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研究建立一种适用于肉制品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含量的气质联用快速检测方法。实验优化提取溶剂和色谱柱对提取和分离检测影响的条件,同时考察4种固相萃取单柱(酸性氧化铝、C18、活性炭、PSA)和1种双填料的混合固相萃取柱(PSA-C18)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的线性系数均可达到0.999 2以上;线性范围为0~10μg/m L;重现性良好,相对标准方差均≤3.2%;回收率为85%~98%;检测限分别为N-亚硝基二甲基胺1.0μg/kg、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2.1μg/kg、N-亚硝基二丁基胺0.8μg/kg;其他均为0.5μg/kg。该方法能够满足测定肉及肉制品中N-亚硝胺的残留含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建立阴离子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肉制品中13种易于滥用的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石油醚除去脂肪后,以氨水乙醇溶液提取,结合低温冷冻法除去蛋白质,通过阴离子固相小柱批量富集净化后,用2%(体积分数)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氮吹浓缩后得供试液,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02 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外标法定量。13种目标化合物在0.1 μg/mL~1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高于0.999 5;检出限为0.2 mg/kg~0.5 mg/kg,定量限为0.6 mg/kg~1.5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5.2%~102.0%;精密度(n=6)在6.0%以内。采用该方法检测156批肉制品,12批肉制品中检出目标色素,含量范围在0.23 mg/kg~15.7 mg/kg之间,检出色素包括常见的酸性红、苋菜红及日落黄,还发现有非法添加红2G和酸性橙Ⅱ。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的肉制品中多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斌  马俪珍  张甜  杨华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5):276-282
建立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UE-SPE-GC-NPD)和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UE-SPE-HPLC-UV)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的方法。选取二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探讨萃取时间、有机溶剂用量和萃取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C18、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炭3种固相萃取柱对超声波提取的目标物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样品经40 mL二氯甲烷在400 W功率下提取20 min,N-亚硝胺的峰面积达到最大值,即提取效果最好。通过回收率试验选取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为样品净化。UE-SPE-GC-NPD的回收率在66.80%~93.89%之间,其精密度在1.39%~3.07%之间。UE-SPE-HPLC-UV的回收率在65.80%~93.20%之间,其精密度均在1.19%~3.42%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适用于同时测定肉及肉糜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预包装畜禽肉制品中54种兽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酸乙腈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MRM-IDA-EPI扫描模式检测。结果 经方法学验证,54种化合物在0.5ng/mL~50 n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0,检出限0.5 μg/kg ~10 μg/kg,回收率为76.3%~92.4%,相对标准偏差为3.1%~15.2%。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适用于预包装畜禽肉制品中54种兽药残留的同时定性、定量分析及确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饱和盐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快速样品前处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啤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和9种挥发性亚硝胺包括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正丙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哌啶、N-亚硝基吡咯烷、N-亚硝基吗啉、N-亚硝基甲乙胺、N-亚硝基二丁胺和N-亚硝基二苯胺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提取,加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目标物定量,在饱和碳酸钠辅助萃取下,猛力注入二氯甲烷进行SSA-DLLME,离心,取下层有机相进样,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GC-MS/MS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7),方法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为0.10~0.34 μg/L,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tative,LOQs)为0.34~1.15 μg/L;3水平(1、5、10 μg/L)加标回收率为81.93%~119.8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 0.57%~13.04% (n=8)。结论 该方法样品处理极为简便、快捷,检出限低且准确度好,可满足啤酒中EC和9种挥发性亚硝胺快速筛查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的前处理技术,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14 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用5%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和盐析剂盐析后加入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净化剂进行基质固相分散净化,氮吹复溶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2%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14 种药物在0.50~2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4~1.0 μg/kg,定量限为1.0~3.0 μg/kg。14 种药物在3 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90%,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11.0%。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作为水产品中14 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确证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腌制鱼干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碱液加热处理结合二氯甲烷萃取的方法提取腌制鱼干的N-亚硝胺,经棷壳活性炭净化,C18固相萃取(SPE,Solid Phase extraction)小柱富集,样液用DB-WAXETR极性柱(30 m×0.25 mm,0.25 μm)进行色谱分离,柱温采用程序升温。结果显示:该方法下的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05~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 999);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05~0.29 μg/mL和0.18~0.95 μg/mL;回收率和RSD分别为76.8%~129.5%和2.29%~15.5%。对市售的50种腌制鱼干进行检测,N-亚硝基二乙胺(NDEA,N-nitrosodiethylamine)、N-亚硝基哌啶(NDIP,N-Nitrosopiperidine)N-亚硝基吡咯烷(NPYR,N-Nitrosopyrrolidine)检出率分别达到20%、20%、24%,只有一种样品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N-nitrosodimethylamine)超过国标限量规定(4 μg/kg)。  相似文献   

8.
