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针对性提出优化改进措施,达到培训效果同质化。方法 结合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结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针对2019年、2020年结业的324名住院医师进行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87.65%。通过比较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的首次执医和结业考核通过率、六大核心胜任力培训达标情况,得出其培训效果结论。采用SPSS 21.0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首次执医和结业考核通过率并轨专硕和单位人均高于社会人,最高通过率分别达到100%(10/10)和97.3%(72/74);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两项通过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轨专硕的六大核心胜任力总体达标情况优于社会人和单位人;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在职业素养(P=0.048)、病人管理(P=0.030)、沟通合作(P=0.026)、学习提升(P=0.003)四大能力培训达标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专业能力(P=0.131)和教学能力(P=0.061)培训达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者所在医院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考核通过率无差异,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同质化培训目的。但在六大核心胜任力达标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统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系统科室实习的8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性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42名)和试验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试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对比两组护生入科时理论成绩,出科时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护生核心胜任力及临床教学满意度。采样SPSS 24.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科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科时,试验组理论成绩(93.27±1.47)分,对照组(90.9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1);试验组技能成绩(94.51±1.81)分,对照组(94.00±2.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268);试验组核心胜任力(164.21±20.81)分,对照组(152.79±15.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06);试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173.33±17.58)分,对照组(152.67±19.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01)。结论 在消化系统科室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实习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提高护生核心胜任力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自体血回输(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ABT)辅助的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创伤性脾破裂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县级医院)接受脾破例手术的患者98例,其中采用脾切除术治疗37例(A组),传统保脾术治疗14例(B组),RFA辅助保脾术治疗47例(C组),比较3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血小板(platelet,PLT)情况。结果: 保脾成功率:C组高于B组(P=0.035);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32,P=0.000);组间比较:C组及A组比B组手术时间短(P=0.000、0.000),A组比C组手术时间短(P=0.008);术中出血: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2,P=0.006);组间比较:C组及A组比B组出血少(P=0.010、0.001),A组及C组比较(P=0.3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血回输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7,P=0.028);组间比较:C组比A组回输率高(P=0.012),A、B组比较(P=1.000)及B、C组比较(P=0.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情况: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64,P=0.062);住院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06,P=0.028);组间比较:C组比A组住院时间短(P=0.010),A、B组比较(P=0.100)及B、C组比较(P=0.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C组相比A、B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0,P=0.532);3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 d、7 d、15 d及1个月查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结果提示: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50、4.261、4.304、11.505,P=0.000、0.017、0.016、0.000);组间比较:C组及B组比A组PLT升高程度更低(P=0.000、0.007、0.008、0.000,0.004、0.047、0.038、0.001),B组及C组比较(P=0.815、0.929、0.837、0.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联合术中ABT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应用中,保脾成功率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血小板升高程度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脾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城市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与血压水平关系,为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培训医学生为测量员,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1 555名陕西省城市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与血压情况进行调查,分别按照是否参加规律体育活动,规律体育活动不同时长、频次、强度进行分组,对血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照是否参加规律体育活动分组,老年人收缩压(t=35.150,P=0.000)、舒张压(t=7.966,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时长老年人收缩压(F=2.821,P=0.038)、舒张压(F=10.126,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频次组老年人收缩压(F=13.303,P=0.000)、舒张压(F=9.67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活动强度组间比较,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38)。结论 规律体育活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对于改善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学》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与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为其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30例脓毒症患者,将其分为合并AKI组(观察组64例)与非合并AKI组(对照组66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脓毒血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选入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64例,对照组脓毒血症非急性肾损伤66例,急性肾损伤组年龄高于对照组(65.7±13.1岁 vs 58.5±15.4岁,P=0.005),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76.6% vs 56.1%,P=0.014),降钙素原定量高于对照组(28.1±21.0μg/L vs 21.1±13.6μg/L,P=0.026)。