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表浅性膀胱癌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0%[1]。表浅性膀胱癌具有容易复发的特性,术后5年内肿瘤复发率高达24%~84%[2]。研究证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早期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表浅性膀胱癌复发。因此术后定期应用膀胱抗癌药物灌注,已成为膀胱癌整体治疗的有  相似文献   

2.
吴洪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83-2385
膀胱癌是一种泌尿系统的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有助于提高其临床预后[1].Alkhateeb[2]等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主要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但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的治疗研究较少.本文就我院对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 ,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非职业因素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可能占有重要作用 [1 ] ,血吸虫引起的膀胱癌在血吸虫流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有大量文献认为血吸虫感染是重要因素。1 膀胱癌的分布国内膀胱癌标化的死亡率男性为 0 .8/ 10万 ,女性为 0 .5 /10万 ,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 10和12位 ,男女发病比例为 4∶ 1。膀胱癌的死亡率的起点较晚 ,2 0岁以后年龄组死亡率才开始逐渐上升 ,年龄越大年龄组死亡率越高。国内外资料表明 ,膀胱癌的发病城市…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证实~([1]),摄取适量硒可有效预防肿瘤疾病发生及进展,且能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2]。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病、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在膀胱癌、消化道肿瘤及造血系统肿瘤中均呈高表达,证实了VEGF在肿瘤中的作用[3]。本研究探讨硒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吸烟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彩萍  徐蓓  吴林根 《心脏杂志》2002,14(4):365-366
吸烟者冠心病和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1 ]。吸烟引起的交感神经过渡兴奋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有报道吸烟中止后可使冠心病危险性迅速下降 ,据推测此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3 ] ,因此吸烟对交感神经兴奋性影响的研究有重要临床意义。心率变异性 (HRV)是一种无创定量评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方法 [4]。本文作者观察吸烟和非吸烟人群在吸烟前后的 HRV改变。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本院职工志愿者为受试对象 ,不吸烟组 2 0例 ,年龄 41± 12 (2 5~ 5 8)岁 ;吸烟组 17例 ,年龄 48± 9(3 1~5 9)岁 ,吸烟史 2 3± 9…  相似文献   

6.
正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高复发率、高转移率的特点,预后较差[1]。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2]。但RC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需行尿流改道等缺点,病人耐受性差[3-4]。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现代辅助放化疗技  相似文献   

7.
由于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肺癌[1]。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吸烟人数较多[2],其肺癌的死亡约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6.72%,肺癌成为沈阳市恶性肿瘤第一位死因[3]。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相关文献逐渐增多。本文对2001~2010年沈阳市肺癌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肺癌研究重点,为沈阳市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暴露于烟草烟雾(exposure tobacco smoke,ETS)会导致多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1981年Kjellman[2]首次在Lancet杂志撰文指出烟草烟雾可能会导致身体过敏状态增强,此后关于ETS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便逐渐增多,但目前两者间的关系仍不明确.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吸烟对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异位性皮炎三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全球三大死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1]。COPD是由于大量暴露于环境中的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和(或)肺泡异常,从而引发进行性的呼吸综合征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的疾病[2]。吸烟是COPD的罪魁祸首,典型的COPD患者已经吸烟数十年,直到晚年才出现疾病症状[3]。  相似文献   

10.
肺癌发病率高,吸烟人群高于非吸烟人群,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Ⅰ期肺癌手术治愈率为70%,5年生存率为60%~80%,而不进行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仅为10%[2]。因此肺癌的早期筛查,尤其是吸烟人群的筛查很重要。通过痰找脱落细胞、胸部X线(CXR)筛查,并不能改善肺癌的病死率[3]。低剂量CT(LDCT)保持了常规CT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正>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一位[1],其中男性病人居多,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约一半以上的病人为75岁以上老年人[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复发的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措施。尽管外科微创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病人术后不良结局的发生常有报道[4]。老年病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和应激能力下降,术后更易发生不良结局。衰弱(frailty)是机体生理功能减退和抵抗力下降的一个指标,用于描述老年人虚弱、平衡感差、低体质量等情况[5]。衰弱可累及身体多个器官功能,使机体能量储备和应激抵抗能力下降,引发机体功能恶化。衰弱也可因一次轻微的身体伤害,如使用新的药物或轻度感染等,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6],增加术后早期再入院率或使病人入住长期照护中心等[7]。本文将探讨老年RC病人衰弱风险的研究现状,以评价该类人群的衰...  相似文献   

