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现状,分析当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杜弢  杨福红 《中国种业》2020,(12):14-17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当前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和繁育技术规程的制定、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构建市场流通体系等产业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亭亭 《种子科技》2020,(7):103-103,105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重要基础,促进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规范运行,是提供高质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重要举措之一,也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中药材的生产质量。从种子种苗价格不合理、质量不高及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3个方面,阐述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市场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陇西县作为全省陇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其中药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这一朝阳产业基础性工作的药材种子繁育仍处于襁褓之中,不能给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打气撑腰、助阵给力,特别是道地药材良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技术和体系障碍。基于此,从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生产体系、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助推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中药材种子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途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种子》2019,(8)
苦参是贵州大宗特色药材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飞速增长,种子需求量激增。种子种苗质量是保证中药材生产安全的关键,建立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的检验规程与质量标准是下一步中药材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对苦参扦样的重点环节——种子批的划分、检测指标与数量以及扦样3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各地种子管理部门或是制药企业正确开展扦样,实施种子检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魏种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疆阿魏种苗繁育技术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阿魏种子特性和种苗繁育技术.新疆阿魏种子具有种胚生理后熟现象,种子置于相对湿度50%~60%沙子中,4℃条件处理40~50 d,种子萌发率达60%以上.大田育苗,入冬前播种较利于种子萌发,种苗第2年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后高温季节适当浇灌有利于提高保苗率.通过此技术可实现新疆阿魏种苗的规范化生产,为新疆阿魏的产业化栽培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9,(7)
为了规范万寿竹种子育苗生产,提高种苗品质,在开展万寿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万寿竹种子播种育苗生产实践为依据,详细阐述了万寿竹种苗繁育过程中的种子采集、种子贮藏、育苗地选择、播种方法、育苗地管理、起苗及壮苗标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技术参数,提出了万寿竹种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以期为万寿竹种苗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种子种苗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定西着力打造“中国药都”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构建中药材品种育繁推体系,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中,却面临新品种应用推广不足、种子种苗质量不高、基地规模供种能力弱、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等问题。通过分析定西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提高农民收益,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是指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在无病毒条件下大量培养培育脱毒种苗,从茎尖组织培养到大田种苗按繁育种苗世代高低和质量标准等分成四级,即高级脱毒苗(育种家种子)、脱毒原原种苗(原原种)、脱毒原种苗(原种)、脱毒良种苗(良种),而脱毒良种苗应用于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统一供种.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中药材的发源地,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之一,我国加入WTO,中药材是继纺织、交通、旅游之后的最大受益行业,无疑为中药材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药材要走向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种子种苗作保证,搞好中药材种子管理关乎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缺少稳定且优质的药材原料供应已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此问题,有必要采用“南繁北育”,即利用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自然气候差异较大的优势进行一年多代繁育,以加速中药材品种的育成。尽管农作物南繁育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药材南繁研究却刚起步。中药材南繁可有效缩短良种选育周期,培育高质量、高抗性新品种,也可为我国北方提供应急中药材种子、种苗。然而,由于中药材种类多,南繁技术亟待深入研究,便对影响南繁过程的主要因素、南繁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南繁开展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中药材南繁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与种苗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对病虫害防治起到源头控制作用。因攀西地区气候条件特殊,猕猴桃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但其栽培技术及种苗繁育技术与国内外其它产区具有较大差异。本文总结了攀西地区猕猴桃种苗繁育技术,汇集了实生苗培育、嫁接苗培育、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提出适合攀西猕猴桃种苗繁育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眼下,云南通海瑞园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桔梗种苗已实现批量上市,2015年洋桔梗种苗产量预计1000万余株,较上年增长42.8%。"现在我们已成功掌握了洋桔梗种苗繁育核心技术,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种苗工厂,在引进国外技术和种子的基础上,今年首次成功实现了洋桔梗实生种苗批量化生产,种苗成本下降了50%以上。"瑞园公司董事长王正龙说,"种苗厂每年可生产洋桔梗种苗3000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月9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2013〕208号),重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通知要求,要切实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管理,按品种逐一制定并严格实施种植养殖和采集技术规范,统一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按年限、季节和药用部位采收中药材,提高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禁止在非适宜区种植养殖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丽格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是球根海棠和野生秋海棠的杂交品系。丽格海棠花色娇艳、品种繁多,花朵大,叶形美,株形丰满,为优良的盆栽花卉。丽格海棠一般采用种子播种、插穗扦插和组织培养繁殖。采用组培繁育丽格海棠,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大量的种苗,生产成本降低,为商品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而且培育的种苗经过脱毒处理,种苗根系发达,适应能力更强。用组培繁育丽格海棠种  相似文献   

16.
兔眼蓝莓种苗繁育试验与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兔眼蓝莓由于合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已逐步发展成为特色农业产业,在生产上苗木需求量大,研究解决当前生产中的优质种苗批量快速繁殖技术意义重大。通过对种子繁殖、硬枝扦插、绿枝扦插、组织培养等的试验研究发现:绿枝扦插由于生根率高,是生产上最理想的快繁方式。本文总结了兔眼蓝莓种苗繁育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方丽 《中国种业》2003,(11):39-40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优良特性,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优良种性,才能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作用。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1机械混杂是指在良种繁育过程中,例如,种子的收获、脱粒、晾晒、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环节,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办事,操作不严,使繁育的品种混进了异品种。此外,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前作和杂草种子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猴耳环主要是应用播种育苗种植的方式,但是种子贮藏时间相对较短,种子发芽率会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降低,而且猴耳环过往一直是野生生长状态,大规模的人工种植方式相对较少,所以育苗和种植层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文章以某地区开展的种子贮藏和种苗繁育工作项目为基础,对猴耳环种子贮藏和种苗繁育等开展实践研究,希望为猴耳环种子贮藏以及后续种子贮藏提供有力参考,并为猴耳环由野生种植转向产业化种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远萍 《种子世界》2021,(9):0081-0083
在青花椒产业中,品种研发与种苗繁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江津区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青花椒品种研发与种苗繁育存在新品种研发不够,品种单一;种苗标准体系未建立,检疫制度不完善;育苗企业散乱,种苗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是由于对青花椒品种研发与种苗繁育重视不够、技术支撑乏力、扶持投入不足引起。为推动青花椒品种研发与种苗繁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重视,强化新品种研发,制定种苗生产标准和检疫制度,做大做强种苗繁育企业。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冬樱花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冬樱花的应用前景,通过采集冬樱花种子繁育种苗并获得成功,总结了育苗经验技术,以期能够突破车厘子种苗、樱花种苗发展瓶颈,为城市绿化建设、车厘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种苗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