血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0.2% vs 15.3%,P=0.006),两组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两组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C反应蛋白、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脓毒血症合并AKI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21,OR=0.965),性别(P=0.003,OR=5.321),降钙素原定量(P=0.047,OR=0.975),血培养阳性(P=0.002,OR=1.009),血型A与血型O比较(P=0.037,OR=5.409)均与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相关。结论 提示A型血与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存在独立相关性,A型血可能增加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住院就诊的4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糖尿病患者181例,非糖尿病患者269例,另外选择285例笔者医院门诊部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分析MTHFR基因C677T的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MTHFR基因型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基因的频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0)。脑梗死组患者的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P=0.00)。脑梗死组患者各MTHFR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8,P=0.00)。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0),非糖尿病组TT型的Hcy浓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CC型的Hcy浓度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2.18;P=0.00,0.03)。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中,MTHFR基因为TT型的Hcy水平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型和CT型的Hcy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比健康人的MTHFR基因C677T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且脑梗死患者的MTHFR基因C677T为TT基因型时血清中Hcy的水平更高,由此判断TT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免疫性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1月~2016年10月纳入笔者医院所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2例,将其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鱼油及精氨酸。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营养指标、炎性指标、免疫指标和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第1天和第7天血清营养指标,炎性因子浓度和免疫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14天,研究组血清白蛋白(t=2.578,P=0.012)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浓度(t=4.431,P=0.000)和血清PCT浓度(t=3.486,P=0.00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血清IgA浓度(t=2.801,P=0.006)及IgG浓度(t=3.386,P=0.001)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Glassgow评分(t=2.655,P=0.009),APACHEⅡ评分(t=1.983,P=0.049),SOFA评分(t=2.847,P=0.005)较前均明显改善,ICU天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t=3.366,P=0.001);但两组30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5,P=0.456)。结论 免疫型肠内营养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的人口学信息、培训情况及心理学影响因素,为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心理健康管理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抚顺的8家培训基地共1 050名住院医师。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组织支持感简化量表、心理资本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等,调查住院医师社会人口学信息、培训信息、睡眠情况、运动情况、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抑郁症状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2份,结果显示44.59%(429/962)住院医师有抑郁症状。培训年级高(ORPGY-3=1.775,P=0.006)、睡眠质量差(OR=1.662,P<0.001)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心理资本(OR=0.962,P<0.001)、工作满意度(OR=0.972,P=0.001)是住院医师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医师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培训年级、睡眠质量、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住院医师抑郁症状高患病率有关联,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茜梅  罗冷  周亚平  汤昱  张可 《安徽医学》2020,41(5):591-59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按照拟定的CNP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患儿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围术期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57,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术前、术后24 h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NP对FOB检查患儿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儿遵医行为,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情景模拟教学在“5+3”专业型硕士急诊培训中的应用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以STEMI急诊处理为教学内容,将48名即将进入急诊轮转的“5+3”专业型硕士随机分为情景模拟教学组(24人)和传统教学组(24人)。情景模拟教学组通过模拟急诊室、标准化病人和急救模拟人全真模拟STEMI急诊室处理流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常规课堂教学。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前者进一步分“胸痛的首诊和鉴别诊断”“STEMI的快速识别和处理”及“心跳骤停的抢救”情景进行组间和组内评价。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 在反映学生急诊应对STEMI的理论考试中,情景模拟教学组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2.38±2.41) vs. (68.00±1.95),t=4.64,P<0.001];在3个情景考核均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情景模拟教学组内分析显示:角色扮演学生均分高于非角色扮演学生[(90.50±3.04) vs. (79.67±2.79),t=2.09,P=0.049];前两个情景考核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情景模拟教学组对各项教学的满意度都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在STEMI急诊处理培训中,情景模拟教学相较传统教学有着较大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Senileidiopathicnephroticsyndrome(SINS)isadiseasedifficulttotreat,morecomplicatedandpoorinprognosis.FromJanuary 1985toSeptember 1998,treatment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CM WM)wasusedbytheau thorstotreat 4 1casesofSINSwith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病史并经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7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远隔缺血预适应组(rIPC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按照指南用药,rIPC组额外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并计算再梗死发生率,采用SPECT技术观察脑血流状况并半定量分析额、颞、顶、枕叶及基底核和丘脑血流灌注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分析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IPC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83.0% vs 64.0%),再梗死发生率显著降低,脑血流状况明显改善,基底核和丘脑部位血流灌注状况明显改善,MCA、ACA、PCA、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rIPC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提示rIPC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朋  郭秋娥  李建鹏 《安徽医学》2019,40(5):504-506