12.
正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力辐射、饮食与营养等[1,2]。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所有肿瘤的第一位,每年发病率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9.59%,每年死亡率为37/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4.87%[3]。有学者预言:如果我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4]。本文综述肺癌术后肺康复(PR)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肾癌作为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成人泌尿生殖系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约占全部成人肿瘤的3%左右[1]。肾癌的发病与环境及腹部放射线检查的增多密切相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他肿瘤相比,肾癌对放疗及化疗并不敏感,故手术治疗成为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2]。保肾手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残余肾组织的功能,能够保留更多的肾实质,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为此,本研究针对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对患  相似文献   

14.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主要由肿瘤细胞分泌和激活 ,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加速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进程。VEGF是近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1] ,研究证实 ,消化道肿瘤、膀胱癌、造血系统肿瘤均存在 VEGF过度表达。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了 1 0 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 VEGF的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 VEGF与胃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取 1 996年 1月至 1 999年 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1 0 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 ,均经病…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均可患病,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3∶1~4∶1[1-2].膀胱癌多见于>50岁的老年人,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膀胱癌首次发现时约70% ~ 80%为非肌层浸润性,其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达40% ~ 80% [2-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4].TURBT术中常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是导致术中膀胱穿孔、肠管损伤和盆腔血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应用电极翻转侧切法为34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进行了TURBT术,均有效避免了剧烈的闭孔神经反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评价增加摄入鱼油(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否降低冠心病的危险。 方法 这一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自于美国医师健康研究组的14916位具有血浆样品的参加者。在第一个5年内发生心肌梗塞者,将根据年龄(±1岁)和吸烟状况(现在吸烟,过去吸烟和从不吸烟),随机地与未发生冠心病者进行配对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吉伟  门同义 《山东医药》2012,52(26):96-98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治疗后容易复发。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抑制肿瘤复发是膀胱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T细胞的致敏、激活和扩增均需依赖于抗原递呈细胞(APC)递呈相应的  相似文献   

18.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病因素中 ,吸烟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然而 ,仅 10 %~ 2 0 %的吸烟者发展为COPD[1,2 ] ,这表明对吸烟造成的损害存在着不同的遗传易感性。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在解除吸烟造成的多种毒性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 ,并发现在吸烟者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相关。我们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对重庆地区吸烟的汉族正常人及COPD患者的GSTP15号外显子 10 5位氨基酸各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 ,以探讨汉族人GSTP1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涛  陈如  马锋 《山东医药》2013,(40):88-90
膀胱癌是临床上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8年全世界新发膀胱癌386 300例,有150200例死于膀胱癌[1].在男性肿瘤中,膀胱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第7位和第9位.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转移性膀胱癌,其中20% ~ 30%的新发病例是MIBC[2].MIBC的治疗以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为主,术后复发率高达30%~45%,5年生存率为45%~66%[3].其中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肺疾患,以及有些患者因畏惧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MIBC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往往会辅以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现就MIBC的主要化疗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对鼠肝细胞癌形成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司匹林(ASA)的传统药理作用是抗炎和抗血小板凝集。但是近年来它的肿瘤化学预防功能正逐渐被人门所认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的人群,其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低于一般人群[1]。动物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对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肠腺癌、胃癌、膀胱癌的发生、生长有抑制作用[2,3]。阿司匹林对肝癌的发生过程的影响报道较少。肝癌的发生是多阶段过程,即癌前结节的形成和癌形成二个阶段。我们已报道了阿司匹林对鼠肝癌前结节形成的抑制作用[4]。本实验以二乙基亚硝胺(DEN)作为致癌剂建立肝癌的动物模型,观察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