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6种不同处理方式制取天麻提取物,用HPLC测定各种提取方法中提取物中的天麻素含量,并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添加天麻提取物,研究天麻提取物对灰树花细胞生长和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6组天麻提取物中的天麻素含量不同,其中第6组天麻提取物添加浓度在5%(V/V)时能显著促进灰树花的菌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的生物合成(P<0.05),并对天麻提取物发酵前后的物质变化做了初步的HPLC图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体系中单一添加天麻醇提物、苦荞醇提物及两种提取物的复配液,研究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复配液后发酵体系中的残糖(还原糖)含量、pH值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复配液中天麻醇提物添加量为7 g/L、苦荞醇提物添加量为5 g/L时效果较佳,相比空白组(未添加提取物)和单一添加组(天麻、苦荞),胞外多糖产量分别增加了49.08%、13.76%、33.88%,菌丝体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1.10%、11.35%、26.69%,均显著地高于空白组(P<0.01)和单一添加组(P<0.05)。发酵动力学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复配组相对于空白组能消耗更多的碳源物质促进胞外多糖的合成。因此,天麻和苦荞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生长与胞外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灰树花多糖是灰树花中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之一,通过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添加一定量的天麻,可以提高灰树花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产量。基于Logistic和Luedeking-Piret方程,采用MATLAB软件分别得到了天麻醇提液浓度为7%(v/v)时,灰树花菌体生长、EPS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天麻醇提液浓度为7%(v/v)时,灰树花发酵产胞外多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灰树花深层发酵体系中,分别添加两组天麻的醇提液,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合成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两组天麻醇提液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组天麻醇提液的添加体积浓度在4%时均能显著促进灰树花菌体的生长和胞外多糖(EPS)的产量(p<0.05),然而试验组2的天麻醇提液对灰树花细胞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促进作用优于试验组1。天麻素含量的测定显示,试验组2的天麻醇提液中的天麻素含量是试验组1的1.33倍。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条件的天麻,所制得的天麻醇提液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说明天麻制品的制作方法不同,将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灰树花深层发酵系统中加入天麻提取物,以灰树花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量为指标,对天麻提取物添加量进行优选;利用HPLC对天麻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天麻提取物灭菌前后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及巴利森甙)含量的变化,并研究其促进灰树花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的关键成分在灰树花发酵体系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7%(体积分数)天麻提取物可以促进灰树花菌丝体生长和胞外蛋白的合成,生物量和胞外蛋白合成量在发酵第11天时达到最大值;在天麻提取物灭菌后,巴利森甙含量明显减少,天麻素含量明显增加;天麻提取物加入灰树花发酵体系14d后,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含量均降低,但巴利森甙含量增加了161.11%。  相似文献   

6.
以天麻提取物为外源添加物,加至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体系中,通过外源诱导实验,考察天麻提取物对灰树花液体发酵产菌丝体及胞外漆酶的影响,并进一步重点研究起显著影响作用的关键成分。研究表明,天麻提取物及单一成分天麻素(gastrodin,GA)、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lbenzaldehyde,HBA)、对羟基苯甲醇(p-hydroxybenzyl alcohol,HA)均对灰树花菌丝体和胞外漆酶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当添加3?g/L的天麻醇提物时,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漆酶活力有最大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62?倍和7.41?倍(P<0.05)。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3?g/L天麻醇提物中的GA、HBA、HA含量进行分析,以相应量添加到灰树花发酵体系中。结果表明,HA和HBA均能显著提高灰树花漆酶活力和菌丝体生物量,与添加3?g/L天麻醇提物实验组相比,添加HA使酶活力提高10.25%,生物量增加9.17%。本研究可为中药提取物及成分促进真菌生长和产漆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体系中添加天麻醇提物,考察天麻醇提物对灰树花发酵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起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 g/L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及优化添加量。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天麻醇提物能够显著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的含量,在其质量浓度为7g/L时,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08 g/L、5. 974%和2. 055 mg/g,与不添加天麻醇提物相比分别增加了0. 36、1. 29和1. 44倍(P<0. 05)。天麻醇提物中的特征成分分别为天麻素5. 837 5 mg/g,对羟基苯甲醇1.107 2 mg/g,对羟基苯甲醛0.660 1 mg/g,对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及β-葡聚糖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特征成分均为对羟基苯甲醛,其.优化添加量分别为100、250、150 mg/L。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醇添加量为200 mg/L时效果最佳,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对羟基苯甲醇)使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22.73%,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24%,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灰树花生长从第8天趋于稳定,葡萄糖作为碳源不断被消耗并且胞外多糖逐渐合成,到第10天二者趋于稳定。此外,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减少,部分转化为天麻素。  相似文献   