目的评价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需要行动脉测压的择期手术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1例采用触摸法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观察组82例于超声辅助下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平均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 02%vs 75. 31%; 89. 02%vs69.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100. 00%vs 92. 59%; 100. 00%vs 88. 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时间、总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 44±2. 09) min vs(24. 48±4. 31) min;(22. 36±3. 17) min vs(33. 72±4. 2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均无明显血肿、渗血、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置管准确性和成功率,缩短诊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LPC即以课堂授课为基础的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模式(case-based learning)综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儿科外科学总论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友谊医院见习外科学总论的首都医科大学2019、2020级五年制儿科专业6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3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LPC综合教学模式;3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LBL传统教学模式。分期完成授课及考核。对比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评分、临床思维能力、见习的积极性、对见习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LPC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评分为(99.91±0.29)分、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为(91.06±5.93)分,都高于LBL组的(84.72±10.21)分和(84.31±7.98)分。见习的积极性良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C组学生掌握外科学技能操作比例(100.0% vs. 63.9%)、掌握外科学无菌原则比例(100.0% vs. 69.4%)、增强临床能力比例(97.0% vs. 66.7%)、提高沟通能力比例(93.9% vs.72.2%)、增强查阅文献的兴趣比例(90.9% vs. 63.9%)、增强科研的兴趣比例(93.9% vs. 69.4%)、满意教学氛围比例(100.0% vs. 72.2%)、满意见习带教方法比例(100.0% vs. 63.9%)均优于LBL组。结论 LPC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儿科外科学总论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LBL教学模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在本科生前沿外科手术队(forward surgical team, FST)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42名本科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及传统教学进行FST基本技能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评估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学员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学习中理解和实践情况、学习后记忆效果评分相近;而在理论知识提升、技能操作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注意力、学习互动等方面,试验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4.33±0.26) vs. (4.17±0.21),(4.32±0.22) vs. (4.12±0.27),(4.04±0.37) vs.(3.69±0.38),(4.34±0.28) vs. (3.92±0.43),(4.21±0.35) vs. (3.81±0.34),(4.18±0.29) vs.(4.01±0.21),P<0.05]。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总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96±5.35) vs. (77.03±7.29),P<0.001],其中理论基础得分及技能操作得分均明显更优[(28.25±4.74) vs. (25.01±5.37),(57.47±4.96) vs. (51.99±8.03),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对于本科生FST基本技能教学有独特优势,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传统实验过程中犬的星状神经节暴露的方法进行改良,建立一种新的暴露犬星状神经节方法,提高交感神经相关房颤模型建模的成功率。方法成年犬28只,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14只,分别使用传统和改良后的方法分离暴露星状神经节。28只犬均建立交感神经相关房颤模型。术中记录犬生命体征变化和术中生存率,记录刺激星状神经节所需电压,记录刺激前、后心脏电生理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神经递质释放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存活率较传统组术中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P0.05。刺激改良组神经达到阈值所需电压较传统组更小,P0.05。结论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犬在手术过程中的死亡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星状神经节结构更完整,持续刺激过程中所需电压更稳定,更适合用于建立交感神经相关房颤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记录法[主观资料(Subjective,S),客观资料(Objective,O),评估(Assessment,A)和计划(Plan,P),SOAP]在《物理治疗学》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本校康复治疗学本科班116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脑卒中SP结合SOAP评估记录法的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分(85.97±3.19)、基础理论知识得分(86.00±3.74)、康复治疗记录撰写得分(85.74±4.76)均高于对照组[(78.14±3.86)、(84.07±5.24)、(66.86±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在知识自信(12.55±1.30)、技能自信(10.86±1.51)、沟通自信(11.69±1.71)等多维度自信心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8.79±1.59)、(7.45±1.27)、(7.83±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SP结合SOAP评估记录法运用到《物理治疗学》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了康复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牛成成  张瑞明  尤青海 《安徽医学》2016,37(8):1050-105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名护生全部参加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抛币法随机分成PBL组(n=56)和对照组(n=47)后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PBL组满意度为89.29%,与对照组(65.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和非选择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试合格率(91.09% vs 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CSSD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程阳  田君  姚学权  周亮  刘学敏  顾瑞香 《安徽医学》2020,41(9):1022-102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乳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5%,对照组为3.39%,治疗组患者手术保乳率为31.19%,对照组为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患者出现病情进展,两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22.64%)高于对照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3.77%vs 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但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思考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