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utoDel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例.对上海新波生物技术公司的AutoDelfia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的灵敏度、可检测性、特异性、重复性、线性、干扰实验及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的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以评价其性能。  相似文献   

2.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TTC)对人血清白(HSA)进行荧光标记。方法:采用直接标记法,并考查不同料比时的荧光素分子与蛋白分子的结合情况,荧光标记物(FTTC-HSA)的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情况,结果:FTTC-HSA的激发波长为500nm,荧光波长为530nm;其固态和液态低温保存时荧光寿命分别为一年和37天。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建立了以自制新荧光剂CEG(N)为衍生化试剂测定氨基药物(或化合物)的方法。以酪氨酸为试验化合物与CEG(N)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条件。产品经四谱及元素分析证明与预期结构一致。又借助此反应,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检测酪氨酸。测定结果:酪氨酸-CGE(N)的EX=277nm,EM=366nm;定量线性范围在0.5 ̄15μg,检测限0.5μg(以酪氨酸汁),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稳定时间为25小  相似文献   

4.
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的含量测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PHC)和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型(NTD)的早期诊断。AFP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分析法等等,而酶联免疫法以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的优势已广泛用于临床。为此,作者进行以下相关试验对选购的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比较,以期替代现用的放射免疫试剂,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癌血浆游离E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晓昌  李金高  敖帆  袁霞 《江西医药》2005,40(12):801-802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中游离EBV DNA水平,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11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和107例放疗后持续缓解患者血浆游离EBC DNA水平.结果初治组及临床缓解组血浆中游离EBV DNA检出率分别为74.8%(83/111)和4.6%(5/107).初治组检出率显著高于临床缓解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初治组中晚期(Ⅲ+Ⅳ期)血浆游离EBV 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N晚期(N2+N3)拷贝数显著高于早期(N0+N1);T晚期(T3+T4)拷贝数显著高于早期(T1+T2);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中游离EBV DNA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血浆游离EBV DNA定量检测对鼻咽癌诊断、鉴别诊断、分期、治疗后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鼻咽癌肿瘤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干血片荧光分析法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胜  田庆春  廉聪  付伯津 《天津医药》2003,31(3):178-179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是我国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在我国PKU发病率为1/11188[1]。以往普遍应用细菌抑制法(BIA法)进行新生儿PKU筛查 ,但是BIA法仅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 ,并易受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干扰。近年来定量检测全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干血片荧光分析法在国内外新生儿PKU筛查中得到应用。笔者自2001年6月对天津市出生的新生儿Phe检测 ,并确定了我室PKU可疑病例的切值(cutoff)。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90例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F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进行检测,然后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Q-PCR法的阳性率及阴性检测正确率均高于ELISA法,且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Q-PCR法在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价值相对较高,更适用于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水平的检测差异。方法选择20例从2007—2008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实验分析,另取2份不含HBV感染的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作阴性对照组。将其中经或未经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处理的样本分别使用HBVc-ccDNA跨单缺口PCR和跨双缺口PCR检测。分析TaqMan探针跨单缺口PCR测定HBVcccDNA的结果,对比跨单、双缺口PCR测定结果以及不同荧光定量PCR的测定结果。分析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与HBVcccDNA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血清及肝组织经过DNase消化后的有关拷贝数显著低于未消化者。血清和肝组织跨双缺口PCR测定结果较跨单缺口PCR测定结果均显著降低。血清中的HBVDNA及cccDNA实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在肝组织中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性对照组经四种荧光定量PCR检测后均呈阴性。20例E抗原呈阳性的乙肝病人,其机体病毒载量总体趋势为血清HBVDNA的载量较肝组织更低,差异显著。结论 DNase 可有效减少 HBVcccDNA 在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情况,经DNase处理后的跨双缺口PCR检测特异性最高。同时,血清中基本不含cccDNA。  相似文献   

