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对湖南新邵县18块面积为133~667 m2的水稻田块,测定了手扶4行插秧机纯作业、转弯掉头、补秧等不同环节所需时间,分析手扶插秧机的作业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山区细碎耕地对手扶插秧机转弯掉头环节影响较大,当田块面积小于266.8 m2时,插秧机单位面积内转弯掉头时间为270 min/hm2;当田块面积≥266.8 m2时,转弯掉头时间为150 min/hm2以上;当田块面积分别为266.8、≥266.8~533.6、≥533.6~666.7 m2时,手扶插秧机的平均作业效率分别为568、660、650 m2/h。综合分析结果,当田块面积≥266.8 m2时,手扶插秧机作业效率基本稳定。鉴于手扶插秧机在山区作业的时间利用效率较低,须优化改进插秧机的转弯性能,提高其转弯操作方便性,以利更好适应山区的细碎耕地,应推动山区过于细碎耕地的集约化管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方丘陵山地农业具有耕地细碎化的典型特征,土地细碎化条件下的紧凑型种植模式是普遍现象,细碎化耕地条件的机械化依靠小型作业机械。为描述作业机械在细碎化耕地条件下的行为特征,田间调查发现,快速进退、频繁转向、循边收获、移动困难等是细碎化耕地条件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显著特点。小型收割机在南方的普遍应用状况表明丘陵山地作业机械的性能评价需要以土地适应性为主导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研发微型联合收割机的必要性四川省是粮食种植大省,广大丘陵、山区农村普遍种植水稻和小麦,长期以来都是人工收割。近年来,虽然机械化收割在平坝地区已较普遍,但对丘陵、山区的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割仍然没有解决。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联合收割机基本是大中型的机器,丘陵、山区的道路狭窄、田块小、梯田多、水田多,联合收割机在丘陵、山区的运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操作使用1.收割机下田遇田埂高时,应在田块的右角(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或左边(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先用人工割出一块空地(2×4米),以免压禾造成谷粒损失。2.正确开好割道。应沿田块的右边或左边先割出一行,然后,采用二到三次倒车前进直线斜割的办法,开出田角割道后,再转弯直线收割。3.收割时尽量走直线,避免边收割边转弯,压倒水稻,造成谷粒损失。4.收割机作业中,应采用中、大油门工作。当收割机到田头或离开割区转移时,应继续保持中  相似文献   

6.
宁夏南部山区是宁夏苜蓿主产区,但机械化收割起步较晚。为了规范山区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收割,特制定该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收割的作业条件、农艺要求、收割机的选择、作业方法、收割质量标准、作业前的准备、田间作业操作、收割机日常保养和封存保养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正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指割台切割下来的作物仅穗头进入脱粒滚筒脱粒的联合收割机。这种收割机保持了作物茎秆的完整性,减少了脱粒、清选的功率消耗,并且作业效率高,油耗低,节约能源。4LBZ-120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简化了割台及输送机构,具有对环境要求低、耗能少、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轻巧灵活、操纵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适应山区、丘陵地区及小田块的小麦、水稻机械化收割作业。  相似文献   

8.
4LZ–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和效率,研制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收割机行走装置、脱分系统、清选系统、二次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整机性能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机型生产率为0.116 hm2/h,清选含杂率为1.8%,破碎率为0.2%,总损失率为2.0%,均达到或优于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中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现有耕地73万hm2,其中粳稻种植67万hm2.到2011年底,全局水田机械化率97%.尤其是收获环节,机收作业面积100%.但在2012年进入9月秋收阶段,受"布拉万"和"三巴"两次台风影响,全管局降雨约210mm,超往年平均降水近2倍.田块受涝严重,并伴有水稻倒伏.迫使部分地块无法使用机械进行收获,不得不进行了人工收割.在使用全喂入收获机或者脱粒机对这部分水稻进行脱粒作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青浦区水稻上氮肥的适宜用量,采用相同磷钾肥用量、不同氮肥用量在水稻上进行了肥料梯度试验,考察了氮肥不同施用量条件下水稻穗粒结构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目标产量为600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1~1.3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9.0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4~1.6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8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1.7~1.9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7kg/667m2,在土壤全氮为2.0~2.3g/kg的田块上纯氮适宜施用量为16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操作使用 1.收割机下田遇田埂高时,应在田块的右角(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或左边(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先用人工割出一块空地(2×4米),以免压未造成谷粒损失. 2.正确开好割道.应沿田块的右边或左边先割出二行,然后,采用二到三次倒车前进直线斜割的办法,开出田角割道后,再转弯直线收割. 3.