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7):34-35,51
为了解决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中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和热塑基体浸入预型件这两大难题,开发了织造预型件的微编纱。此纱是将一种纤维采用编织绳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包覆在另一种纤维外部而形成,外覆纤维用丙纶,内部纤维用玻璃纤维。通过摩擦实验,表明该微编纱能有效地保护增强纤维,能满足织物组织较复杂的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条件。对微编纱的加工原理、工艺参数的选定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纺织复合材料预型件的生产工艺有多种,其生产路径主要由最终用途决定。三维机织物是通过对传统织造原理改进加工而成的。二维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二维织物构成的层合材料,而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是复杂几何结构的整体构件。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预型件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优点是它避免了二维层合材料的分层现象。介绍了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方法,为纺织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静 《江苏纺织》2005,(5):37-41
为了解决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中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和热塑基体浸入预型件这两大难题,开发了制备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即微编纱的编织——用微编纱织造三维机织预型件——复合固化成型。该工艺的创新点是利用微编纱来织造三维机织预型件,然后复合成型。对微编纱的性能做了基本的介绍,主要探讨了三维机织预型件的织造及复合成型工艺,这为日后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三维板状机织预成形件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与织造方法,介绍了对1511S型织机进行设备改造的情况及织物加工生产的主要工艺技术条件,对经向纱线张力的控制及三维板状机织预成形件布边组织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1511S型织机进行改造用来生产三维板状机织预成形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存在贯穿厚度方向的纤维束以及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好,具有优异的层间性能、断裂韧性等,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建筑材料等各个领域。根据结构不同,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可分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三维针织复合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以及三维机织针织复合材料等。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按照不同纺织结构类型介绍了各种复合材料的特点;最后,展望了纺织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探讨智能三维机织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采用以800 tex有捻玻璃纤维纱为经纱、2 000 tex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为纬纱以及以直径为0.7 mm的康铜电阻丝,通过VARTM成形工艺,开发设计了智能三维机织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其应变丝电阻的变化进行了检测。认为:在普通织机上经适当改造,便能开发生产带电阻丝的三维机织玄武岩纤维预制件;通过VARTM成形工艺,把带电阻丝的三维机织玄武岩纤维织物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成形,制成具有感知负载功能的敏感智能复合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传统织机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预型件的织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传统织机织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预型件的织造原理、方法及步骤。只要将平面的二维织物从织机上取下并打开就是我们想要的三维预型件  相似文献   

8.
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机织热塑复合材料预型件的结构(纱线的直径、三维机织物的结构)、预型件的预拉伸工艺(经纱和接结经的伸直程度)、复合成型工艺(成型压力)都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中研究了预拉伸对GF/PP(GF/PP是由两股玻璃纤维与一股聚丙烯纤维并合制成的复合纱)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几种经过不同百分比纵向预拉伸的GF/PP复合纱1 1罗纹针织物预形件热压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的预拉伸比范围内,复合成形后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预形件预拉伸比的逐渐增大,先逐渐增大,而后则略有降低;其断裂伸长则随预形件预拉伸比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另外,从预拉伸引起的针织物线圈形态的变化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0.
夏鑫  单小红 《新疆纺织》2006,(1):11-13,15
本文由纺织复合材料的概念出发,对目前逐渐取代二维织物用做纺织复合增强材料中的三维机织物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特点、技术和细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