建立快速水蒸气蒸馏结合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技术测定肉制品和水产制品中13种N-亚硝胺化合物的方法。快速水蒸气蒸馏仪能以较高效率提取样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采用N-亚硝基二异丙胺作为内标可有效提高方法稳定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0~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13种N-亚硝胺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可达0.995以上,当取样量为200 g,浓缩体积为1.0 mL时,13种亚硝胺方法检出限为0.05μg/kg~0.18μg/kg,定量限为0.17μg/kg~0.5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0.1%~1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8%~7.16%。将该方法应用于16个实际样品检测,发现水产制品类样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检出较多,部分样品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他N-亚硝胺化合物偶有检出,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法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溶剂体积、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提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甲醇为提取溶剂、固液比1∶6(g/mL)、超声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 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不高于0.07 μg/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3.51%~96.0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94%。该方法准确度高、简单、快速,可适用于肉制品中栀子黄色素中藏花素和藏花酸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18种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后,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Waters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表明,18种非法添加化合物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不同基质的检出限为1~12 μg/kg,回收率为80.1%~98.9%,相对标准偏差为0.9%~9.7%。该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测定缓解体力疲劳和调节免疫力类保健食品中18种非法添加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建立经松香脱毛处理的肉鸭表皮组织中残留脱氢枞酸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肉鸭表皮组织中的脱氢枞酸用乙腈提取,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0.003 mol/L磷酸溶液-甲醇(13∶87,v/v)为流动相,采用反相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以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2 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脱氢枞酸线性范围为0.1~10 mg/L,检测限为0.10 μg/g,定量限为0.33 μg/g。在低中高3 个添加量范围内回收率为80.8%~91.8%。实际样品分析显示,肉鸭表皮中脱氢枞酸含量最高达10.06 μg/g。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肉鸭表皮组织中脱氢枞酸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检测植物饮料中原百部碱、香豆素、黄连素、山道年、细辛脑、长叶薄荷酮和芦荟苷A 7种植物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样经HLB固相萃柱富集净化,甲醇洗脱,氮吹浓缩后用流动相起始梯度定容至1.0 mL,经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分离,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pH=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7种植物毒素化合物在0.20~10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6.5 μg/kg,定量限为0.8~21.6 μg/kg。分别对3种植物饮料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67.1%~104.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8%~5.12%。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植物饮料中7种植物毒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王蒙  姜楠  韦迪哲  冯晓元 《食品科学》2016,37(10):213-218
建立基于自制固相萃取柱的样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果蔬中8 种主要真菌毒素的方法,包括链格孢毒素、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橘青霉素。样品经80%乙腈溶液提取、离心后,通过自制固相萃取柱(HLB+MCX)排除杂质干扰,流出液经氮吹至近干后,直接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在较宽的线性范围内,8 种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定量限为1~5 μg/kg,在3 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6.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0.8%~4.7%。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苹果、樱桃和番茄等果蔬中痕量真菌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免疫亲和柱同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免疫亲和柱净化与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采用Cloversil-C18反相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表明,牛奶中添加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回收率在74%~101%,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氯霉素的检出限为0.02 μg/L,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检出限分别为α-玉米赤霉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醇0.03 μg/L、α-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β-玉米赤霉烯醇0.03 μg/L、玉米赤霉酮0.04 μg/L和玉米赤霉烯酮0.05 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提高了检测速率,可满足牛奶样品中痕量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非衍生化样品前处理的液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籽瓜中的L-瓜氨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液相色谱-质谱条件:Acuity C18(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10%乙腈和90%甲醇溶液(甲醇-水体积比1∶1);流速0.2 mL/min;柱温:40 ℃;进
样量10 μL。在电喷雾离子源正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下分析,L-瓜氨酸的定性离子对为m/z 176.09/158.9,m/z 176.09/112.9,定量离子对为m/z 176.09/158.9。高效液相色谱条件:Platisil ODS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03 mmol/L磷酸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2 nm。结果表明:L-瓜氨酸标准品在0.5~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5.12%~104.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86%~4.75%(n=3)。籽瓜中含有丰富的L-瓜氨酸,本方法测得籽瓜样品中L-瓜氨酸的平均含量为0.656~2.563 mg/g。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丁香酸、阿魏酸、芦丁、大豆素、槲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8 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1%乙酸溶液(B);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 ℃;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条件下8 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1(n=7)。加样回收率(n=3)平均值为89.93%~102.01%,相对标准偏差为1.17%~3.1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药用植物益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同时测定贝类中13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6种氟调聚饱和酸和3种氟调聚不饱和酸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90%乙腈溶液超声提取,Oasis WAX和Envi-Carb双固相萃取柱净化,Kinetex XB-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分离,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22种目标物在各自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定量限为0.03~1.67 ng/g。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3.05%~127.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70%~17.1%。本方法实现了复杂贝类基质(肌肉、肝脏、外套膜、鳃、性腺等)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同时测定,采用双柱净化方式,大大降低了杂质成分的干扰,部分化合物的灵敏度优于现有方法,适用于贝类样品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监控分析,为研究PFCAs前体物质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卢剑  范素芳  李强  夏静  李挥  张岩 《食品科学》2016,37(10):193-197
建立猪肉样品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采用选择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猪肉样品经0.1%甲酸-乙腈(85∶15,V/V)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经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替考拉宁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18柱分离、质谱进行测定。添加量为10、20 μg/kg和50 μg/kg时,方法回收率范围为75.3%~83.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猪肉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2 μg/kg和4 μg/kg,替考拉宁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4 μg/kg和8 μg/kg。该方法适用于猪肉样品中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呋喃它酮和呋喃唑酮4 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水体样品过滤后直接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ixed-mode cation exchange,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沉积物样品经乙腈-0.1%甲酸溶液(8∶2,V/V)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4 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在10.0~200 μg/L质量浓度内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5%~103.2%和73.3%~91.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5.8%和3.4%~9.6%(n=5),检出限分别为0.03 μg/L和0.6 μg/kg,定量限分别为0.1 μg/L和2.0 μg/kg。该方法可应用于水体和沉积物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