9.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定性检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方面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应用TRFIA法和ELISA法分别对102例随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TRFIA法检测结果出现了比ELISA法更多种类的模式,且TRFIA法检测结果每项阳性例数均多于ELISA法。结论在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方面,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模式更加符合患者真实情况,而且TRFIA法可定量、具有试剂稳定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更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甲胎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双抗体夹心法在血清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参照NCCLS的评价方案,测试了102例患者血清标本,对TRFI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RIA)法进行了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相关性分析和回收试验的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但TRFIA法精密度明显优于RIA法;TRFIA法线性范围(〉1000U/ml)比RIA法(〈500U/ml)要宽;TRFIA法和RIA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7,P〈0.05);回收率均在95%以上,TRFIA法明显高于RIA法(t=4.58,P〈0.05)。结论 TRFIA法各项统计分析指标明显优于RIA法,是一种更灵敏、更稳定、更准确的免疫分析方法,更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郑宏波  项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05-1306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用FQ-PCR检测89例临床分期为2~4期的AS患者血清中HCMV(IE)基因.同时用ELISA法检测抗-HCMV抗体。结果以80拷贝/ml血清为标准.89例标本中HCMV—DNA阳性率为74.2%;抗-HCMV阳性率为39.3%,与正常对照组(50例.阳性率为12%)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FQ—PCR可作为临床AS患者早期HCMV(IE)基因检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肿瘤标记物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翟庆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14-1615
目的探讨α-L-岩藻苷酶(AFU)、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β2-微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四项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法检测AFU,酶联免疫法检测SCC—Ag、AF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G。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5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他恶性肿瘤、肝硬化比较,除β2-MG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健康组比较四项标记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U、B2.MG、SCC.Ag、AFP阳性率分别为84%、76%、80%、80%。结论AFU、SCC—Ag、AFP、β2-MG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无菌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 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裂解试剂盒抽提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应用叠氮溴化丙锭(PMA)抑制样品中死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 PMA能有效去除样品中死菌干扰,针对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中,最低含菌量组与阴性对照组Ct值有明显差异(P〈0.05),其最低检出限为2 CFU/PCR。在对人工污染药品的无菌检测中,该方法与药典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进行无菌检查时,采用PMA去除样品中死菌基因组DNA干扰,以裂解试剂盒抽提细菌基因组后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样品中细菌污染,可将检测时间缩短到4 h左右,操作简单,灵敏性高,可应用于药品无菌检查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3种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中的应用。方法 512例门诊和住院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NG、UU,同时用胶体金法检测CT,用培养法进行NG、UU检测。结果 51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T的阳性率分别为10.1%和7.4%。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33.4%和23.9%。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NG的阳性率分别为8.7%和6.1%。阳性检出率为UU〉CT〉N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CT、NG、UU的检出率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报告周期上均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对STD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无法提供药敏报告,可与常规检测方法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坎地沙坦的高效液相荧光色谱(HPLC—FLU)法。方法用正乙醚提取血浆样品,以甲醇-0.02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0,68:32,V/V)为流动相,流速为lmL/min,色谱柱为BaiAn—C18柱(150mm×4.6mm,5μm),柱温为3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λex)265nm,发射波长(λem)395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待测物的测定,坎地沙坦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为2~300μg/L,定量下限为2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样品3次冻融及提取后,4℃下12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HPLC—FLU法灵敏、快速、准确、简便、线性范围宽,可用于坎地沙坦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CV-RNA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12例血清HCV-RNA或抗-HCV阳性标本,采用第三代ELISA夹心法检测抗-HCV,仝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应用RT-PCR法对78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212例标本中HCV-RNA和抗-HCV双阳性的155例,两者阳性符合率73.1%(155/212),井且HCV-RNA载量和抗-HCV(+)例数里正相关(r=-0.92,P〈0.05);HCV-RNA载量与ALT异常例数(r=0.57,P〈0.05)呈正相关;78例标本丙肝基用分型HCVⅡ/1b型占92_3%。结论:HCV-RNA定量或抗-HCV检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应用HCV-RNA定量或抗-HCV检测使诊断更为准确:我国人群丙肝感染以Ⅱ/lb型为主,基因分型诊断为选择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U)测定人血浆中洛美沙星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以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8,35:65, 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色谱柱为BaiAn-C18(4.6×150 mm,5μm),柱温为25℃,荧光检测波长λex=280 nm,λem=455 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待测物测定,洛美沙星在0.10-10.04μg/ml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定量下限为0.10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灵敏、快速、简便,适合用于洛美沙星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食品中沙门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食品中沙门菌,为病原监测和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沙门菌invA基因设计引物,应用SYBRGreen I染料建立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对61株沙门菌、14株非沙门菌以及食品模拟标本、市售禽蛋制品进行检测,观察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沙门菌均出现了特异的熔解曲线,扩增产物的熔点值79.6℃左右;目标菌DNA的扩增产物循环数(Ct值)为20,空白对照及非沙门菌的Ct值大于30,非沙门菌均未出现特异的熔解曲线。每反应最低检测的沙门菌数是31 CFU;对食品中人工污染的沙门菌的检测,最低检测量是1 CFU,检测时间为7~8 h,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符合率100%;对市售的369份禽蛋制品进行检测,阳性结果 19份,而细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结果为12份。结论基于SYBRGreen I染料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是敏感、特异、省时、省力的方法,适用于沙门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一次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三种病原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蕊  纪凤祥  杨晓云 《天津医药》2004,32(8):502-503
奈瑟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见病原体。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培养法、涂片法及金标方法。培养法特异性最高,但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做到快速诊断,而其它方法的敏感性较差。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载量的检测结果,研究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方法采集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28例、治疗4周29例及治疗结束时29例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用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COMBAS Taqman全自动分析系统)及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同一血清其HCVRNA定量值。结果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最低检出下限是15IU/mL,抗病毒治疗前28例患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4周时29例患者病毒载量经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生RVR的百分比是24.14%,而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产生RVR的百分比是检测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P<0.01);抗病毒治疗结束时29例患者HCVRNA载量经内标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阳性率为20.69%,而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为3.45%。结论内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较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灵敏,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