9.
液体发酵灰树花胞外多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发酵研究,根据Logistic方程,提出了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胞外多糖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灰树花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灰树花分批发酵胞外多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天麻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中药天麻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应用Minitab15软件设计了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筛选出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天麻浓度、无机盐配比4个显著性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天麻对灰树花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30g/L,蛋白胨质量浓度5.5g/L,天麻质量浓度7g/L,KH2PO4质量浓度1.5g/L,MgSO4质量浓度0.75g/L。每升发酵液中可得到灰树花胞外多糖为3.91g,与不添加天麻的对照组相比,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3.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亚急症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功能的改变以及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与EPC功能的关系。方法 招募高血压亚急症患者13例,血压正常者20例(对照组),取外周血提取原代EPC培养后以Transwell小室和CCK-8法评估EPC的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通过检测FMD、血浆和EPC分泌的N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高血压亚急症组与对照组相比,EPC细胞功能(包括迁移、增殖和黏附能力)明显下降(P<0.05);血浆及EPC分泌的NO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及EPC分泌NO水平均与EPC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FMD与EPC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血浆和EPC分泌的GM-CSF、VEGF、IL-6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对血压正常者,高血压亚急症人群的EPC功能(迁移、黏附和增殖)明显下降,且NO水平和FMD均与EPC功能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徐利  周丽伟  郭文强  张亚萍  陈彦 《食品科学》2016,37(11):143-146
对食用药用真菌灰树花发酵进行建模,获得使目标发酵产物达到最大产量的培养条件。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并采用遗传算法预测优化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预测灰树花发酵过程。运用此方法可在灰树花发酵生产过程中根据所需产物控制发酵条件与时间,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悦  薛桥丽  李世俊  王晶  胡永金 《食品科学》2014,35(17):137-14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利用Minitab软件,对纤维素酶高产菌小刺青霉(Penicillium spinulosum)16-7进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产酶的3 个主要因素,即稻草-麸皮(碳源)添加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稻草-麸皮添加量为3.45 g/100 mL、培养温度为27.11 ℃和培养时间为146.27 h时,酶活力最高,此条件下滤纸酶酶活力预测值为132.53 U/mL。经过修正,选择稻草-麸皮添加量3.45 g/100 mL、培养温度27 ℃、培养时间146 h,此条件下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力为387.58 U/mL、滤纸酶酶活力为128.86 U/mL,滤纸酶酶活力比优化前提高49.07%。  相似文献   

14.
研究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Y20液态发酵过程中不同铵盐对目的产物红曲色素及有害物质桔霉素的合成代谢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铵盐,检测M. purpureus Y20发酵液中红曲红色素、红曲黄色素及桔霉素含量,分析其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M. purpureus Y20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值相对较稳定,未添加铵盐的对照组发酵液基本维持在pH 4.8;添加CH3COONH4、NH4H2PO4、C6H5O7(NH4)3的发酵液pH>6;添加NH4NO3、(NH4)2SO4、NH4Cl的发酵液初始pH<5.5,发酵过程中持续降低至pH 2.5左右;含有0.3 mol/L NH4+的(NH4)2SO4的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降为0.05 mg/L,较对照组降低88.6%;含有0.1~0.3 mol/L NH4+的NH4Cl发酵液中桔霉素含量降为0.05 mg/L;含有0.3 mol/L NH4+的NH4NO3发酵液未检出桔霉素,红曲黄色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31.0%、红曲红色素含量降低11.6%;添加CH3COONH4、NH4H2PO4、C6H5O7(NH4)3的发酵液无桔霉素检出,但菌体干质量较小,色价较低。因此,添加铵盐可影响发酵液pH值,影响M. purpureus Y20对营养物质吸收和代谢,改变红曲色素的组成比例和抑制桔霉素的生成;添加适量(NH4)2SO4、NH4Cl、NH4NO3有利于促进红曲黄色素的生物合成,阻碍桔霉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王储炎  范涛  胡庆国  许晨晨  陈晨 《食品科学》2015,36(23):233-240
果醋加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发酵酒精产生醋酸。现有资料表明醋酸菌菌种、发酵环境和初始酒精体积分数影响着醋酸产量。本研究以桑椹果酒作为发酵原料,从江苏恒顺醋厂醋醅中分离出的巴氏醋杆菌W6作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椹果醋的发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桑椹果醋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5 ℃,初始乙醇体积分数7.5%,接种量10%(V/V),转速16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桑椹果醋酸度可达到5.85 g/100 mL。实验证实W6菌株具有很强的产醋酸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A0901产几丁质酶抑制剂的发酵条件,以提高几丁质酶抑制剂的产率。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KNO3。采用两水平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对产几丁质酶抑制剂有重要影响的3 个因素:可溶性淀粉、ZnCl2和培养温度,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可溶性淀粉3.76 g/100 mL、NaCl 0.05 g/100 mL、KNO30.1 g/100 mL、K2HPO4·3H2O 0.05 g/100 mL、MgSO4·7H2O 0.04 g/100 mL、ZnCl2 0.024 g/100 mL、FeSO4·7H2O 0.001 g/100 mL、初始pH 6、温度28.54 ℃、转速250 r/min。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液对几丁质酶的抑制率达到67.58%,较原发酵培养基的几丁质酶抑制率提高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