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手术前后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疼痛认知教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入院当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三天、术前一天及术后三天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重度疼痛患者、焦虑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疼痛认知教育可有助于更好地减轻骨科手术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心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帕罗西汀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对2009-01~2010-12住院的90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将HAMA评分≥14及HAMD评分≥17的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改良根治手术治疗。观察4周,比较2组术后精神情绪变化及手术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术前基线检查相比,术后1周研究组HAMD评分大于对照组(4.3±1.6、2.7±1.5;F=0.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研究组HAMD和HAMA评分均大于对照组(HAMD:12.4±1.4、5.5±1.9,F=1.9,P<0.05;HAMA:9.3±2.1、4.5±1.3,F=5.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9.0±2.1、19.9±5.8,F=9.9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实验组患者焦虑缓解率(80.0%,36/45)高于对照组(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情绪缓解率(88.9%,40/45)也高于对照组(46.7%,21/45)(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焦虑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患者采用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术后早期情绪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均在同样的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镇痛予以单纯静脉镇痛泵,观察组60例患者术后镇痛予以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及恢复质量评分。结果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病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心理支持及疼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快速改善围术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10-2013-10住院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0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措施,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措施,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率、血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arthel评分也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措施有利于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减少其术前应激状态,从而大大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疼痛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2019年行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依从性、满意度、疼痛、焦虑与抑郁程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依从率85.48%,护理总满意率93.55%;对照组护理总依从率50.00%,护理总满意率56.90%;干预组护理总依从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叉神经患者手术前后行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卵巢畸胎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疏导,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1),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对畸胎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肺癌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3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VAMT),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VAT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心理应激反应指标(焦虑、抑郁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ATS其在手术创伤、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等方面优于VAMT,VATS能够减轻术后肺癌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联用度洛西汀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95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帕瑞昔布钠,观察组48例给予联合度洛西汀,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疼痛介质及应激水平、心理状态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一氧化氮、5-羟色胺、前列腺素E2、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应激反应和心理状态,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细致术前访视对其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病历资料选取于2020年5月~2023年5月区间,入选对象为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共计入选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5例,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访视)与观察组(接受细致术前访视);观察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访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访视前,两组POMS评分对比(P>0.05),访视后,两组疲乏、慌乱、紧张、愤怒评分均下降,精力、自尊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细致术前访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心境状态,消除焦虑、抑郁,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9月-12月某医院骨科收治的各种骨折需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接受心理干预(包括手术室音乐治疗、认知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呼吸放松训练),共3个月。在基线期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3个月后,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分简表(SMFA)评定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基线期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基线期(t=17.673、13.431,P均0.01),且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与对照组SMFA功能指数及烦恼指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1、40.837,P均0.01)。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手术联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促进患者躯体的康复和骨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1—2014-10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2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XX医院胃肠外科行全麻手术的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术前1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近1月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分为睡眠障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药品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状况进行评分,于出院时采用多维疲乏量表对患者围手术期疲劳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围手术期丙泊酚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2)睡眠障碍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3)术后12h、24h、48h、72h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F趋势=34.991,15.799,P<0.05);睡眠障碍组术后12h、24h、48h、72h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MFI-20评分显示,睡眠障碍组心理疲劳、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平均疲劳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睡眠障碍的腹部手术患者其围手术期丙泊酚用量更大、术后疼痛感更强,更易感觉疲劳,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心理情绪,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不良心理情绪、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首次排气、进食量和肠鸣音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出院时自我焦虑量表和自我抑郁量表评分较低,平均自理能力较强,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增强自理能力,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肝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6月-2014年4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确诊的4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心理护理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实施了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缓解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1),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对术后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围术期传统护理,观察组提供术前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予以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心率、血压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根治手术治疗,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给予0.2 mg/kg的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评价术前、术后1d、3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喉罩拔除时间、清醒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谵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d、3d 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d、3d SDS评分、S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喉罩拔除时间、清醒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认知功能障碍、谵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够提升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质量,减轻术后早期焦虑、抑郁情绪,且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39例P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A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于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8项(PDQ-8)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节点间评分的差异,以及评分改善程度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依据术前BAI评分将患者分为无焦虑组(n=18)、轻度焦虑组(n=10)、中度焦虑组(n=8)和重度焦虑组(n=3),以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9例患者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BAI评分[14(8,20)分、9(3,14)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6(9,27)分],术后末次随访时的BDI评分[8(6,16)分]及PDQ-8评分[3(2,6)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5(8,21)分、9(6,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末次随访时的BAI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程度与BDI评分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s=0.722,P=0.000),也与术前BDI评分及术前PDQ-8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s=-0.714,P=0.000;rs=-0.378,P=0.018)。(3)亚组分析显示,轻度焦虑组和中度焦虑组患者中,术后末次随访时的BA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焦虑组、中度焦虑组与重度焦虑组患者的术后末次随访时的BAI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无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STN-DBS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PD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示STN参与了PD患者焦虑症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疼痛、焦虑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例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疼痛、焦虑情绪,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和SAS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VAS、SAS评分均明显比术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为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3-03—2016-09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健康教育,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则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NHP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HP评分改善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