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4.26%、23.40%、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蔬菜中铅、镉和总汞的含量水平及污染程度,为制定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14年在绍兴地区7个调查点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点随机抽取7类共984份蔬菜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蔬菜中铅、镉和总汞的含量,按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统计超标情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 984份蔬菜样品铅、镉和总汞的检出率分别为68.4%(673/984)、92.0%(905/984)和37.6%(370/984),超标率分别为2.9%(29/984)、1.2%(12/984)和5.8%(57/984),平均值分别为0.040、0.017和0.004 0 mg/kg;2009—2011年蔬菜中总汞超标率较高,超标率分别为17.3%(19/110)、24.7%(19/77)和10.1%(12/119);鳞茎类蔬菜中铅和镉超标率分别为14.0%(6/43)和11.6%(5/43),均为各类蔬菜中最高。所有种类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结论绍兴地区蔬菜中重金属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部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相对较突出,应继续加强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中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 掌握本地区大米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采集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样品344个, 测定铅、镉、无机砷和总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并用可耐受摄入量对膳食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大米中无机砷、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平均含量分别为0.054、0.032、0.018和0.0023 mg/kg; 在344件样品中, 97%以上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6, 综合评价为安全、处于清洁水平的样品占99.4%, 没有轻度污染以上的样品存在; 通过大米摄入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的量远远低于可耐受摄入量, 但无机砷、镉在高暴露点位的膳食风险贡献率大于10%。结论 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乐观,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重金属安全情况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云南16个不同地区157份水生蔬菜中分布广、毒性强的重金属元素(镉、铅、铬、汞、砷)含量特征, 并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检测水生蔬菜中镉、铅、铬、汞、砷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重金属目标风险系数(target hazard coefficient, THQ)法对水生蔬菜中典型重金属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云南各地区水生蔬菜中5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检出, 镉、铅、铬、汞、砷平均值分别为(0.006±0.019)、(0.029±0.043)、(0.036±0.075)、(0.002±0.002)、(0.108±0.164) mg/kg, 本研究采集157份样品中共6份超标样品, 整体合格率为96.2%。结论 云南省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总体水平较低, 大部分种类水生蔬菜重金属健康安全风险较低。但是, 芦蒿和慈姑两类蔬菜有着较高的健康风险。不同人群方面, 儿童受到的健康风险相比成年人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潍坊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及其制品有毒金属(铅、镉、汞、砷)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风险预警。方法:2013-2022年在养殖场、捕捞场所、超市、农贸市场采集甲壳类、鱼类、软体类水产品及水产制品类434份样品,依据国家标准测定样品中铅、镉、总汞(甲基汞)、总砷(无机砷)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污染状况。结果:总汞、总砷的检出率为83.23%、93.68%,铅污染水平92.95%处于正常背景值范围,甲壳类镉污染水平39.13%处于重度污染范围。结论:2013-2022年潍坊市动物水产品镉的含量较高,甲壳类、鱼类、软体动物的镉均有超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全区290件食用农产品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290件样品中的4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水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蔬菜和稻谷中重金属污染物残留较多,属于尚清洁水平。谷物和蔬菜中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残留,靶标危害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未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售牛奶和奶粉中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市售不同品牌的牛奶和奶粉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牛奶中的铅、镉、汞和砷对公众健康危害风险度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监测61份样品,铅、镉、汞、砷总合格率为100%。部分食品检出重金属,铅、镉、汞、砷的检出率分别为31.1%、7.69%、0%和0%。结论目前石家庄市市售牛奶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部分牛奶和奶制品中仍有重金属检出,应引起重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补充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牛奶和奶粉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研究长沙县地区生产的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并评价经居民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8种食用菌中的铅、镉、砷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基于非致癌风险临界值(THQ = 1)计算食用菌的日均安全摄入量。结果 8种食用菌样品中的铅、镉、砷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出~0.30 mg/kg、未检出~0.11 mg/kg、未检出~0.11 mg/kg,均未超标,其中巴西菇中铅、镉、砷含量最高,而茶树菇中的平均含量最低。实验中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均处小于0.7,说明其污染水平处于安全水平。从暴露健康风险指数来看,成人通过实验中的食用菌摄入重金属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儿童通过食用菌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要高于成人,且儿童通过巴西菇摄入砷构成了明显的健康风险。