收割时尽量走直线,避免边收割边转弯,压倒水稻,造成谷粒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丘陵山区土地细碎化治理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土地细碎度评价指标及计算模型、土地细碎化综合指数GLFIi、不同权重评价方案等方法,探讨了田块修筑工程对土地细碎化治理的作用,提出定量分析土地细碎化程度的新思路,为丘陵山区土地细碎化治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田块修筑工程分别使7个样区的田块大小、田块形状、田块空间离散性、田块可达性平均提高27%,9%,0.3%,34%,土地细碎整体改善7%~24%.2)利用不同赋权方案评价土地细碎化治理情况发现,田块大小与田块可达性是影响土地细碎化治理的关键指标,在均等、递增、递减、理性4种权重方案中贡献最大,其次为田块形状和空间离散性.基于田块大小、田块形状、田块空间离散性和田块可达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对计量评价土地细碎化治理程度具有应用价值;丘陵山区土地细碎化治理,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势,因"势"利导,优化田块空间布局和通达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相比北方平原烟区,南方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受自然环境、农业结构、经济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的因素制约,因而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的起步时间与发展速度均明显滞后于平原烟区。为了探索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问题,以晴隆县为例,在全面分析晴隆县地形地貌和耕地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烟区实地调研,针对晴隆县近几年烟草农机购置补贴情况及生产特点,提出了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丘陵山区加速实现烟叶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种植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水稻在实际生产环节中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传统的人力劳动已经不适应现阶段水稻规模化的种植,需要借助水稻收割机来全面提升生产的实际效率。但是受到综合原因的限制,使得水稻收割机械推广应用工作受到限制。为了使得水稻生产的效率能够有效提升,需要对水稻收割机械推广应用进行探析,进一步扩大农机作业对传统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区水稻"3414"肥料肥效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山区水稻最佳产量施肥量为施纯氮13.18kg/667m2、五氧化二磷7.62kg/667m2、氧化钾9.25kg/667m2,其中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0:0.58:0.70,水稻产量为602.7kg/667m2,此施肥量配比的水稻产量较高,施肥效益最好,可作为最佳施肥量推荐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机手科学合理地掌控收割机的作业速度,可以提高收割机作业质量和效率,增加作业量和收入。(1)田块大,平坦,水稻成熟一致,田间杂草又较少时,收割机的作业速度可快些;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具备自主飞行、航线规划与优化、精准控制与变量作业能力是农用小型无人机(Agricultural small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SUAV)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为ASUAV在全区域覆盖下自主飞行作业前的航线拐点坐标解算、飞行航向、起降点位置以及转弯掉头模式等提供优化选择。【方法】利用基于自主恒速飞行和最小转弯半径约束的无人机转弯掉头策略,分析并设计了任意凸多边形作业区域下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方法,提出了基于幅宽微变的航线归整法路径规划方案,并对结构化农田区域实现全区域覆盖条件下的路径进行了规划与优化选择。【结果】基于最优转弯掉头模式下的ASUAV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方法适用于任意凸多边形结构的农田区域,GUI程序在解算地头边界航线拐点坐标的同时能优化选择出效率最高的飞行作业航线。在试验田随机规划出一个面积约为2.7 hm2的不规则凸六边形田块,仿真发现当无人机沿着平行于最长边飞行作业时,其空行行程最短,约为540 m,工作效率也最高,接近90%。【结论】经过优化选择后的ASUAV掉头转弯模式、起降点位置、飞行航向以及解算后航线拐点坐标等可以实现全区域覆盖,研究结果为ASUAV自主飞行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农业机械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水稻联合收割机每年增加较快.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操作技术和收割机技术调整不当等原因,一些联合收割机因出现故障而被迫停机修理,使收割机不但失去了最佳作业时间,而且也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做好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前、收割中和收割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由于水稻特有的生长环境,导致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用工量多、劳动量大.为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及装袋等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降低了收获成本,而且损失也相当小.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数量不断增加,跨区作业规模逐年扩大,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需要在使用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巨型稻不同种植密度套养殖黑斑蛙试验,探索稻蛙立体循环种养最佳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种植面积占田块面积平均为34.74%,在巨型稻栽2481窝/667 m~2时,水稻产285.67kg/667m~2(折净作),比净作巨型稻对照田737.8kg/667m~2低452.1 kg/667m~2,但巨型稻套养殖黑斑蛙田块水稻白穗率低于净作巨型稻水稻白穗率。套养黑斑蛙日均增长达到0.739g,但种养模式产值24480.50元/667m2,比净作水稻高2263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