,CPAP组和BiPAP组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86.67%,高于对照组的59.09%,χ2检验显示三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趋势χ2检验显示,有效率由对照组向BiPAP组显著提高(P=0.038);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三组均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CPAP组和BiP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CPA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与BiPAP通气对ACPE患者疗效安全、确切,BiPAP通气的患者舒适度较CPAP通气模式高,但操作难度大且需要专人看护,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PPV治疗ACPE2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12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1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NIPPV时间及最终的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28例患者总的插管率为17.86%,病死率为7.14%;CPAP组和BiPAP组的插管率、病死率和NIPPV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NIPPV后2h和24h,两组心率(HR)、呼吸(RR)、氧合指数(PO2/FiO2)均较通气前具有明显改善(P<0.01),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仍在可接受范围;NIPPV前、后2h和24h,HR、RR、PO2/FiO2等CPAP组和BiPAP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NIPPV是治疗ACPE的有效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措施,应早期使用;CPAP和BiPAP两种通气模式对于ACPE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部分难治性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常难于奏效。近年来,无创通气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用于急性左心衰合并的呼吸功能不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使许多呼衰患者免于气管插管,从而减轻了患者痛苦,改善了预后。2002年2月~2004年12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ACPE患者2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随机分配入CPAP组(63例)和BIPAP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平均血压(MAP)、PaO2、PaCO2、插管率、治疗有效率、恢复时间、住急诊监护室(E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BIPAP组患者恢复时间、住EICU时间与CPAP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初3hBIPAP组PaO2、HR和R的改善要快于CPAP组,但插管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ACPE治疗早期BIPAP比CPAP更快速、更有效.但最终治疗效果两者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通气方式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每组各50例.比较3组心衰改善情况[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血气分析(PaO2和PaCO2)、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后,CPAP组、BiPAP组HR、RR、PaCO2均低于有创通气组(P<0.05),SaO2、PaO2及LVEF、SV、CO、CI均高于有创通气组(P<0.05),且BiPAP组HR、RR、PaCO2均低于CPAP组(P<0.05),SaO2、PaO2均高于CPAP组(P<0.05);CPAP组与BiPAP组LVEF、SV、CO、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BiPAP组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有创通气组(P<0.05);CPAP组、BiPAP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与有创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早期应用BiPAP和CPAP两种正压通气模式治疗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均能发挥显著疗效,迅速纠正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且BiPAP较CPAP缓解患者呼吸衰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CPAP与常规内科治疗对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CPAP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分别予以急诊无创正压通气CPAP辅助通气及常规内科治疗,常规治疗组用常规吸氧及常规内科治疗。结果:CPAP治疗组有2例改行气管插管,常规治疗组8例改行气管插管。CPAP治疗组好转率83.3%,常规治疗组40.0%(P〈0.05)。结论: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早期应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血气、心功能、心率及呼吸频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价值,分别对60例此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无创通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十分明显,而常规治疗组除PaO2升高明显外,其他均明显改善。患者恶化需气管内插管的百分率无创通气明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法能明显纠正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内插管常规机械通气的百分率,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肺水肿(ACPE)4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NPPV组。NPPV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通过面罩与呼吸机相连,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面罩吸氧。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NPPV组24例患者中有3例改行气管插管;对照组24例8例改行气管插管。NPPV组的症状缓解时间40(5—7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45(49—263)min,NPPV在第1个2h内迅速改善氧合。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能快速改善氧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郭玉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11-111,116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洛酮。通气前、通气3h及通气24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26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例;对照组治疗成功18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2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3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BiPAP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钟灿 《广西医学》2009,31(6):816-818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ACPE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0.5h、治疗2h的临床症状、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BiPAP治疗0.5—2h,有2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92.59%。结论早期合理应用BiPAP治疗能迅速缓解ACPE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拔除气管插管的COPD合并严重2型呼吸衰竭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HFNC组和NPPV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12、24 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HHFNC组治疗24 h时的血液pH值、治疗2 h与12 h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治疗2 h与12 h时的氧合指数(PaO2/FiO2)均高于NPPV组,而治疗12 h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各时间点(2、12、24 h)的呼吸频率及治疗12 h与24 h时的心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HFNC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不耐受发生率、胃肠胀气发生率和误吸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对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优于NPPV。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Ⅱ型)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慢阻肺Ⅱ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和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2h及通气结束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14例治疗成功,另外2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中9例治疗成功,7例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4例治疗成功患者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pH、PaCO2明显下降、PaO2显著升高。结论BiPAP无创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可以提高BiPAP无创通气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以睡眠打鼾症状就诊、经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确诊为OSAHS的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auto-CPAP治疗。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评分以及Mallampati评分。采用Kribbs标准将患者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采用χ2检验或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比较两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AHS患者接受auto-CPAP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13例,年龄31~83(42.2±10.0)岁。65例(63.7%)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归入依从组;37例(36.3%)治疗依从性差,归入非依从组。两组间ESS评分、NOSE评分、Mallampat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年龄、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S评分(OR=1.183,95% CI 1.046~1.338;P=0.008)和Mallampati评分(OR=2.075,95% CI 1.121~3.839;P=0.020)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SS评分、NOSE评分和Mallampati评分可影响OSAHS患者对auto-CPAP治疗的依从性,其中ESS评分和Mallampati评分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丛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类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两组病情相似的呼吸衰竭患者,其中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162例(治疗组),未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者7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及成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治疗组BiPAP上机前后PaO2、PaCO2、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比,PaO2、PaCO2、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成功撤机并出院者133例,因病情恶化转入有创通气治疗或死亡29例,成功率82%;对照组中最终仅通过常规治疗而成功出院者44例,成功率59%,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3±4天,对照组23±9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疗效,明显降低插管率及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邢平 《广西医学》2010,32(7):799-80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8例治疗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无创正压辅助通气(BiPAP),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低流量通气治疗。观察两组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26例。结果经NPPV通气治疗后,治疗组pH、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为21.4%低于对照组的53.8%,病死率分别为3.6%低于对照组的26.9%(P均〈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而进行的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主要包括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BiPAP是在CPA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无创通气技术,BiPAP在CPAP的基础上增加了吸气过程中的压力支持,在改善缺氧和减少呼吸肌做功方面优于CPA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OPD合并肺性脑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失败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通气组治疗后24小时内46例患者神志转清,4例需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后1~6小时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与治疗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1~6小时动脉血气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BiPAP通气组治疗失败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早期应用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代替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技术.我科对1999年6月~2003年6月间,对12例患者采用C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患者,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无创压力支持通气(NIPS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两种模式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NIPSV组(69例)及CPAP组(54例),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病死率和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S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CPAP组(P〈0.01)。CPAP组伴有高碳酸血症患者病死率高于NIPSV组(P〈0.05)。结论:NIPSV与CPAP在降低病死率与插管率方面的效果相当,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伴有二氧化碳增高时采用NIPSV治疗效果要优于CP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