基于非致癌风险临界值,儿童的巴西菇日均安全摄入量为69 g/day。结论 长沙县地区生产的8种食用菌中的铅、镉、砷的污染状况处于安全水平。通过巴西菇摄入重金属砷对儿童构成明显健康风险,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日均安全摄入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危害因素,掌握文山州蔬菜的安全状况。 方法 针对文山州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特点,在广南、丘北、马关、富宁4个县共采集8类24种蔬菜,共62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砷含量。 结果 2013年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7.10%、95.16%、100.00%、100.00%。 结论 2013年文山州受检蔬菜中铅、镉均有超标,汞、砷未发现超标,针对铅、镉污染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典型菜田蔬菜重金属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河北省蔬菜重金属风险现状。方法采集河北省主要典型菜田的12种蔬菜194个样品,并测定蔬菜可食部位中铜、锌、镉、铅、铬、汞、砷7种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地区蔬菜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并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仅有5%的西红柿铅超标存在潜在风险,其余蔬菜均在限量范围内。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均显示所有蔬菜污染指数均小于0.7,均为优良。不同种类的蔬菜重金属污染顺序为:叶菜类果实类根菜类。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所有蔬菜的THQ的值均小于1,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不明显,其中叶菜类蔬菜的THQ较高。结论总体来看,河北省蔬菜重金属污染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样品经评价后结果均为优良。叶菜类蔬菜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果菜类和根菜类,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售水产品中重金属铅、镉、汞含量水平,评价水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在深圳市区范围内采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水产品, 26个品种共377份样品,按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引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污染状况。结果镉、甲基汞、铅超标率分别为7.43%、1.60%和1.06%。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镉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其中镉重度污染样品主要集中在鱼类(重度污染占比10.2%)和甲壳类(重度污染占比14.7%),对比其他地区近5年污染数据显示深圳市售甲壳类水产品镉污染状况明显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结论深圳市售水产品重金属安全卫生质量较好,但甲壳类水产品镉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甘肃省14个市州蔬菜中铅汞进行三年的采样监测,掌握铅汞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方法 在全省14个市州共采集样品1213份,依据国标方法进行铅汞含量的测定,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蔬菜中铅和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用目标危害指数法(THQ)和危害指数(HI)评价蔬菜中铅汞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 各类蔬菜中均检出了铅和汞,其中鳞茎类中的铅和茎类蔬菜中的汞检出率均达到了100%;块根和块茎类蔬菜铅的超标率为3.76%;汞含量除在茎类蔬菜中超标率为1.34%外,在其余种类中均未有超标。从铅汞的综合污染指数来看,除茎类蔬菜以外,其他都表现为Pb>Hg,铅对蔬菜重金属污染贡献较大,其中瓜菜类和鳞茎类的铅含量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61和0.52,属于轻度污染;茄果类和块根块茎类蔬菜的铅含量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4.68和4.40,污染较严重。居民通过蔬菜摄入的铅汞的暴露风险儿童高于成人,但THQ和HI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本次研究中甘肃省市售蔬菜中少数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其余蔬菜中铅汞含量对健康影响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市售外地产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经蔬菜膳食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4种蔬菜样品中Pb、Cd、Cr、As、Hg含量,并与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2000)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通过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TTHQ)的方法预测蔬菜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327份蔬菜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均不超标;从单一重金属风险来看,成人和儿童膳食摄入所调查的4种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市售外地产蔬菜是安全的;从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来看,部分北京市本地产韭菜对儿童存在一定的膳食摄入风险,4种市售外地产蔬菜对成人和儿童不存在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的复合健康风险主要由As引起。结论在所调查的5种重金属中,部分韭菜中的As经膳食途径摄入后会对儿童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儿童因摄食蔬菜导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北京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售常见新鲜食用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食用菌中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 (target hazard quotients, THQ),评估人体每日通过食用菌摄入重金属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 共采集食用菌样品5类42份,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均未超过国标限量要求,其中香菇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各种重金属在不同种类食用菌中含量差异变化较大;儿童、成人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THQ值和总THQ值依次递减。不同年龄人群膳食摄入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THQ值均<1。结论 本次采集的北京市售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